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微写作训练在初中英语课堂中的运用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微写作已经被教师认可且应用,英语写作教学需要新的方式方法,将微写作训练用于课堂教学,对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大有裨益。鉴于此,笔者立足写作教学实践,以八年级为实例,探究微写作训练的运用,仅供参考。
  关键词:微写作;课堂教学;教学实践;运用
  写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与听说、阅读相比,初中写作教学水平相对较低,影响英语教学整体质量。针对当前写作教学实况,英语教师有责任、有必要探索一种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从而让学生的写作能力得以提高。
  一、 微写作训练概念
  所谓微写作训练,就是以英语为工具,进行小单词量的片段性写作。与常规写作相比,微写作训练时,学生无须大量书写,但是所写内容要做到短小精悍、简洁明了、主题明确,而且要求学生在短时间内完成。
  二、 写作教学现状分析
  写作是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构成,是英语学习不可或缺的内容,也是学生英语学习综合水平的体现,也是最能体现教师教学效果的版块。但是,从当前初中写作教学整体情况分析,可以看出多数教师并没有将写作教学视作重点,无论是在备课还是课堂授课中投入的精力与时间都远远不够,导致中学生写作水平长期停滞不前,写作中语法错误严重,且中式思维英语频频出现。与此同时,写作教学方式单一,也极大地影响了学生对写作的态度与兴趣。
  三、 微写作训练的作用
  (一)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
  不可否认,学生对写作的兴趣是较低的。鲜少有学生喜欢写作,尤其是完整的英语写作。单词量大,耗费时间多,且对学生英语能力要求较高,多数学生难以达到。微写作训练写作量小,且时间较短。因此,学生对微写作的态度更加“友好”,能够提高写作兴趣。
  (二)锻炼学生的速写思维
  所谓微写作,就是小型写作,也可称作片段写作。具体而言,它是教师给学生一个主题,创设一定情境,学生根据教师要求进行片段写作。因写作量小,给予学生的构思时间相对紧张。在较少的时间内,学生要快速调动思维,尽力写出一个优秀的片段。因此能够有效锻炼学生的英语速写思维。
  (三)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
  一般情况下,课堂中的微写作训练,是与教学内容相关联的,即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从教材中提取重点,并让学生进行微写作。写作过程也是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理解和思考的过程,也是学生吸纳知识的过程,可以说,课堂中的微写作训练,对学生学习有一定帮助,可以帮助其更好地掌握课堂知识,并且更深层次地理解知识。
  (四)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
  众所周知,无论是中文还是英文写作,都需要学生具有良好的习惯。从教学中不难发现,多数学生在写作时容易出现“思考时间”过长的情况,其本质是学生不愿意写作拖延时间。同时,学生写作所用时间也较长,即写作效率低。而微写作训练是学生在短时间内完成写作,学生必须快速构思。这对学生良好写作习惯的养成有重要意义。
  四、 微写作训练的实际应用措施
  (一)结合学生兴趣进行应用
  现代教育着重关注学生兴趣。实践证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写作学习也不例外。常规写作对学生是“硬性要求”,忽视了学生兴趣;而微写作训练应该突破传统,遵循现代教育理念,结合学生兴趣进行训练,以此提高训练效果。
  例如,在教学《Whats your hobby?》时,可以将hobby作为关键词。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爱好,爱好也就是学生的兴趣所在。因此,教师可以以写作的方式和同学分享自己的爱好。而此时的微写作训练,就是与学生兴趣结合,能够调动学生的兴奋神经,让学生积极思考,有话可写且乐于表达,能够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发展意义重大。
  (二)以问题为基点进行训练
  微写作训练较为灵活,可以随时进行,也没有格式字数的束缚,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引发出相关问题,让学生根据问题进行写作。在微写作的同时,学生需要构思,即对问题进行思考,一方面,能够促进学生对课上所学的理解;另一方面,能夠以实践的方式提高写作能力。
  例如,在教学《We should learn teamwork》时,课文内容是讲一个学生请另一个学生帮忙比赛,并且涉及双方配合。针对这一内容,教师可以提出相关问题,如生活中你是否遇到过类似情况,或者是你与他人之间的配合是怎样的。学生针对教师的问题,将自己的所思所想以及自己的亲身经历写出来,从而提高写作能力。
  (三)进行主题性微写作训练
  写作都离不开主题,微写作训练亦是如此。英语微写作就是片段式写作,因此,微写作受到限制少,可以围绕任意一个主题进行,在课堂教学中应用微写作训练时,可以挑选较为适宜的主题让学生进行训练,促进学生思考,锻炼学生写作综合能力。
  例如,在《Our hobbies》单元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以hobby为主题,自由写作,不限制写作方向,一方面,能够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还能够锻炼学生的创造力,另一方面,给予学生写作自由,更有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发展,通过长期的实践,学生对写作的兴趣逐渐提升,写作能力也有所提高。
  (四)网络话题拓展写作思路
  初中生是伴随网络而生的一代,学生与网络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在进行微写作训练时,应该与网络中的事物结合,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具体而言,当社会中出现一些热点事件时,可以先让学生进行讨论,抒发观点,然后让学生围绕讨论的内容以微写作的方式将自己的见解表达出来,需要注意的是,尽可能选择与学生生活贴近的网络话题。
  例如,网络中经常出现两种声音:一种是支持学生补课,另一种是支持学生自主安排。此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围绕补课这一网络话题进行写作,让学生的微写作思路更加开阔,突破校内所见所闻限制。   (五)以图创写丰富写作形式
  初中生年纪小,一味让学生进行单词写作,不利于良好学习感受的产生。因此应该创写微写作形式,关注学生的微写作感受,尽可能让学生多感官参与写作,让微写作更加有趣,更符合学生内心需求。
  例如,多媒体已经普及到课堂中,因此在进行微写作训练时,可以借助多媒体,增强微写作与学生之间的黏合度,如我会从网络中选择有趣、有意义的图片、视频,在此基础上促进学生自主写作,增强写作乐趣,帮助学生的语感形成,进而帮助学生攻克写作难题。
  (六)贴近学生生活展开微写作训练
  初中学生生活阅历较浅,在让学生进行主题性微写作训练、结合网络时事社会热点进行微写作的同时,应该注意学生的现实情况。学生的理解和接受能力有限,因此在教学中要贴近学生生活,缩小学生与微写作之间的距离,让学生在写作时能够做到愿意写作,下笔时有话可写。结合生活开展微写作训练,这是微写作训练的重要条件之一。教师在应用微写作教学时应该加以注意。
  例如,在选择写作主题时,教师可以从学生生活出发,选择以“假期”“考试”“中考”“早自习”等主题,上述主题对学生而言,十分熟悉,学生在写作时会有感而发,无须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和构思,能在激发寫作欲的同时,提升学生的良好写作体验。实践证明,与其他类型的微写作训练相比,贴近学生生活的微写作训练效果更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状态是最为轻松的。
  (七)微写作训练游戏化
  不可否认,初中生的学习生活较为单调,尤其是英语学习,学习方式单一,对学生而言,少有新鲜感,学生难免会觉得无趣和单调,因此,若是将微写作与游戏结合,将微写作训练游戏化,则必然能让微写作教学更加趣味化,对写作效率的提升也大有帮助。除此以外,微写作训练游戏化,能够拓展写作教学方式,延伸写作教学空间,这也符合新课改的要求,更是素质教育的体现。
  例如,在进行微写作训练教学时,我会让学生进行微写作接龙游戏,具体而言,在写作之前我会提出一个主题或者是给出一个题目,然后将学生进行分组,分组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精细化分组,即将不同层次的学生组合在一起,保证分组的公平性,另一种是随机性分组,如以前后四人为一组,让游戏更加轻松,如果选用第一种分组方式,则游戏也会相对正规和严肃,我会同时让两组学生到讲台上来,每个人轮流写两句,完成一个微写作,在两组学生完成后,我会对其进行批改讲评打出分数;如果是选用第二种分组方式,则游戏也相对自由些,即让一组学生站起来口述接龙,此种方式更能锻炼学生的即兴写作思维,锻炼学生的反应能力。通过游戏化的微写作训练教学,让学生感受全新的写作学习,让微写作在一定程度上摆脱学习的桎梏,让学生在玩中学,在游戏的过程中提高微写作能力。
  五、 结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英语教学现状下,微写作训练作为一种新兴教学方法,有着独特优势,对英语写作教育有着重要意义,对提高学生写作水平也大有裨益,因此,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要结合学生兴趣,联系教学内容,从网络中选择合适的话题,并且通过以图创写的方式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除此以外,微写作训练要注意贴近学生生活,将其与游戏结合,提升学生的微写作训练体验。
  参考文献:
  [1]刘丽.基于单元话题的微写作对高中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影响研究:以翻译训练手段为例[J].英语教师,2019,19(5):28-33.
  [2]郑天娇.Square Writing,打开写作思路:提纲式写作在小学英语写作训练中有效性的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18):53-54.
  [3]华芳.博观以约取 厚积以薄发:小学英语高段写作训练初探[J].教学月刊小学版(综合),2017(Z2):42-45.
  [4]李亚珍,陈远明.“话题引领式”高三英语词汇复习与写作训练糅合教学探究[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7(8):75-77.
  [5]彭旭,董洋.英文写作训练慕课对学生英语写作效果的检验研究:以高中生为例[J].嘉应学院学报,2017,35(3):95-100.
  作者简介:
  康明慰,福建省泉州市,福建省泉州市北峰中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22760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