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同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当代大学生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认同主体,其自身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同不仅影响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否顺利推进,还直接决定着我国社会能否健康发展,充满正能量。基于此,以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同为研究目标,在分析和探究思政教育认同特征基础上挖掘目前思政教育认同存在的障碍,并针对性分析出可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同的可行之路。
  [关键词]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同
  [作者简介] 颜笑(1993—),女,山东潍坊人,硕士,北京理工大学助教,研究方向:大学生心理健康、思政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0)19-0037-02    [收稿日期] 2019-09-05
   一、引言
  当代大学生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中担当着践行者与承担者的重任,其对思想政治教育认同的内化程度越高,就表明他对此目标的认同和接纳程度越高。然而,因受个别因素的影响,部分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同并不高,严重降低思想政治教育效率。因此,如何解决部分大学生的思想上的偏差就成为当前迫在眉睫的问题。
  二、思想政治教育认同的特征
  (一)冲突性
  随着全球信息化的迅猛发展,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所处的学习氛围与社会环境逐渐呈现多元性和复杂性,对思想政治教育认同也逐渐产生冲突性特征。思想政治教育认同冲突性特征主要表现为当代大学生理念、思想、行为等方面存在的差异与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的核心目标相互冲突,其教育方式也并不受当代大学生所需要和接受。而这种冲突性特征的产生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当代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品认同程度。
  (二)动态性
  动态性是思想政治教育认同的特征之一,同时也是思想政治教育认同客体与认同主体因社会环境不断产生变化的一种形态。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认同主体的当代大学生,他们始终在不断产生变化的社会中处于不断发展、不断提升的过程中,而社会环境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认同客体也在不断发展、不断进步。也正因如此,才会是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认同始终呈动态性状态。
  三、思想政治教育认同过程中面临的障碍
  (一)认知认同障碍
  认同障碍主要体现为当代大学生群体对思政教育自身价值与知识认知不足、认识肤浅,其具体表现为认同主体在认同思想政治教育时更倾向于社会价值,而忽略人的价值,而这种倾向的产生会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受教者心理动力。而受教者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出现价值不被重视或者是需求不被满足的问题时,其心理动力势必会出现减弱趋势,并把用于评价价值大小的主要指标换为能否获得现实利益。这样一来,思想政治教育的初衷不仅难以有序和良性开展,还会使其活动开展过程受到影响。而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认知肤浅,则主要体现在一些认同主体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认知大多处于理论性认知层面,缺乏对其更深层次的价值挖掘,并对其内容的真理性认知不足,从而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失去实际价值。
  (二)情感认同障碍
  大学生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认同主体,因受一些因素所影响,当前思想政治教育认同活动在开展过程中,一些认同主体会将思想政治教育者看作为自身的对立,在学习过程中会对其产生出一种排斥或恐惧的心理表现,从而使其最终忽视自身在思政教育认同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导致思想政治教育认同主体与教育者之间的情感并非想象中和谐,不仅不利于思想政治教育认同工作的有序开展,还极有可能会影响到思想政治教育认同活动建立的良好氛围。
  (三)行为认同障碍
  多数当代大学生群体在解释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结构时,仅仅只能凭借语言或文字进行表达,其自身在实际生活中所表现出的个人行为却呈现知行分离现象。知行分离障碍主要体现在一些当代大学生在学习时呈现重理论而轻实践的学习状态,忽视思政教育的实践意义,使其在学习过程中经常会产生知行相向的现象,严重影响思想政治教育认同活动有序开展。其次,主体意志不坚定也是导致行为认同出现障碍的问题之一,其具体表现在大学生在特定情境中对思想政治教育认知不坚定,不具备较强的自控能力,难以控制并杜绝自身出现不良行为。
  四、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同的优化路径
  (一)建立有效思想政治教育认同机制
  建立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认同机制,是有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认同活动的基础。因此,高校要重视思政认同机制的完善和优化,利用科学有效的机制对大学生学习进行管理和约束,并在此过程中使学生感受到思政教育的先进作用,从而主动提升对思政教育的认同感。首先,需要高校教师建立有效的引导机制,在教育过程中将引导机制融入课程之中,利用鼓励与批评相结合的教育手段对学生展开正确引导,使学生能够感受到学习思政课程的价值和意义,从而从内心产生对思政教育的正确认同。其次,思想政治教育者还应当进一步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宣传机制,借助有力宣传手段渲染校园氛围,让学生在校园文化感知中体会思政教育的重要性。在此过程中,高校可借助现代化技术增强思政教育的宣传力度,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内容的发布,向社会和大学生群体展示和普及思政教育内容和要点,进一步纠正当代大学生群体的认同态度和认同行为。最后,要全面优化思政教育工作的评价和监督体系,以大学生发展为出发点,深度结合学生群体的实际需求,补充或删减思政教育评价和监督体系内容,使其更加能够有效发挥反馈教育成效的作用,全面保障思政教育工作的认同价值。在评价过后进行总结,在充分发挥出评价机制的作用,对其评价方式和评价模式进行有效创新,以此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认同价值。
  (二)营造良好思想政治教育认同环境
  教育环境的建设和营造是提升大学生群体思政教育认同感的基础,也是确保思政教育活动顺利开展的重要外在因素。因此,高校要重视校园内部文化建设与管理,利用有效宣传手段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风气和校园环境,为学生学习提供更加优质的外部条件,使当代大学生能够在这种轻松、愉悦的校园环境中身心健康發展。首先,高校可在校园中张贴有关思想政治内容的条幅和标语,对以往思政教育成果和经验进行展示,引发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关注。还可利用校园广播在课余时间进行宣讲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和意义,引起学生共鸣。其次,学校要鼓励教师与学生积极参与校内外实践活动,利用活动提升思政教育工作者的素养和教学水平,同时促进当代大学生使命感和责任感的提升。最后,思想政治教育者应加强与大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了解和整体把握大学生群体的实际状况和心理变化,以便于教师能够及时规划和调整课程内容来解决学生身心问题,并给予相对的支持和帮助,确保大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   (三)創新思想政治教育认同方式方法
  理论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认同活动开展的基本方法,对提高大学生理论素养和理论信念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课外实践活动是学生应用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主要途径,也是增强当代学生应用能力和认知能力的有效手段。因此,相关思想政治教育者在实际教学活动中,不仅要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知识的教授,还应适当加强课外实践活动,组织大学生深入到社会当中,对提高大学生爱国主义思想与社会责任感都有着较多帮助。首先,相关高校应制定符合思想政治教育的课外实践活动的教学方案,组织大学生步入到社会中去了解社情与国情。比如,组织当代大学生到当地红色革命根据地、革命老区等进行考察,进一步强化大学生自身的爱国主义精神。
  五、结语
  总而言之,若想进一步提升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认同度,需要高校思政教师结合教学实际,积极探索和建立思想政治教育认同体制,为学生认知提供更加专业化和规范化的教育服务。
  参考文献
  [1]王聪.新时代大学生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认同度研究[D].西安:西安理工大学,2019.
  [2]吴文浩.传播学视角下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同研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7,30(15):69-70,73.
  Analysis of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Dentification
  YAN Xiao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Beijing 100081, China)
  Abstract: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are the subject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dentification. Their own identific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not only affects the smooth progres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but also directly determines whether our society can develop healthily and be filled with positive energy. Based on this, the present paper mainly takes the identific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as its research goal, excavates the obstacles existing in the identific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and explor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dentific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analyzes the feasible ways to enhance the identific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Key words: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dentification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22931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