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走出“边缘化”误区 提高字词教学有效性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字词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字词教学在小學语文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小学字词教学存在尴尬的被“边缘化”现象。这种不良现象表现为过分注重字词的量,而对于字词的形、义等有“蜻蜓点水”之嫌;对于字理、字义等一带而过,不能细致讲解;正音后,采用反复抄写的方式,让学生感到无聊、乏味。在语文字词教学中,教师应对字词教学的结构和模式进行调整,改革教学方式,提高字词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字词教学;“边缘化”;有效性
   语文是小学阶段的基础学科,而字词又是语文的基础,字词的掌握情况直接决定和影响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提升。然而,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字词教学中出现一些“边缘化”现象,导致教学质量偏低,学生语文能力不足。不断完善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是目前小学语文字词教学的首要任务。
  一、巧妙创设情境,力避“复制粘贴”
  字词教学的基本任务是识记、理解和运用。实际教学中,存在“复制粘贴”的“边缘化”现象,也就是采用搬字典、搬词典的方法,将字词的意义直接抄给学生,让学生反复读和记等。由于方法落后、形式单一,导致小学生对字词学习感到乏味,尤其是一遍遍地注拼音抄写、组词、背诵词条,让学生对字词教学缺乏浓厚的兴趣,甚至产生抵触、负面情绪。鉴于此,字词教学应改变这种“复制粘贴”的传统教学模式,积极创设情境,挖掘音、形、义的特点,让字词教学活起来。
  如教学“水”字时,教师用多媒体出示篆体“水”字的图片让学生仔细观察,从形状上猜测每一幅图代表的汉字是什么意思。这样,“水”字的教学就增添了趣味性,而且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帮助学生掌握了字理,初步感知到汉字的发展变化。
  又如,教学“山”字时,呈现出山峰的连绵起伏的情境;教学“日”“月”“星”字时,出示太阳、月亮、星星的图片;教学“啾”字时,播放小鸟在树上鸣叫的微视频;教学“休”字时,出示人累了依靠在一棵树上的图片;教学“抱”字时,教师做出双臂环绕抱小孩的动作;教学“拿”字时,教师先张开手,再合拢手指,做拿橡皮的动作;教学“匍匐”一词时,播放士兵进行爬行训练的视频……通过观察情境和字词的特征,学生能够发现字形与字义之间的联系,加深印象并领悟字词的美感。
  二、突破思维禁锢,力避“顾此失彼”
  在语文教学中,一些教师过于注重识字量,忽视语言运用。语文是语言,语言学习的目的就是积累和运用,运用是最终目的,积累是运用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字词教学不能只顾量的积累,忽视运用这个环节。教师应突破字词教学的思维禁锢,将字词教学与阅读和写作巧妙联系起来,在阅读中强化对字词的感知和理解,借助阅读扩展学生的字词量,并引导学生在写作中灵活运用,通过写作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
  通过一个学期的拼音学习,一年级学生见到拼音基本能读出来,这也为阅读带来了便利,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带有注音版的文本或者绘本、图书等,如《安徒生童话》《西游记》《成语故事》《童话故事》等儿童书籍。阅读时,学生可以根据注音读通读顺每一个句子,根据上下文猜测生字词的意思,摘抄认为比较好的字词和句子。教师要鼓励学生写读书笔记和日记,引导学生尽量运用阅读中学会的词语,不会写的汉字可以用拼音代替。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能够通过“立体化”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养成“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实现字词、阅读、写作齐头并进,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字词、阅读、写作“一体化”教学,是避免“顾此失彼”现象的主要手段。要想真正实现“一体化”教学,避免“顾此失彼”的“边缘化”现象,除了加大课外阅读量之外,课堂阅读引导更为关键。例如,在《一分钟》一课的阅读教学中,让学生根据注音自读,并融入竞赛活动,比一比哪个学生读音最准、读得最通顺。首先要过好朗读关,在自读中识字,如“元、钟、迟、洗、背、刚、叹、共、汽、决、定、已、经、坐”等;在自读中初步理解新词的含义,如“分钟、迟到、刚才、叹气、公共、决定、已经”等。之后,教师可以通过设疑的方式引导学生对生字的结构进行分析,并根据文本内容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加深对词语的理解和感悟。
  三、注重趣味教学,力避“旁若无人”
  目前,新课改已经全面展开和推进,课堂教学模式也发生了根本变化,以实际活动体验引导学生探究学习成为新课改的主旋律。在字词教学中,只有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才会专注于学习,进而提高字词教学效果。趣味教学的融入,可以有效改变传统的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多维的学习平台,让学生在趣味化的活动中不断积累、不断深化巩固,实现“寓教于乐”的目的。
  如在《一分钟》一课的阅读教学中,为了加深学生对“一分钟”这个时间长度单位的理解,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游戏:全体同学立正站好,闭上双眼,两臂前平举,并与教师一起倒数60个数,60—59—58—57—……5—4—3—2—1。这个游戏让学生体验到一分钟有多长,明确一分钟等于六十秒。游戏既活跃了课堂,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了学生对字词的理解。
  游戏是趣味教学的主要方法,可以合理、有效、灵活地运用游戏助力词汇教学。如教学“鲜”字时,给出“鱼羊味道好”的谜面,引导学生猜出“鲜”。对于生字的教学,教师可以采用编谜面、猜谜语的方法活跃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教学“吴”字时,学生编出“一口吞掉天”“天上有个口”等;教学“森”字时,学生说出“三棵树”“一木加两木”等;教学“告”字时,学生说出“一口咬掉牛尾巴”……编谜面、猜谜语游戏充分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力和想象力,让学生大胆想象,提高了教学效果。
  四、注重规律总结,力避“支离破碎”
  在小学语文字词教学中,多数教师采用“各个击破”的方法,也就是遇到一个新字词教一个新字词,但对于每一个新字的词音、形、义之间的联系却视而不见。一些字词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教学中运用“各个击破”的方法容易导致字词教学支离破碎。为提高字词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应注重总结字词之间的规律,找到字词的音、形、义之间的联系,使学生的字词学习更全面、更系统。
  首先,应注重音、形、义的联系,让学生掌握字理,发现构字、构词规律,从而真正领会文字的博大精深,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好语文的积极性。可以渗透汉字的造字法,即象形、指事、形声、会意等。如教学“大”字时,教师进行肢体演示:身体站直,两腿尽可能地分开,双臂侧平举,让学生观察这个姿势与“大”的联系,感受“大”字是照葫芦画瓢的造字法;教学“蚯蚓”一词时,教师可以借助于图片让学生与蚯蚓零距离接触,然后让学生观察“蚯”“蚓”两个字的特点:都是“虫”字旁,并且这两个字的发音与“丘”和“引”完全相同,两个字的组成部分一个是“形”一个是“声”,属于形声字……汉字造字法的融入,有助于促进音、形、义的有效融合,让字词教学更深入、更有效。
  此外,教师还应渗透字词构成的知识,帮助学生提高字词学习效率。如教学三点水旁的生字时,教师应让学生明确,这类字都与“水”有关,如“江”“河”“海”“洋”“汗”“流”“泪”等;教学声部是“青”的字时,注重一类字词的归纳和总结,如“情”“请”“清”“精”“睛”等。经常进行形近字的归纳和比较,也利于学生避免因音近、形近而混淆。
  再者,力避字词教学的“边缘化”,也可以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这样也体现了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促进课内外知识的整合。如教学“针”字时,让学生联想这个字在生活中的运用,通过“针线”“大头针”“别针”“针眼”等,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增长学生字词学习的乐趣。
  总之,字词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中心点和切入点,是语文学习的基础。教师应针对字词教学中出现的“边缘化”现象,采用有针对性的措施,开展多样化、趣味化、生活化的教学活动,不断完善和优化字词教学,帮助学生夯实基础,助力学生未来发展。
  参考文献:
  [1]胡宝娟.对小学语文字词教学“边缘化”现象的思考及行动[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3,(17).
  [2]张婷.小学语文字词教学策略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8 (06).
  [3]乔立英.讲究方法,让字词教学情趣盎然[J].小学教学参考,2016,(22).
  (责任编辑 赵永玲)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23439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