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关于提高中医学专业病理学和病理生理学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病理学和病理生理学属于医学基础课,同时是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我校病理教研室同时承担了病理学和病理生理学两门课程,其优势是教师能够从结构到功能,更完整地讲述疾病。在授课过程中发现,学生中仍然存在相关学科知识不能融会贯通、理论与临床脱节等问题。结合现代教学理论、教学方法的进展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如何形成一种新的适合中医院校病理学和病理生理学的教学模式,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难题。这种综合了微课与PBL优点的病例讨论教学模式,将基础与临床紧密结合起来,不同学科相互融合,可能是提高中医学专业病理学和病理生理学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 病理学;病理生理学;微课;PBL病例讨论
   病理学和病理生理学以疾病为研究对象,揭示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以及转归,从而为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基础。其中,病理学侧重于从形态结构的角度观察疾病的病理变化,病理生理学则从功能代谢的角度说明疾病时出现的改变。由于病理学和病理生理学与临床密切相关,因此,熟练掌握这两个学科的知识是学好临床课的前提和关键。我校病理教研室同时承担了病理学和病理生理学两门课程。这样安排的优势之一便是教师能够从结构到功能,更系统地讲述疾病知识。
  在授课过程中发现,虽然学生已经了解了这两门课程的重要性,但因受到基础课程的安排以及学时所限,仍然存在着相关学科知识不能融会贯通、理论与临床脱节等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对于推动我校教育改革,提升教学质量,培养优秀的、高质量的临床人才至关重要。
  一、目前病理学和病理生理学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不能熟练运用相关学科知识(如组织学、生物化学、免疫学等)分析疾病的发病机制和病理变化
  病理学和病理生理学属于医学基础课程,同时又以组织学、生物化学、生理学、免疫学和病原学为基础。因此,培养运用相关学科知识分析疾病的发病规律和病理变化的能力,对于以后走向临床至关重要。例如,在分析长期慢性淤血对机体的影响时,要与生理学相结合,能够理解淤血引起流体静脉压升高导致液体漏出。在学习结核病的时候,要结合免疫学IV型变态反应分析结核病的发病机制。诸如此类问题,在上课提问时,大部分同学回答时不能将相关的学科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而受学时所限,老师也不能过多地讲授其他学科知识,因此,探索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已经成为病理学和病理生理学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不能熟练运用病理学和病理生理学知识分析实际病例,导致理论与临床脱节
  学习病理学和病理生理学的最终目的是为培养合格的临床人才奠定基础。我们在上课过程中以及通过高年级同学的反馈得以发现,同学们不能很好地运用已学到的病理学和病理生理学的知识分析临床病例,理论与临床相脱节。例如,在学习心力衰竭病症的时候,患者出现咳嗽、咳痰和呼吸困难等情况。请同学分析患者出现这些情况的病理生理基础。这个题目涉及到病生的心力衰竭、呼吸衰竭问题,同时也涉及到病理学的知识。同学们在这个问题上能够想到其中之一二,分析不够全面。
  以上两个问题说明,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完全满足现在的教学要求。结合现代教学理论、教学方法的进展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如何形成一种新的适合中医院校病理学和病理生理学的教学模式,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难题。
  根据本学科的特点,结合临床的病例讨论,通过设置适当的问题,加之理论与临床相结合,不同学科知识相互融合,应是解决上述问题的较好办法。但在目前学时有限的條件下,课上病例讨论,主要是老师讲解,学生被动地接受,学生主动性和参与度都较差。应用目前流行的微课结合PBL的方法进行病例讨论,创建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打破时空限制,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形成深度融通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可能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最优方案。
  二、微课与PBL因其独特的优势,在高等教育中广泛应用
  (一)微课凭借其短小精悍、不受时空限制的优势,目前已经应用到高等教育的多个领域
  继《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之后,2018年4月,教育部又出台了《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在教学变革的大趋势中,转变教育理念,在传统教学法的基础上,积极利用互联网实现教学效率的提高,已是当前教学模式革新的重点。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结合目前如火如荼发展的“互联网+”教育以及无线通信的广泛应用,微课因其短小精悍、重点突出、情境真实和打破时空限制,满足学生个性化、碎片化、移动化学习需求的优点[1]在教育教学中受到极大的欢迎。目前,微课已经运用到包括医学在内的高等教育的多个方面[2],是线上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微课,全称“微型视频课程”,起源于“60秒课程”及“1分钟演讲”[3]。2008年首次提出“微课”的概念[4]。2011年,微课最早被提出是以微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围绕某个知识点或实践操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过程,主要特点是“小(微)而精”。面向大学的微课在10-20分钟之间。微课的核心资源是“微视频”,同时可包含与该教学视频相关的微教案、微课件、微习题、微反思等辅助性内容。教师可根据自己的教学重点灵活安排相关内容。
  (二)以问题为导向的PBL教学法,以学生为中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医学教育中广泛应用
  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学法自1960年代由美国Howard Barrows提出,是以问题为导向、以学生为核心、以教师为指导的一种教学方法,在医学教育领域被广泛采用。该方法通过问题将学生引入案例的情境中,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对话和研究探讨、小组协作等方式,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PBL的实施过程改变了传统的教师讲授、学生被动接受的模式,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在这个过程中最终实现教学相长。   三、融合微课与PBL的病例讨论教学模式,综合了上述三种教学法的优点,线上与线下相结合,顺应目前教育改革的大形势,将极大地提高病理学和病理生理学的教学效果
  如前所述,临床病例讨论将基础与临床有机结合,是医学教育中广泛应用的一种方法。结合目前教学法的研究进展,王槐高等对微课结合PBL进行病理生理学病例讨论做了初步探索[5]。结果显示,融合了微课与PBL优点的病例讨论受到学生的欢迎,极大地提高了病理生理学的教学效果。尽管在本项目中,我们采用了与上述研究相同的方法,但研究人员的背景、研究目的、项目的影响力与之则有很大的不同。
  我校病理教研室教师的教育背景融合了现代医学与中西医结合。并且与大多数中医院校病理教研室相同,我们同时承担了病理学和病理生理学两门课程,能够从结构到功能,更完整地认识疾病,知识构成上具有先天的优势。另外,部分中医院校虽然不单独开设病理生理学,病生内容也会融在病理学中讲授。我们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在其他中医院校也普遍存在[6]。因此,如何提高中医院校病理学和病理生理学的教学质量是我们面临的共同难题。
  结合科技领域和教育领域的最新进展,微课结合PBL进行病理学和病理生理学病例讨论,将在临床专业、同时具备病理学和病理生理学基础的班级中进行,做到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结构与功能相结合、基础与临床相结合、多学科知识相互交叉,最终提高病理学和病理生理学的教学效果,形成一种新的适用于中医院校病理学和病理生理学的教学模式,推动我国医学教育改革的进展。
   四、结语
   病理学和病理生理学属于医学基础课,同时是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我校病理教研室同时承担了病理学和病理生理学两门课程,其优势是教师能够从结构到功能,更完整地讲述疾病。在授课过程中发现,学生中仍然存在相关学科知识不能融会贯通、理论与临床脱节等问题。结合现代教学理论、教学方法的进展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如何形成一种新的适合中医院校病理学和病理生理學的教学模式,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难题。这种综合了微课与PBL优点的病例讨论教学模式,将基础与临床紧密结合起来,不同学科相互融合,可能是提高中医学专业病理学和病理生理学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1]李硕,杨莹莹,陈适,等.基于网络的医学微课平台的内容设计与开发模式[J].基础医学与临床,2018(5):742-744.
  [2]陈鹏,刘碧波.基于微信平台的PBL教学法在生物化学翻转课堂中的实践[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8(26):12-15.
  [3]McGrew LA.A 60-second Course in Organic Chemistry[J].J Chem Edu,1993,70(2):543-544.
  [4]Shieh D.These Lectures are Gone in 60 Seconds[J].Chron Higher Edu,2009,55(3):A1,A13.
  [5]王槐高,孔霞,郭向华,等.微课结合PBL在病理生理学病例讨论中的应用研究[J].基础医学教育,2018(2):141-143.
  [6]苗宇船,刘杨,郭继龙.病例讨论在中医院校病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实践[J].卫生职业教育,2014(24):44-4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23556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