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分段式就业指导模式在辅导员工作中的应用探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辅导员作为大学生的良师益友,在学生就业指导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利用辅导员工作的现有资源,形成有效的就业指导模式是辅导员经常面对的问题,以湖南农业大学教育学院为例,笔者提出分段式就业指导模式,将辅导员指导大学生就业分为职业意识启蒙阶段、职业意识与能力强化階段、职业实践探究修正阶段来开展工作。
  [关键词] 辅导员;就业指导;分段式
   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良师益友,在学生的就业指导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1],辅导员的角色特征使其在大学生就业指导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作为学生选择职业的引路人、职业生涯设计者、就业知识的传授者、就业市场的信息员[2],这些身份有利于辅导员在就业指导工作方面全方位地开展。辅导员熟悉学生情况,有利于增强就业指导工作的针对性,实现就业指导的个性化指导,辅导员可以把就业指导融入常规工作,有利于增强就业指导的实效性。
  一、分段式就业指导的内涵
  本科生分段式就业指导的概念来源于分段式教学模式的改革,是针对目前纷繁复杂的就业指导的调整和整合,以湖南农业大学教育学院为例,该院生源主要来自中等职业学校对口招生,通过本科阶段教育,主要为中等职业学校培养师资力量,基于学生培养及成长特点,提出分段式就业指导的概念,并通过实践证明其可行。其主要内涵如下:大一、大二学生还处于适应大学生阶段,需要了解大学文化,掌握大学学习方法,提升综合素质,此阶段为分段式就业指导的第一阶段,即职业意识启蒙阶段。主要以培养目标为导向,开展职业启蒙教育,辅导员通过就业课程了解目前社会现状,培养职业意识,做好大学规划及职业规划,通过素质拓展教育(第二课堂学习)培养职业能力、就业能力、专业能力、综合素质等,促进专业与职业的延伸交叉。大三学生已经适应大学生活,专业知识处在深化时期,此阶段为分段式就业指导的第二阶段,即就业模块化分流阶段。此时是关键时期,辅导员需要充分了解学生的特点及兴趣方向,根据学生特点及专业设计模块化的问卷调查,建立就业分流数据库,开展分类引导并强化就业意向的连贯性。大四学生已基本完成大学课程学习,此阶段学生最需要通过实践检验职业选择,以湖南农业大学教育学院为例,通过教育实习、专业实习、企业生产实习、强化培训等形式促进学生职业选择的认同及了解,促其自主择业,此阶段为就业实践探究阶段(修正阶段),在毕业生离校之前达成最终就业意向。
  二、分段式就业指导在辅导员工作中实施路径
  分段式就业指导模式结合了高职院校“订单式”人才输出[3]和应用型本科院校“分段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4][5][6],提出一种辅导员从事就业指导的工作模式。该模式基于专业人才培养的课程内涵和人才输出目标,以第二课堂为主,结合专业教育、学生成长特点和规律,开展职业启蒙教育、职业规划分流强化教育、职业实践探究教育,强调职业与专业的关联性,强调专业应用与社会需求的关联性。
  (一)职业意识启蒙阶段
  目前各高校在新生进入大学一年级即开设了就业指导课程,在引导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由于每个专业的特点及就业所需的职业能力、就业市场、专业与职业的结合度的不同,就业指导课程无法有针对性地开展具体的就业指导。在学生一、二年级时,学生进入大学后有一段时间的不适应,而后会进入“专业迷茫期”,辅导员立足于专业教育,利用第二课堂开展职业启蒙教育,引导学生打牢学业基础,形成学业——专业—职业的发展规划。湖南农业大学教育学院作为全国师资培训基地,以为中职学校输出教师为人才培养目标,辅导员从中职师范生必备的职业素养入手,在第二课堂开发“园丁工程”“教学技能大赛”“中职教育论坛”“创新创业论坛”等活动,一年级以参与论坛、引起思考为主,二年级以主动实践、锻炼为主。另一方面,辅导员需要对学生职业规划长期跟踪调查以及数据分析,不断调整设计调查问卷,这种分析调查建立于对就业市场、专业特点、学生成长背景、学业成绩、往届学生就业数据等信息的全面统计分析之上,根据统计分析结果在面上开展有针对性的学生活动,例如特定的主题班会、创业专题活动等。另外可从数据中有针对性地开展个性化辅导,通过调查数据分析指导学生活动,通过学生活动反馈更新调查方向,持续的职业生涯规划调查和学生活动的开展,引导学生“认识自己”,形成“职业暗示”,在学业、专业、职业三方面形成一体化的指导。
  (二)职业意识与能力强化阶段
  经过一、二年级的职业启蒙教育,学生对自己形成了一定的认识,心理开始产生了某种“职业暗示”,步入三年级后,学生开始有意识地主动思考未来应该做什么,可以做什么,此时学生会产生一段时间的“职业方向迷茫期”,那是因为经过一、二年级的学习生活适应,三年级更加突出专业的学习,第二课堂的活动吸引力下降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辅导员在这一时期应该抓住学生成长心理的规律、专业教学内容的变化、第二课堂活动主体的转移,开展学生职业意识与能力强化指导,根据启蒙阶段建立的学生成长记录数据库,为学生提供针对性更强的第二课程实践平台。成立个性化就业指导服务团队,形成班级有就业信息员,院系有就业创业服务团队,学校有就业指导导师,分专业设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调查问卷,为不同需求、不同层次学生提供差异化的就业指导服务,将学业、经济等方面的困难学生推荐给学校就业指导导师,就业指导导师均为校内外知名校友。对于职业与专业规划相冲突的学生,推荐到院系就业创业服务团队,服务团队由院系领导、专业老师、辅导员、学生干部及党员组成。对于职业与专业规划相近的学生,为其提供专业实践平台,专业实践平台包括中职师范生的师范技能和专业知识的国家级、省级竞赛平台。针对这一阶段学生的第二课堂活动,突出其专业性、职业性、层次性。
  (三)职业实践探究修正阶段
  在完成启蒙阶段和强化阶段的就业指导工作后,学生无论是在专业学习,还是在职业素养上都有了一定的基础。在学生步入职场前会有一段时间的“就业压力期”,为学生提供最后实训平台,进行岗位锻炼,增强实践经验,是将学生输送到社会上,做到人岗相符,人事相配,高质量就业的重要途径。根据对往届毕业生就业流向的跟踪调查,结合启蒙阶段和强化阶段的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跟踪数据调查,不再依据行政班或专业为单位开展学生就业指导,而是对学生进行职业分类,依据学生职业分类,建立不同职业的学生群体管理模式。
  三、结束语
  分段式就业指导工作模式是基于笔者多年从事大学生就业工作形成的,具有一定的操作性和实践性,但因不同高校辅导员面临的学生群体、工作环境、体制机制等方面的差异,本文仅为应用型专业院校辅导员在就业指导工作思路上提供一定的经验,对于分段式就业指导模式的内涵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以期为辅导员从事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提供更为合理、高效、科学的工作思路。
  参考文献
  [1]王可霞,付瑞,孙明.高校需要什么样的就业指导工作者[J].黑龙江教育(综合版),2003(Z6):79.
  [2]段珊群.浅谈辅导员如何影响和指导大学生就业[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1):146-147.
  [3]张毅,王小博.应用型本科院校“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以西京学院数控技术人才培养为例[J].大学教育,2017(11):145-14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23628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