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农村留守儿童良好习惯的培养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农村留守儿童作为我国的特殊群体,已经成为当今社会重要的社会问题,特别是由于农村留守儿童普遍具有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不仅不利于农村留守儿童发展,而且也会对教育造成一定的影响,因而需要在培养农村留守儿童良好习惯方面狠下功夫。本文对此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在简要分析培养农村留守儿童良好习惯重要性的基础上,重点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良好习惯;培养策略
  在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的新形势下,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加快,这也直接导致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不断增加。尽管从总体上来看,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都高度重视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工作,而且也采取了很多有效的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体系的优化和完善,在推动“教育公平”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也要认识到,由于农村留守儿童的特殊性,普遍存在一些不良的习惯,不仅不利于农村留守儿童发展,而且也会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等造成一些不良的影响。因而,应当对培养农村留守儿童良好习惯给予重视,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大力加强教育。
  一、 培养农村留守儿童良好习惯的重要性
  由于农村留守儿童的特殊性,普遍与亲属生活在一起,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直接导致留守儿童缺少父母的疼爱,教育管理工作也缺乏全面性,因而有一些不良的习惯,需要在培养农村留守儿童良好习惯方面狠下功夫,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培养农村留守儿童良好习惯,有利于促进农村留守儿童科学发展,特别是由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等方面相对比较薄弱,通过培养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可以使农村留守儿童自我管理的意识更强,因而对于促进他们健康发展具有很强的基础性作用;培养农村留守儿童良好习惯,还有利于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养成良好的心理健康素质,比如,通过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疏导工作,能够找出和发现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而通过有效的教育,使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素质显著提升,对于促进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与管理工作的深入开展有很强的针对性;培养农村留守儿童良好习惯,还有利于进一步优化和完善教育管理体系,特别是通过积极探索更具有针对性、系统性和效能性的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模式,进而使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和可持续发展。总之,培养农村留守儿童良好习惯,既有利于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同时也有利于推动为农村留守儿童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等环境,同时也是推动“教育公平”的重要举措。
  二、 农村留守儿童良好习惯的培養现状
  (一)重视程度不足
  只有明确农村留守儿童良好习惯的培养现状,才能够结合目前存在着的问题提出对农村留守儿童良好习惯进行培养的措施。从实际情况来看,重视程度不足的问题是不能不提的。具体来说,在对相关工作进行具体实施的过程中,负责开展工作的部门并未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更不要说对具备较强专业能力的工作人员进行配备。相关工作人员没有深入到实践当中,对农村留守儿童不良习惯进行调查,导致无法明确农村留守儿童不良习惯产生的原因。除此之外,无论是学校还是家庭都没有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良好习惯培养问题的重视,由于缺乏父母的管教,所以很多留守儿童都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而学校则只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没有对其良好习惯进行培养,导致现有的工作体系不够完善。如果这个问题进行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未来的发展可谓堪忧。
  (二)教育管理水平低
  在合理的情况下,学校必须要担负起对学生良好习惯进行培养的责任。但是农村学校的教育资源较为缺乏,教师意识不足,学校经济条件较差,所以很难完善教育管理体制,而且负责管理农村学校的教育部门大多数都没有将工作重点放在教育管理模式创新、教育管理体系改革的方面,导致农村留守儿童的良好习惯无法在现实情况中得到培养。农村学校的教师只知道一味地向学生灌输只有学习才能改变命运的思想,虽然这种思想具备某种程度上的正确性,但是却可能在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埋下功利的种子,除此之外,部分学生只知道学习却不懂得做人的道理,教师也未能在日常教学中对学生开展全面的教育,导致学生习惯较差,不利于其未来的发展。
  目前无论是社会组织还是社会人士虽然都较为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但是由于缺乏管理渠道,无法发挥真正的作用。学校与社会组织缺乏联系,与农村留守儿童的家长缺乏沟通,这也致使其不能对影响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家庭因素、社会因素、文化因素等进行掌握,制约了教育管理水平的提升。
  (三)心理疏导缺乏
  要想培养农村留守儿童的良好习惯,就必须对其实施心理疏导,因为大多数的农村留守儿童的内心都较为敏感、脆弱。由于长期无法与父母接触,其具备较强的叛逆心理,长此以往,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会持续下降,导致他们养成不好的习惯。而在现实情况中,学校也没有意识与能力结合农村留守儿童的实际情况开展心理辅导。心理疏导的缺乏进一步恶化了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情况,他们不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还有部分农村留守儿童较为叛逆,会特意做出一些错误的事情来寻求别人对自己的关注。针对这种情况,只有合理开展心理辅导工作,才能对上述问题进行解决。
  三、 培养农村留守儿童良好习惯的实施策略
  (一)提高重视程度
  在培养农村留守儿童良好习惯的过程中,要进一步提高这项工作的重视程度,只有这样,才能使这项工作取得更好的成效。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应当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配备专业化的人员,进而为培养农村留守儿童良好习惯奠定基础和创造条件。要切实加大对农村留守儿童不良习惯的调查、了解和分析,找出农村留守儿童不良习惯产生的原因,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措施,努力在培养农村留守儿童良好习惯方面取得更好的成效。要将“社会治理”理念融入农村留守儿童良好习惯培养当中,发挥方方面面的积极作用。比如,可以针对农村留守儿童多开展一些有益的文体活动。再比如,可以建立相应的工作机制,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培养机制,努力形成强大的合力。在培养农村留守儿童良好习惯的过程中,也要高度重视方方面面的投入力度,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农村留守儿童良好习惯培养体系,建立相关的工作制度和运行机制,强化农村留守儿童良好习惯培养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系统性和效能性。要大力开展农村留守儿童良好习惯培养计划,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相关工作体系,努力形成强大的培养合力,比如教育部门、民政部门等应当将培养农村留守儿童良好习惯纳入工作体系当中,并加强与村级组织的合作力度,在人力、物力、财力等诸多方面给予更大的保障。   (二)加强教育管理
  培养农村留守儿童良好习惯,还要在加强教育管理方面狠下功夫,特别是要发挥方方面面的积极作用,大力推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机制、教育管理体系、教育管理模式创新,通过加强教育管理,最大限度地培养农村留守儿童良好习惯。要大力加强学校教育管理工作,应当切实加大对农村留守儿童的调查和分析,找出农村留守儿童的不良习惯,制定有针对性的教育管理方案,努力提升教育管理工作的实效性;在开展教育管理工作的过程中,也要发挥村级组织以及其他方方面面的积极作用,比如可以发挥社会组织和社会人士的作用,通过开展“大手牵小手”活动,引导社会人士作为“志愿者”,通過“一对一”或者“一对多”的形式培养农村留守儿童良好习惯,能够发挥较好的功能和作用。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除了要发挥学校、社会组织的积极作用之外,还要积极探索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的创新性举措,比如教师在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过程中,应当切实加大与农村留守儿童家长、监护人的沟通和联系,了解和掌握可能影响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家庭因素、社会因素、文化因素等等,制定有针对性的教育管理策略,进而能够使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更具有针对性。
  (三)强化心理疏导
  对于培养农村留守儿童良好习惯来说,进一步强化农村留守儿童心理疏导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这其中至关重要的就是,很多农村留守儿童之所以出现不良习惯,主要是与心理健康水平不高具有很大的关系,因而应当进一步强化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疏导工作,努力使心理疏导在培养农村留守儿童良好习惯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在开展心理疏导的过程中,还要建立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容错机制”,对于农村留守儿童所犯的错误,应当给予正确引导,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人文关怀。只有这样,才能使农村留守儿童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进而认真加以改进。在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心理疏导的过程中,也要进一步强化心理疏导的多元化、系统性和全面性。比如,应当引导农村留守儿童家长与自己的孩子进行经常性的沟通,了解和掌握可能存在的问题,教师也要在这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共同培养农村留守儿童的良好习惯。在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心理疏导的过程中,还要切实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调查和分析,了解和掌握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有的放矢地开展心理疏导工作,比如教师应当经常开展家访活动,了解和掌握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情况,帮助农村留守儿童解决一些困难和问题,并与农村留守儿童开展经常性的交流与互动,这对于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心理疏导工作的有效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保障作用。
  综上所述,作为我国的特殊群体,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和规模较大,如何培养农村留守儿童养成良好的习惯,对于促进农村留守儿童科学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就需要着眼于促进农村留守儿童素质的提升以及良好习惯的养成,大力加强农村留守儿童良好习惯培养,特别是在提高重视程度、加强教育管理、强化心理疏导等诸多方面狠下功夫,努力使农村留守儿童养成良好习惯,促进农村留守儿童素质提升。
  参考文献:
  [1]刘仲花.浅谈农村留守儿童生活与学习习惯的培养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19(6):195.
  [2]宋小红.农村留守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8,4(11):87.
  [3]卢凝香.农村小学留守儿童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策略与探究[J].读写算,2018(9):181.
  作者简介:
  庄丽红,福建省漳州市,福建省南靖县奎洋中心小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23748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