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构建信息技术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实施路径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教师个体的专业化发展处于教师成长的核心位置,信息技术教师在专业化发展的道路上,面临基础薄弱、专业知识待完善、学科教学能力不足、工作繁杂、定位不明,教学研究意识淡薄、学科边缘化与专业认同感较低等系列问题,给信息技术专业化成长带来极大的困扰,触动了笔者研究构建信息技术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必要性与实施路径的思索,希望能提供一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学习共同体;教师专业发展
  一、信息技术教师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基础薄弱、专业知识待完善、学科教学能力不足
  花溪区现有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126名,其中兼职信息技术教师占63%-72%,大多由语文、数学、物理老师或其他学科教师兼任,教师教学方法单一,通常是教师讲学生练,往往缺少任务驱动、小组合作、成功分享等信息技术教学的特点和特色,教学过程中不能以学生为中心,对于学生应用信息技术进行自主、合作与探究的能力的培养不够。由于信息技术教师队伍主体由非信息技术专业的教师承担,专业特性未被认可,信息技术相关专业毕业教师稀缺,专业素质缺失与信息素养不足,导致教师信息技术专业成长缓慢,专业信息技术教师供给不足。
  (二)教师身兼数职,工作繁杂,定位不明
  在学校一切关于计算机、网络及“班班通”有关的维护维修工作往往都是信息技术教师来完成,还帮助其他教师修改课件、协助教务管理、开发或建设教学资源等工作,部分信息技术教师担任语文、数学和物理等主要科目的教学,他们的工作时间大部分都在忙于信息技术教学之外的事情,有时连正常的上课时间都难以保证,根本没有心思考虑自身专业发展的问题。
  (三)教学研究意识淡薄
  有计划的主动开展教学实践研究,总结教学实践中的规律、原则与方法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抓手,教研论文的撰写从一个侧面可以直观体现教师教学研究水平的高低,促进教师从经验型的教师教师转变成研究型的教师,论文的撰写是教学研究的基本功,而信息技术教师重视技术研究、轻总结应用表达,不少信息技术教师撰写论文、参与课题研究仅为评职称的需要,缺乏主动研究意识与意愿。
  (四)学科边缘化,专业发展现状不理想
  长期以来信息技术学科不属于中高考参考科目,学科地位较低。在调查中发现,学校对信息技术课程不重视,在中考、高考“指挥棒”作为评价标准下,评价一位教师是否优秀不是学生得到了发展,而是高分率、升学率这些指标,因此信息技术学科不受学校重视,教学设备配置不足。
  (五)专业认同感较低、缺乏专业自信
  大部分信息技术教师从工作中获得快乐和成功体验极少,50%的教师缺乏教学自信。调查表明,喜爱信息技术教学的教师只有部分教师,大多数人认为这只是谋生的手段,所以在兼职信息技术教师里,他们宁愿做其他学科教师,也把职称专业转到其他学科,这些都是严重缺乏专业认同导致的。另一方面,对当前自身专业发展情况表示满意的多数教师却缺少具体的发展规划,多数从末考虑专业发展问题,除非职称需要,否则他们只是满足于做一般的教师。
  二、促进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要性
  首先,随着贵阳市中考改革,信息技术学科同样列入中考科目,其学科地位随之提升,同时对信息技术教师提出了更高的专业发展要求。没有信息技术教师个体的专业成长,就不会有群体的发展与状大。從问卷情况来看,信息技术教师大部分时间被学校设备的维修维护、网络维护、学校办公平台的政务及帮助其他教师所占据,他们往往成了学校最“忙”的人,很多时候荒废却了自己的教学、教研、荒废了专业知识的学习,更没有进行教学的反思、研究和探讨时间。在这样的环境中,专业发展显得困难重重,揭示了促进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要性。
  三、信息技术教师学习共同体促进专业发展的路径
  信息技术教师在平时的教育活动中一直处于单打独斗,通过学习共同体的构建可以增加开放性的交流、学习,创建教学应用研究的环境与氛围,形成追求共同的目标与愿景,增加教师教学研究的获得感和职业成就感,创建共建、共享、共研的学习共同体,探索信息技术教师共同发展的路径。
  (一)构建良好的教师学习共同体
  信息技术教师学习共同体有自身的特质与价值取向,不是随机把信息技术教师组合起来完成某项任务的团队组合,而是一个共享和协作的组织,引导好信息技术教师学习共同体的专业发展方向,扎实开展好教学研究,常态化开展好教学设计、实施与评价,最终在实现个体教学应用迁移,最终实现促进互助互学的学习共同体的共同发展。在构建信息技术教师学习共同体有信息技术的学科特点,需要不同学段共同体成员通力协作,促进学生持续发展。例如,信息技术学科内容从小学、初中到高中都是衔接在一起的,如果小学断层就会影响初高中的学习,所以在成员搭配时要充分可以考虑学科的贯通性,另外可根据教师的知识结构、教学经验、教学水平和教学风格等进行搭配,实现1+1>2的学习共同体组合。
  (二)学习共同体提升教师职业认同感
  由于信息技术学科不受关注,信息技术教师的职业认同感普遍偏低,信息技术教师很难看到自身学科优势,应充分发挥自己应用信息技术支持教学的特长,把普通教师仅会应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变成应用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起来,让学习共同体中成为变革传统低效的教学模式的主力军,通过教学研讨、优课构建、资源共享等活动使其他学科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得到提升,他们自身的教育价值也会得到体现。所以共同体一定要帮助成员明确自身的定位,提高自身专业化水平,使其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转变观念,超越自我,成为教育信息化应用的引领者,从而实现信息技术教师的职业认同感的提升。
  (三)制定线上与线下的有效学习机制
  充分发挥专家学者对共同体的引领与发展有的作用,按需实训,根据学习共同体在理论与实践的不足,聘请专家作线下专题讲座拓宽共同体成员在专业素质方面深度与广度。开展个性化线上学习,向共同体成员推荐MOOC的系列精品课程,在优质课程与名家名师的引领下不断提升成长。
  (四)学习共同体引领学校信息化建设
  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发布以来,教育信息化建设进入了一个关键的阶段,信息技术教师勇于担当,发挥自己信息技术的专业性优势,这时,信息技术教师应该充分发挥自己学习共同体的专业特长,充分协作,强化服务意识、主动意识、靠前意识,积极投身到学校的信息化建设中去,主动地承担起学校教育信息化建、管、用等工作;主动将个人专业成长融入学校发展大环境,着力于提高学校信息化水平。信息技术教师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只有把学校的信息化水平提高了,自身的地位和受尊重程度才能得到相应的提升。
  总之,构建信息技术教师学习共同体是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的有效路径,需要从组织构建、提升职业认同、学习机制等方面探索。另外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学校,要尽力在政策引导和支持上,在制度保证和环境营造上,构建有利于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化发展和成长的环境,激活信息技术教师共同体的使命感。
  参考文献:
  [1]翁蔚然.基础教育中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化发展策略探析[J].福建广播电视大学报,2014,(1)
  [2]王京华.教师学习共同体-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路径[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13(2)
  [3]袁利平.基于学习共同体的教师专业发展[J].中国教育学刊.2009.(6)
  [4]黄晓军.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知能及专业发展途径浅探[J].南昌高专学报2005.(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25778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