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之思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黄志宝

  二十一世纪是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特征的信息社会,让学生逐步培养获取信息、存储信息、处理信息、传递信息的能力,为适应新时代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这是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务。信息技术教育以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交流、创新信息的能力为目标,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掌握信息技术使用的基本技能。虽然,有的小学生由于接触电脑比较早,所以计算机学习基础好,学习兴趣高,接收能力强,自学能力也相对好;相反,有一部分学生,他们接触电脑的机会很少,或者对电脑没有多少兴趣,所以接收能力也相对差,加上课堂习惯又不好,导致对信息技术课不感兴趣。因此,教师要针对学生信息技术素质参差不齐的状况,采取相应措施,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开展信息技术教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学科的兴趣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由此可见兴趣对学习的重要性。虽然当前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知识,从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中得到的帮助相对较多,但是信息技术的知识日新月异,一些学生很难适应这种变化。教师在课堂上启发式讲解中的设疑激趣,可将问题展示在学生面前,把学生引入相关的问题情境中,迫使学生进入思维阶段,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体验发现的乐趣,调动他们参与信息技术教学活动的积极性。
   二、优化教学方法
   在信息技术课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应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成“设计者、指导者、组织者、帮助者、研究者”。新课程改革首先就是要改变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变成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引导学生发挥其最大潜能。对于信息技术课中那些单调、枯燥的练习和难于理解的理论知识,教师应特别注意教学方法的选择,以保持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所面对的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小学生,更要注意运用形象化教学,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中主动学习计算機知识,比如讲网络知识时,笔者经常会用到报纸、杂志和新闻中提到的一些网络中发布的事件,引导学生注意,抓住学生的好奇心理,进而将一些抽象的知识具体化。
   此外,喜爱游戏是小学生的共性。电脑游戏由于具有极强的交互性、趣味性、挑战性,对小学生来说更是挡不住诱惑的。为此,笔者在教学中大胆引入游戏,但不是仅以玩为目的,而是把它作为激发学生兴趣和引导学生学习其他知识、技能的手段。我在讲网络信息检索时,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笔者安排了一个竞技游戏,按照一段具体的文字,从中提炼关键字进行搜索,查找这段文字所叙述的是哪种物品,由此学生学习的热情很高,效果很好。
   三、拓宽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知识面
   教师在上信息技术课时,可根据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适当增添学习内容,拓宽学生的认知领域,这对增长学生知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也是大有益处的。信息技术课中本来没有计算机硬件这一章节内容,考虑到现在由于家庭电脑的普及,大部分学生都有接触电脑,但了解计算机“内脏”功能的很少,于是,笔者找来废旧的CPU、主机板、内存条、鼠标、键盘、软盘、光驱等,加上电脑室里的打印机、显示器,全部呈现在他们眼前,从计算机硬件系统的五个部分讲解,让学生观察还可以用手摸一摸这些“零件”和“设备”,帮助他们揭开计算机神秘的面纱。
   然后,再要求他们讲出每个零件和设备的名称,在教师的指导下让他们自己学会组装计算机,及对硬件系统中出现一些常见的问题及时作出判断,让他们知道各个硬件设备在计算机硬件系统中的作用,具备初步解决计算机硬件的一些常见问题的能力。
   四、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协作学习是指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在一起,从事学习活动,互促学习,以提高学习成效的一种教学形式。信息技术课上组织的协作学习,一方面可培养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另一方面也便于学生按照自己的情况安排信息技术学习内容和进度,锻炼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团结协作精神。
   五、提高学生对信息的辨别能力
   在信息的海洋里,既有对社会进步有利的信息,也有大量不利于社会和谐稳定的“垃圾”信息;既有真实有效的信息,也有虚假骗人的信息。所以,学生必须学会分辨信息的真伪,评价信息的价值。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阶段,教师应该正确引导、帮助他们提高对信息的分析、评价能力,培养他们从小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责任编辑 黄博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26851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