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小学高年级数学高效课堂教学实践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小学高年级的数学,开始接触一些较难的概念公式,较为抽象的概念,同时也有对学生一些想象力有着培养,教师在教学时要通过适合的方式对这些概念进行讲述,引用生活,动手实践,让学生可以直观了解到课程核心,开发学生的想象力,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果。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数学 高效课堂 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01-0178-01
  小学高年级数学开始有较难的概念公式引入,一些内容比较抽象,需要学生利用自己的想象力去进行发散思考。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通过适合的方式讲述概念,引用生活内容,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让学生直观了解概念内容的核心,开发想象力,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果。
  1 引用日常生活,代入学习场景
  小学高年级数学中的一些内容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在进行讲解时,教师可以通过对生活中这些场景进行联系,让学生更简单,直观的去进行概念的接受,了解课程内容核心。
  1.1 小数乘法
  关于小数,在生活中有着大量的应用,像是购买商品时花费几元几角,这些值转化成数学中的内容就是一个小数。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以根据学生的日常消费进行课程代入,让学生结合生活来了解小数的乘法。例如:一只水彩筆1.3元,一套水彩笔有8支,买一套水彩笔需要花费多少钱?学生通过将1.3进行8次相加得出结果为10.4元,但是这样加起来太慢了,这时将小数乘法的概念引入进来,让学生将1.3×10变成13去与8进行相乘,将结果再÷10就得到了答案。这样的方法虽然简单了一些,但也有些绕,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竖式来进行计算,在进行计算的时候,将因数的小数点位置与积的位置进行对齐,点上小数点,就有了正确的答案,也就是1.3×8的竖式可以这样计算,8×3=24,点上小数点是2.4,1×8=8加上2=10,结果就是10.4。通过这样的引导,可以让学生从日常的消费中了解到小数乘法的应用,从而对小数的乘法概念有一个较为深刻的记忆。
  1.2 积的近似数
  在一些计算中,小数点后面位数较多,通常不需要全部写出来,只需要保留后几位,而这几位数怎样做保留,有什么样的要求,可以先通过一些小数做一个讲解,然后代入一些场景中进行问题设计,并计算。例如:2.205和2.255做一个小数点后保留一位的换算,通过对四舍五入的回顾,让学生了解怎样去进行保留位数的数值变换,从而得出2.205≈2.2,2.255≈2.3。然后引入题目,一千克土豆为6.34元,购买2.5kg应付多少钱?(结果保留一位小数。)学生通过小数乘法可以得出结果15.85元,利用四舍五入的概念做一个保留之后为15.9元,所以应付为15.9元。
  通过这样的生活场景代入,比常规的讲述灌输更容易让学生接受,与学生生活相关联的场景代入,能使学生发现身边的数学应用,以数学思维看待生活中的一些事,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引导发散式思维,动手实践验证概念
  小学高年级数学中还有着一些比较抽象的概念,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去进行一个变形思考,通过分割组合的方式来进行计算,从而得到答案。
  2.1 了解分割组合的概念
  在进行多边形面积教学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回顾之前学习的面积,了解面积的计算,然后进行多边形面积的讲解时,让学生尝试通过对多边形进行一个分割组合,来尝试能否将多边形变成已经了解的图形进行计算。例如:平行四边形能否通过分割组合变成长方形,三角形能否通过组合变成长方形,梯形,菱形能否通过分割组合变成三角形和长方形。通过提出这样的分割组合概念,让学生将没见过的多边形通过一个分割再组合,变成已经学过的图形进行面积计算,可以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遇到没有学过的图形主动去进行思考,能够变化成已经学过的图形进行解答,通过这样的拓展性思维培养,可以让学生更好的灵活运用已经学到的数学知识,从而更好的进行教学。
  2.2 动手实践是否成立
  在了解分割组合的概念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动手实践,看看能否成立。例如,在纸上画一个平行四边形,尝试将平行四边形通过自己的想法组合成一个长方形,在纸上画一个三角形,看用什么样的图形可以组合成一个长方形。通过这样的动手实践,学生可以直观了解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同底同高的长方形的面积,从而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方式为底乘高。再通过对三角形进行一样的实践动手后发现,三角形可以通过与另一个一模一样的三角形进行组合可以得到一个长方形,或是平行四边形,从而得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为底乘高除以二。而梯形,菱形等可以通过分割组合的形式分成三角形,长方形或是平行四边形的组合。然后通过这几种图形的面积进行计算,再将结果进行相加得出梯形和菱形的面积。
  在小学高年级的数学教学中,教师从生活出发,选取与学生生活相关,或是贴近学生生活的事例,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数学知识应用,通过对生活中的观察转化,了解数学概念,学会怎样进行计算应用。在较为抽象的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发散式思维思考,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并进行动手实践,验证是否成立,使用已经学习到的概念进行解答,从而使学生熟练掌握知识的应用,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陆明英.小学高年级数学高效课堂的教学实践[J].科普童话,2017(19):88.
  [2] 杨科.浅谈小学高年级数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J].
  数学学习与研究,2014(02):13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27104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