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穿越黔江城市峡谷 感受地理研学魅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王松梅 熊维韦 杨红梅

  摘  要:地理实践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行动意识和行动能力。黔江城市峡谷的地质地貌教学资源为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提供了良好的教学环境。文章针对黔江城市峡谷的地质地貌研学资源,选择四个典型研学点围绕野外研学目标、研学内容、活动实施及研学评价等方面进行设计,从实践效果看,有利于提高学生观察、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
  关键词:城市峡谷;地理实践力;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
  伴随着地理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地理野外实践活动日益登上地理教学舞台。2016年教育部等11部门发布的《关于推进中小学研学旅行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将研学旅行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统筹考虑,促进研学旅行和学校课程有机融合。”《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也鼓励学生走访调研,倡导开展地理观察、地理观测、地理实验、野外考察等地理实践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1]。
  我校市级普通高中地理课程创新基地于2016年6月成功立项。以此为基础,我校地理教师杨红梅又成功申报了“黔江城市峡谷地质地貌野外教学基地建设研究”的区级重点课题。课题所选取的研究地点——黔江城市峡谷,拥有各种形态的褶皱构造、大断裂构造、完整的地质剖面及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景观等教学资源。基于这些条件,笔者与学校的地理教师合作开展了城市峡谷的地理野外研学活动,目的是借研学活动落实基础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以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研学前期准备
  研学前期准备包括教师准备与学生准备(表1)。
  二、研学目标与设计思路
  1.研学目标
  通过野外研学工具(如手持式GPS导航仪、地质罗盘仪等)的使用,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学生通过前期查阅研学区域资料,结合研学实际考察,分析城市峡谷地貌的形成原因。在分析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能力。通过探究“文峰塔”和“导流洞”的作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地协调观。
  2.研学设计思路
  根据教师研学前的实地勘察,发现城市峡谷与所学内容“中图版必修一第二章第三节地壳运动和变化”完全契合,所以制定了图1研学设计思路。
  本次研学地点位于黔江城区东南方向的城市峡谷内河流左岸,选取四个探究点(图2),分别探究岩层产状三要素、峡谷地貌成因、河流颗粒沉积物的沉积特点及外力作用对河床的影响、褶曲地貌的形成过程。
  三、研学内容及实施
  [探究点一]
  地理位置:108°48′20.60″E,29°30′25.40″N,海拔524米(图3)。
  研学内容:用地质罗盘仪测量该处岩层产状三要素并画出岩层产状图;观察该处岩层形态,指出该山体的地质构造类型,并分析其形成原因;利用稀盐酸和岩石反应判断该区域的主要岩石类型。
  设计意图:GPS导航仪定位并记录观测点的地理坐标,明确地理野外考察记录的基本内容。通过地质罗盘仪对岩层产状三要素的测量,学会传统地理野外研学工具的使用方法。学生测量后得到该处岩层呈72°的倾角,结合地壳运动所学知识及谷歌地球,引导学生推导出该处岩层因受到水平挤压形成褶皱山。稀盐酸和岩石的化学反应印证该区域岩石为石灰岩(或碳酸盐岩)。
  [探究点二]
  地理位置:108°48′22.82″E,29°31′8.48″N,海拔553米(图4、图5)。
  研学内容:利用地质罗盘仪,判断该探究点上游河段河流流向和下游河段河流流向,结合沿途观察到的“文峰塔”景观和岩层产状三要素的测量结果,推测该处地貌形成原因;观察“小瀑布”景观,推测此处河床未来在外力作用下的变化情况。
  设计意图:该探究点河流上游河流流向(西北流向东南)与探究点一岩层产状三要素的走向(北东南西)不一致,结合“文峰塔”所处位置为断块山及该处的峡谷地貌景观,引导学生推测出该地貌的成因,即岩层发生褶皱后断裂,后期被流水侵蚀而形成。学生结合探究点河流流速的快慢和落差大小,推测未来河床变长、变深的演变情况。设置真实的地理情景,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内、外力作用对地貌的影响,在探讨过程中,学会从整体的角度,全面、系统、动态地分析和认识城市峡谷成因,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探究点三]
  地理位置:108°48′25.28″E,29°28′20.20″N,海拔495米(图6)。
  研学内容:观察该探究点河流沉积物和探究点二的河流沉积物的区别;利用流速测量仪比较两探究点河流流速快慢,并说明河流流速对河床的影响。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两个探究点沉积物的颗粒粒径大小和流速快慢的对比,理解流水作用具有分选性。河流流速快,以下蚀作用为主,河床变深;流速慢,以侧蚀作用为主,河床变宽。在城市峡谷内,河流的溯源侵蚀、侧蚀、下蚀作用显著,利用河流地貌景观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理解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
  [探究点四]
  地理位置:108°48′13.23″E,29°30′48.94″N,海拔485米(图7)。
  研学内容:学生利用望远镜对褶曲地貌进行观察,并推测该褶曲地貌的形成过程。
  设计意图:褶曲是褶皱的基本单位,学生通过观察生活中的褶曲地貌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真实情景中,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识别和推断能力,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
  [其他任务]
  “文峰塔”的作用探究:相传百年前,土家人为了防止河两岸的公母山合为一体,防止洪水淹没黔江城,修建了“文峰塔”。探究“文峰塔”的作用,帮助学生更好地分析、认识人地关系。
  研学留白:让学生提出至少一个在穿越峡谷过程中发现的地理问题或观察到的地理现象,与老师、同学共同探讨、解决。研学留白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交流分享:要求学生完善研学前发放的任务单,回校后小组成员合作,用手抄报、板报、小文章等方式进行本次研学的交流分享。
  四、研学评价及反思
  野外考察的评价不同于室内课程,本次研学活动的评价,充分考虑过程性和结果性评价并重的原则,客观地反映学生经过学习后的行为与结果变化。过程性评价主要是教师、组内成员、学生本人对学生在研学活动中的评价;结果性评价主要是评价学生提出、解答问题的表现和研学报告的质量等[2]。本次研学具体评价要点见表2。
  本次研学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在研学过程中,学生看到了峡谷下游地区的导流洞,利用手机查阅相关资料后得知导流洞的修建是为了对河流水进行分流,该问题的提出与解决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地协调观。有学生也提出探究点三附近河流沿岸岩石呈现的白色物质是什么的问题,结合研学过程中做的稀盐酸和岩石的化学反应进行讨论,得出白色物质应该是钙质的结论。在研学过程中学生初步具备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次研学也存在不足: ①由于研学前一天该区域河流涨水,出于安全考虑,在探究点三并没有利用流速测量仪进行河流流速的测量,而是让学生运用对比观察法得出河流流速的快慢。②本次研学知识的讲解和涵盖面还有所欠缺,如有关文峰塔的讲解可以邀请历史老师或当地居民为学生做更详细的介绍,跨学科进行研学实践更利于学生综合思维的培养。③研学活动还没有具体的考核形式来检验研学效果,学生在进行研学的过程性评价时,由于设置的评价要点不清晰或碍于情面,得分多为优秀(文章呈现的是细化后的研学评价表),后期还需继续完善研学课程设计与研学评价相关内容。
  *资助项目:重庆市黔江新华中学校地理课程创新基地项目“黔江城市峡谷地质地貌野外教学基地及课程资源建设”。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 劉春燕,李兆智,毛端谦.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庐山自然地理研学旅行设计[J].地理教育,2019(03):55-5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27473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