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新课改下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问题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江海云

  摘 要:随着近年来新课程教育标准的不断提升与发展,对于学生的培养不仅仅停留在各年级段的常规教学层面,更通过对初高中课程教学的有效衔接,以实现对学生良好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与提升,引导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终身探索的学习目标和学习习惯。特别是对于物理学科教学来说,高中层次的课程更具抽象性和实践性,需要学生对于初中物理学科知识内容进行有效夯实,以良好的初高中物理衔接,不断增强自身对知识内容的感知和理解能力,从而有效构建系统性的物理学科知识框架。因此,文章将针对新课改下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问题展开研讨和分析,希望能够为新课改标准下的高中物理课程教学优化与调整提供相关参考经验。
  关键词:新课改;初高中物理;核心素养;教学衔接;课程优化
  一、 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问题分析
  在面向当前新课程标准改革要求背景下,文章针对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问题展开了分析和调研,不难发现在当前初高中物理教学中存在着以下几点衔接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初高中物理教学的反差,影响了高中物理课程教学的有序开展。第一,在教材表达层面,由于初中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接收程度相对于高中学生来说较为薄弱,因而在初中物理课程教学教材设计过程中,语言文字通俗易懂,且便于初中学生对于相关知识点进行把握和理解。而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物理学科的教学更加严谨和科学,因而在教材的表达过程中对于概念的叙述较为抽象和简明,使得學生在概念理解和知识重难点把握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困难性。第二,在研究方式层面,初中学生由于刚接触物理学科,在对于学科知识内容进行挖掘和研究的过程中,往往以实验为基础,对于问题进行提出或得出结论,符合了初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感知到理性认知的认知规律,能够确保学生对于初中物理学科进行有效理解和把握。而在高中阶段,核心素养中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物理模型建构能力,这就使得在整体教学研究过程中,需要学生对抽象的物理概念进行认知和理解,甚至进行探究和再验证,从而提升了研究的难度和层次。第三,在知识层次上,初中物理学科教育教学展开过程中大多对于物理现象和生活实际现象相联结,使学生能够对其较快的产生适应性,从而不断提升初中学生良好的物理学科知识素养。而在高中课程教学过程中,大多数知识概念较为复杂抽象,且与生活实际联系颇远,整体知识的难度均有所提升。第四,在思维逻辑层次上,初中学生正处于个体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要通过形象思维和静态思维为主,对于学科知识和学科内容进行理解和认知。而在高中物理教学展开过程中,不仅需要学生具备抽象的思维,对于公式概念进行认知和理解,还需要学生通过自身的公式推导和实验验证,架构清晰的物理学科知识体系,因而对于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要求更高。第五,课程标准要求差异,初中教学要求学生对于基础物理概念及规律进行掌握和理解,而对于一些推理论证的过程则要求并不具体,只对于初中学生良好的物理学科知识基础进行了要求。而在高中物理课程教学展开过程中,课程标准不仅要求学生对基础物理知识概念和物理规律进行理解和掌握,还要求学生能够通过推理论证过程对于相关物理知识概念进行灵活运用,真正实现对于学生核心素养和物理学科综合能力的有效培养和发展。综合而言,在当前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需要教师充分考量教材要求和学生发展接收程度,针对衔接问题提出相关解决对策,有效培育学生良好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
  二、 新课改下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策略
  (一)以思维导图同化新旧知识
  在对于当前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问题分析和探讨的基础上,我们不难发现,由于初高中阶段学生学习思维和学习方式上的不同,以及教材要求和初高中教学内容上的不同,直接或间接地导致了学生在由初中到高中物理衔接学习时,知识内容上的认知偏差和混淆,从而使得学生在面向高中物理学科学习的过程中产生畏难心理和盲从心理,极其不利于学生良好物理学科综合能力的培养和发展。特别是在新课程改革标准下,对于学生在物理学科知识框架的构建层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不仅要对物理学科知识体系、知识内容进行有效理解和认知,还要运用相关知识概念自主架构物理学科框架,形成内化的知识体系,从而实现对自身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因此,教师在高中物理教学初期阶段,便可以借助思维导图的模式同化初高中物理新旧知识内容,有效实现初高中物理教学上的衔接。教师在高中物理学科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学生在初中阶段所掌握的旧的知识概念,对于新的知识概念进行同化和迁移,以思维导图构筑和类比推理的方式,指导学生明确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并对其差异进行认知和理解。例如在教学“力的基础知识”一部分内容时,教师在教育教学展开过程中,便可以对初中学习过的重力、弹力等知识内容和知识概念进行列举和引申,指导学生对于新旧知识之间进行思维导图上的构筑和类比,从而实现新旧知识间的过渡与衔接,辅助学生顺利的对于力学部分基础知识内容进行掌握和理解,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高中物理课程学习的台阶和难度,不断推动新课改下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质量与效率。
  (二)以直观教学增强物理兴趣
  在初高中物理课程衔接过程中,由于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上的层次化,使得学生在面向高中物理对复杂物理现象进行研究和分析的过程中,往往会产生盲目的畏难心理,甚至由于缺乏抽象思维,对于相关概念和模型的认知存在一定的不足,从而在长此以往的心理动向变化中,丧失对物理学科深入挖掘与学习的兴趣与乐趣,进而严重影响学生的综合发展。因此,在高中物理教学初期阶段,对于一些复杂物理现象进行表征和概念进行讲解的过程中,教师便可以结合信息化时代背景的现代化教育元素,如PPT课件、flash动画以及希沃白板技术等,以色彩丰富的教学音视频,增强物理学科概念和知识难点的直观性教学,辅助学生在观察与思考中逐步构建物理学科概念体系,进而有效激发并调动高中学生对于物理学科学习的兴趣与爱好。例如,在教学“弹力”这一部分内容时,教师不应对于弹力的概念和弹力产生的条件进行单一知识上的传授,而要掌握好课堂引入环节,利用微视频等形式对于生活实例中弹簧以及竹竿等实际物体的形变以视频进行演示,指导学生在观察中自主说明弹力的产生条件。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获得了较为直观的感官感受,能够对生活实例进行认知,辅助理解“物体直接接触且发生弹性形变”的弹力产生条件,然而对于弹力的定义和概念产生明确的认知,以直观的教学法不仅有效增强了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学习兴趣,更在深化学生对于相关知识概念理解的基础上,不断助力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   (三)以创新教法强化解题指导
  在新课改要求下,对于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和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目标更为准确,教师要想有效做好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还应针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以及学习方法等内容进行考量,以此为切入点对其进行变更和调整,增强学生对高中物理学科学习的适应性和接收力,使学生能够在高中物理课程学习中化被动为主动,不断提高自我物理学科发展意识和终身学习理念。因此,教师首先要对课堂教学进行改进和调整,有效调动学生在高中物理课程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不断提高高中学生的物理学科思维能力水平。例如在教学“物理模型——质点”时,学生由于思维和认知上的局限性,对于这一内容的理解存在差异化和不均衡化。物理教师便可以指导学生通过抽象概括和实验归纳以及理论分析的过程,构筑实际物体的理想化模型,启发学生由基本问题入手,对于研究问题进行层层递进的探究。特别是在具体的问题进行分析的过程中,高中物理课程需要学生通过自主推理对于问题进行思考和解决,这就需要教师借助创新的教学教法,对于解题指导过程进行有效强化,使学生能够对于具体的物理问题用特殊的解决方法和技巧进行掌握和巩固。真正实现对于学生解题方法技巧灵活运用和物理学科知识融会贯通的培育和发展,有效做好初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衔接与过渡。
  三、 结语
  综上所述,在对于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和过渡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对初高中物理学习衔接过程中的问题和特点进行明细,在思维方法上指导学生以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步入,逐步培养学生清晰简明的逻辑思维能力,从而为学生对后续高中物理学科知识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奠定良好的思想意识形态;在整体物理教学模块进行划分的过程中,教师还应注重对学生理解推理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指导学生通过自主架构的模式,对于物理规律和物理定律进行验证和推断,有效增强学生在高中物理课程学习过程中的融入感和自主性。
  参考文献:
  [1]秦晓文,李凯波,黎红.初中物理学科教学质量的课堂评价:基于对7节录像课的分析[J].教育科学研究,2014(4).
  [2]郭建南.初中物理學科创设问题情境的教学实践探析[J].中学物理:初中版,2015(6).
  [3]陈翠玉.青岛市市南区初中物理学科“类比—迁移教学模式”初探[J].中学物理:初中版,2014(1).
  [4]梁小海.初中物理学科创设问题情境的教学实践研究[J].小作家选刊,2015(24).
  [5]吉临荣.初中物理学科探究标准的分解与实施[J].教学与管理:中学版,2011(12).
  作者简介:
  江海云,甘肃省白银市,甘肃省白银市第一中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27946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