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活动教学”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实施策略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王小林

  摘 要:初中阶段的化学学习对学生而言十分重要,是带领学生了解化学世界的初级阶段,对其后续的化学学习影响重大。在新时期的化学教学中,各教师都在积极探索开展化学教学的新型方式,以期提高化学教学的授课质量及效率,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化学学习环境。活动教学是一项学生参与性、自主性十足的教学方式,和化学教学的结合,更能彰显出化学教育中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提高课堂质量。以下在研究初中化学教学中开展“活动教学”的意义后,分析开展“活动教学”的活动类型以及实施策略。
  关键词:活动教学;初中化学;实施策略
  
  一、 引言
  初中阶段的化学教学客观而言,主要是帮助学生了解基础的化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为学生后续的化学学习奠定基础。但在传统教学理念,应试教育环境的影响下,化学教学的实践性、直观性也受到了影响。部分教师在授课中所采取的教学方法十分单一,简单的理论讲述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让化学知识的抽象性更成为阻碍学生学习的主要因素。在活动教学融入化学教学后,单一的教学方式改为了学生积极参与的教学活动,更多学生能在活动参与中实践及运用个人所学化学知识和技能,培养动手能力并提升学习主动性,对化学教学的进步影响深远。
  二、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开展“活动教学”的意义
  (一)升级教师授课方式
  活动教学的一大特征在于学生的参与性和主动性,和以往的化学教学存在着形式上的重大不同。对以往的化学教学研究可知,教师采取的教学方法倾向于教师主导型,学生在教学中更多程度上扮演著倾听者的角色,这一角色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和知识吸收,使得学生的化学学习往往呈现被动局面,学习效果有限。而对活动教学研究可知,该类教学中重视让学生参与活动、讨论、操作及游戏等,利用动态性、自主性、系统性的过程让学生掌握对应的知识及技能,这是教师教学方式上的一大革新和升级,对学生的化学学习十分有益。
  (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活动教学的核心在于学生的充分参与,利用活动教学的模式开展授课,更能满足学生的探索欲、好奇心,提升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为后续教学奠定基础。以以往的化学教学为例,学生参与课堂的机会有限,能亲身操作的机会仅限于实验室中。因而在理论性较强的课堂教学中,化学学习难度、教师授课方式都会导致学生丧失兴趣。但在活动教学中,教师可将更多的课堂时间留给学生,在知识学习中留出时间引导学生合作讨论和探索,在技能锻炼中组织学生进行充分的实验学习和操作。化学教学的实践性得到提升,这种动态性的教学活动,也更能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使其在探索发现中了解到化学学习的乐趣,进而培养学习兴趣。
  (三)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在现代化的教育环境中,对学生的综合能力、核心素养培养成为教师要关注的一个重点,但传统教学不能满足培养学生各项能力和素养的需求。开展活动教学能为学生综合能力提升提供条件,让学生在思考和操作中锻炼个人能力,逐步强化化学素养。例如在合作讨论中,能锻炼学生对已知知识点的把握、分析以及实践运用能力,并考验学生的化学思维及问题分析能力。在化学实验操作中,学生一般以合作方式来进行实验,此时在考查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的同时,也对学生的交流、合作等能力进行了培养,对学生的合作学习、后续发展都十分有益。
  三、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开展“活动教学”的活动类型
  (一)体验型活动教学
  体验型活动教学顾名思义,重视学生在化学活动中的体验和感受,该类教学和情境创设有着一定的共性。教师可利用化学模型的演示,或者角色扮演、游戏教学等方法,将化学知识融入活动内容中,让学生通过参与活动、活动体验来感悟和理解化学知识,进而提升个人的化学能力。该类活动教学往往适应于存在一定抽象性和难度的知识教学中,教师可通过个人理解,并结合教学需要和学生需求,为学生设计体验型的教学活动。
  (二)操作型活动教学
  结合化学教学的特征来看,操作型教学便是引导学生在化学技能实践、实验操作中完善个人的实验能力。在遇到需要进行实验,或者仅凭理论无法帮助学生充分理解的教学内容时,教师可利用实验活动,让学生在实验操作中对有关现象进行观察,以此理解教材内的所学内容。操作型活动的开展,安全和可行性是一大前提,教师要保障为学生提供的实验器材、材料具备一定的安全性,并提前告知学生一定的安全操作规范,避免学生因不安全操作对自身带来伤害。可行性在于操作活动要能满足当下实验室的操作条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也可为学生提供改良后的实验供学生操作,为学生的化学技能培养提供充分环境。
  (三)探究型活动教学
  探究型教学一般和问题探究、实践探究存在着互相关联,主要体现在学生对某一知识点、问题的思考和探索。在部分存在探究意义知识点的教学中,教师便可以此为基础来设计探究活动,并为学生留出课内时间,或鼓励学生利用课后时间开展探究。探究活动的内容存在着较强的灵活性,教师可选择教材内的探究内容为主题,也可结合学生生活、时事热点来设计探究活动,为学生提供活用化学,化学实践的充分机会。但在探究活动开展时,教师要保障探究活动的设计合理性,确保活动的难度适宜且具备一定的趣味性,提前为学生阐述探究主题,或以师生合作互动等渠道,帮助学生理清探究思路,找到探究方法,弥补学生实践探究经验的不足。
  (四)交流型活动教学
  交流型活动教学可理解为合作学习、师生互动,主要在于利用交流模式为学生提供参与课堂、自主学习的充分机会。交流型活动的类型灵活,教师可针对某一知识点组织学生互相交流,或就一类似、系统知识点组织学生自主搜集资料,再利用合作交流的形式,充分发挥集体思维的力量,让学生的化学能力都能得到进一步的培养。在交流活动开展前,教师要为学生制定交流主题,在学生互相交流的过程及尾声时,教师要及时视实际情况给予学生交流指导以及成果总结和问题分析,帮助学生把握交流重点。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28343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