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学科教研组长的角色定位与责任担当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汪志广

  [摘   要]学科教研组是中小学教学管理和研究的基本单位。加强学科教研组建设是学校管理重心下移的必然要求。学科教研组长是本学科教师团队的领路人,对学科教学管理与研究的成效具有较大影响。学科教研组长要正确把握角色定位,对学科教研组进行有效管理和科学指导,促进教师之间的学习交流与合作研究,实现团队共同成长。
  [关键词]学科教研;教学管理;学科团队
  学科教研组是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共同体,是本学科教师集体进行教学研究的基本单位,同时也是学校教学管理的基本单位。学科教研组长作为学科教学管理与研究的主要负责人,在学科建设、校本教研、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品牌管理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具有比较大的影响力。因此,学科教研组长要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与责任担当,以更好地服务于学科建设,努力建设优秀学科团队。
  一、认清所处层级位置,为所当为
  学科教研组长是本学科组的领路人。学科教研组长一般是本学科组内业务的“权威”,是学校乃至区域内本学科领域的领军人物。在日常工作中,学科教研组长的专业水平、教学成绩和工作态度是其开展学科组工作的前提和保障。身在教育教学一线、心系课堂、贴近师生、直接掌握教育教学实际情况是学科教研组长凝聚人心的基础和优势。
  学科教研组长是新观念的引领者。学科教研组长直接影响学科教研组的学习氛围和工作风格,应该在本学科课程教学改革中率先尝试新的理念、教学模式和学习方法,带领学科教研组,将新时代基础教育改革提倡的新的课程观、教学观、质量观、人才观、教师观、学生观、评价观落实到教学的各个环节、各项活动中。
  学科教研组长是教育科研的组织者。组织教育科研活动是学科教研组长发挥作用的重要平台和契机。要组织开展好教师之间的听评课活动、各级公开赛课活动、校本课题研究、市区级及以上课题的行动研究等教育科研活动,在活动中与大家相互切磋、共同成长。
  学科教研组长是青年教师的培养者。由于缺乏工作经验,青年教师难免会走弯路,甚至会走错路。因此,学科教研组长要和其他骨干教师一起做好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可以组织青年教师结成“互助组”,也可以开展骨干教师与青年教师的“师徒结对”,或实施“青蓝工程”,从“备—讲—辅—批—考”等各个教学环节逐一帮扶指导,引领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学科教研组长是学校管理的中坚力量。发挥好学科教研组长的学科建设和管理职能,是现代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的必然要求。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尤其是教学常规管理重心下移,需要学科教研组长发挥带动作用。无论是学科教研组的工作计划、日常教研活动的组织安排、工作总结,还是学校新的改革举措的执行、校务公开、过程考核等,学科教研组长都要深度参与其中。
  二、提升自身专业水平,奋发有为
  学科教研组长要想做好学科教研组的领路人,带领教研组成员专业化发展,必须首先加强自身专业学习,不断提升自身专业水平,努力成为本学科领域的名师、大师。
  1.做专业学习者
  学科教研组长要培养自己的专业学习能力,主动收集学习资料,积极通过各类网络平台或专业渠道搜集支持学科教学的资源。专业学习的形式要多样化,可以研究教材、课标等工具书,研究教育方针政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改革经验,阅读学科专著,也可以坚持写总结反思或成长日志,还可以争取参加高层次的培训,不断拜师学艺。专业学习的内容要多元化,可以是学科知识、课堂技能、名家课例等。专业学习成果的呈现要多层次,可以是学习笔记、心得体会、网络学习日志,也可以是专业论文。
  2.做自觉实践者
  实践是检验学习成果的最好方式,正所谓“学以致用”“实践出真知”。学科教研组长要在实践中检验专业学习的效果,检验各种方针政策和理论观念的适应性,检验自身对名家经验和各种知识的理解与转化能力;要在实践中锻炼过硬的教育教学技能,锻炼组织教育科研活动的本领,锻炼带领学科团队的能力,形成自己的教学优势、特点和风格。
  3.做潜心研究者
  教育过程是一个经验积累与创造的过程。任何一个成功或失败的教育案例,都蕴含着教育经验和智慧,都能给人以启示。学科教研组长要做潜心研究者,能够持续性地开展研究工作,让研究成为一种习惯、一种状态。一方面,通过探索和研究,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提高教学效率;另一方面,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思考能力、经验总结能力以及课堂教学改进能力。学科教研组长尤其要注意及时固化自己的科研成果,以便分享推广。
  三、建设学科专业发展团队,共同成长
  学科教研组长的重要职责是建设学科专业发展团队,带领团队在实现专业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提升道德修养和业务能力。
  1.使学科教研组成为学习型组织
  学科教研組长的首要职责是建设一个有强烈学习愿望和自主学习意识的学习型学科教研组,这是开展有效教研的根基。学科教研组长不仅要抓好个人“自学”,还要带领团队“众学”。例如,学科教研组长要和全组教师协商制定阅读计划(既有共读篇目,也有自读、选读篇目),并要注意与上级领导沟通,给本组教师争取或创造外出学习、参加培训的机会。参加培训的教师返校后,应及时组织二次培训,与大家交流分享培训收获,做到“一人培训,全组受益”。
  2.发挥学科建设和管理职能
  一是确立本校本学科的发展规划、愿景,开发本学科系列校本课程。学科教研组长要带领全组讨论制定本学科团队短期、中长期发展规划,并制定具体的工作计划。达成共识后,每个组员要签名确认,以示郑重承诺。最好能邀请上级教研员和学校主管领导参与,举行一个正式的仪式,让团队的规划深入每个组员的心里,从而保证全员主动参与,抱团发展。
  二是根据组员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做好分工。例如,按照年级学科、课题研究、学科社团等因素,组建学科教研组内的备课组、课题组、社团组,让组内的骨干教师做牵头人、负责人,力求每人都承担一定的责任,获得成长的平台,实现专业发展。此外,可以适时邀请专家、学者为学科教研组提供智力支持。   3.让组员在多元化学科教研活动中获得成长
  学科教研组成长的主要阵地在课堂,主要平台是常态化校本教研活动。所以,学科教研组长要努力提升常态化校本教研活动的实效性。除了做好上文所述的学习、培训交流活动外,还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抓好集体备课。备课是教师上好课的必要前提。抓好集体备课是帮助学科教研组成员减轻负担,提高课堂效益的重要策略。例如,同年级学生的环境类似、学情相近、教材统一,那么學科教研组成员可以通过分工,一人主备一个单元的课,之后全组研讨,形成一个相对成熟的通用教案。然后,各组员根据班情、学情进行二次备课,形成各自的教案,以提升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实现教师的减负增效。
  二是抓好公开教学研讨主题化、数据化管理。每学期的公开教学研讨(以下简称公开课)是学校教学管理的重要活动。要让公开课有效促进学科教研组成员成长,学科教研组长有必要引入“主题”和“数据”两大法宝。即:学科教研组长要预先列出每学期的教研尤其是公开课的适切主题,以便执教公开课的教师围绕相关主题充分备课;要拟定“观课指南”,配套观察量表,设计好观察指标;听课教师要围绕主题和观察指标,记录有效数据和学生的实际表现。集中研讨时,执教教师的说课、反思以及听课教师的评议均应围绕主题和目标进行,以数据和事实来说话。
  三是抓好学科生成资源的共建共享。在课堂教学中,经常会出现一些随机教学资源。学科教研组长要引导组员深度挖掘这些生成资源,放大生成效应,提炼教学经验。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在长期积累学科资源并适时加工提炼的基础上,可以开发出本学科的系列校本课程。而在资源共享的过程中,要注意培养教师的知识产权意识,保护组内教师原创内容的知识产权。
  四是抓好评价研究。学科教研组长要加强教学质量监控,做好教学质量分析,引领教师进行教学评价专题研究,以评促教,以评促改。例如,要组织教师研究学生答卷,从中分析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的实际状况,从而改进教学;要通过对教学质量的分析和研究,推断学科教研组各项工作目标的落实情况,检视学科教研组工作重心的准确性,研究改进课程教学质量评估方案,推进课程标准的落实。
  五是抓好大型教学研究活动的组织。学科教研组长不仅要将工作重心放在本校学科建设活动上,还要注意开阔视野,拓展教师专业发展空间,主动承担区县级乃至省市级以上立项课题的行动研究,组织区(县、片)级公开课,组织专家送教或讲座等大型教研活动,在更大更广的舞台上锻炼和发展全体学科教研组成员,实现团队卓越发展。
  六是抓好教学成果激励。学科教研组长要带领全组成员在常态化教研活动中精研深钻,增强成果意识,具体成果形式可以是教学叙事、管理案例、课堂实录、教学课例、课后反思、论文论著、校本教材等,也可以是指导学生发表的作品,在一学期或一学年结束后进行汇总。学科教研组长要积极向学校领导推荐优秀教学成果,由学校进行总结表彰。
  学科教研组长要带领好团队,不仅要有自我修炼之意识、识才之慧眼和用才之策略,还要善于争取上级领导的支持。善用人者,势必兴。学科教研组长要观察了解组内每个人的个性特长和兴趣爱好,促进优势互补,做好团结工作,使每个人各尽其才、各展其志,既发展个体的特色,更成就集体的卓越。
  (责任编辑   张慧籽)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28495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