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探索课程建设改革,优化课堂教学过程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陈燕凤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科学化、专业化、技术化、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传统中职数学落后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低效率模式受到冲击。因此,需要更新当前数学教育观念,适应信息技术发展和互联网时代教育理念对教材建设的要求,根据中职数学国家教学大纲,结合我校教学课时安排和学生个人实际以及不同专业对数学基础的要求,努力改革课程标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习题编排和评价方式,进一步提高本校课程的教学质量,实现课堂教学过程的最优化。在此谈谈探索课程建设改革的点滴体会。
  一、重构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体现生活与专业特色
  根据《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大纲》对教材内容结构的规定,与学校实际教学情况结合,努力体现中等职业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通过选择、改编、整合、补充和拓展等方式,对中职数学进行再整合再改造,力求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从打好基础入手,突出专业发展需求与职业教育特点,增强数学知识的实用性、适用性和灵活性。
  (一)注重与专业课程紧密联系
  教材改编遵循中职数学课内容“必需、够用”的原则,适当调整教材章节内容,根据学生特点,结合我校不同专业对数学的要求,各有侧重地选取不同的章节作为教学模块,突出数学课程和学生所学专业课程的紧密结合。具体方案为:
  财经类专业选用第一章集合、第二章不等式、第三章函数、第四章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这些知识模块,重在学习函数基础知识,培养数学的基本素养。如课时充足可选学数列和概率的相关内容。
  设计类专业选择第九章立体几何模块,重在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使学生熟悉空间图形的特征,能计算出空间图形面积及体积。本章内容较多,还可根据不同专业课时作出调整。
  模具等工科专业选择第五章三角函数,重在学习三角函数的知识,培养学生对图形中边、角关系的理解以及对三角函数知识的应用(特别是在测量与计算中的应用)。选学第九章立体几何模块。
  根据不同的专业选择合理的教学内容,突出针对性和实用性,使数学教学内容专业化,体现数学知识在专业中的应用。
  (二)注重数学知识的应用性
  注重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重视数学知识的应用,有意识地将现实中的数学素材渗透于教学中,打破传统数学仅仅是单纯算数的观念,使学生学习起来不会感到枯燥无味,而感到“有趣”“有用”。如造价、投资、利润等问题可以运用函数的最值知识求解;平均增长率问题可以转化为指数方程求解;利息、年金、利率等问题可以运用数列知识求解;测量距离、高度及与方向有关的问题可以用解三角形的方法解决,等等。
  将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贯穿在教材编写的始终,让学生接触实际生活问题,充分认识数学应用的广泛性和重要性,激发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热情和信心。
  二、注重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改革与创新
  改进教学方法与更新教学手段是实施课程建设改革的重要环节之一,因此,我们要在数学教育方式、方法及教学过程上进行改革,同时更新教学手段,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基本特征和特殊功能。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需要进行选择和组合应用,改革与创新教学方法,在正确处理现代教育技术与传统教学手段关系的基础上,充分合理而有效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建立、完善并利用好课程PPT和微课,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一)利用微课创设“情景”,改善认知环境
  数学教材的编写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简化了许多内容,只强调概念、定理、公式的结果,而忽略了原知识发现、探索的过程,导致学生不清楚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如何想到的,也不会运用。为了使学生更易掌握新知识,建立认知结构,以信息技术作为外在条件,利用微课提供具体生动的实际生活信息创设相应的情境,突出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了解问题的背景、来源,理解知识蕴含的数学思想,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使学生能领悟和运用这些思想方法去解决问题。
  例如,讲解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的概念时,通过微课视频播放生活中熟悉的场景,如小朋友坐翘翘板、汽车中转动的雨刮和汽车行程表中转动的表针等,以此引导学生发现结论:在平面内过一点的直线有无数条,它们的区别是倾斜程度。接着再利用微课视频展示几何画板的操作,通过观察分析讲解关键词语,启发学生得出倾斜角的概念和范围。然后又通过播放游戏愤怒的小鸟中与知识有联系的动画片和汽车上斜坡的图片,从实例出发使学生自然走向知识点,得出斜率的概念。
  在新知识的展开过程中,应遵循从实际到理论的原则,利用微课从具体事例或学生已有的知识入手,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弄清理论的发生、发展和形成过程,再归纳结论并加以应用,这样能使抽象的内容变得通俗易懂,使教学内容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二)利用现代化教学媒体突破重难点,提高教学效率
  中职数学课的难点主要是由常量到变量、由静态图形到动态图形、由平面图形到空间图形的过渡,需要现代信息技术提供各种动态形象信息辅助教学。其可以形象逼真地制作各类函数图像和几何图形的形成、变化过程,且易于调动图形,使学生能够很快抓住图像的变化特征、隐蔽条件和对几何图形的感知,能从本质上找出规律,有利于突破重难点,解决传统教学中教师难以讲清、学生难以听懂的内容。
  例如在讲授幂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时,传统的教学难以让学生弄明白函数图像的性质特征这一教学难点。而利用信息技术展示各类函数图像的变化情况,不仅使学生能看清同类函数内部之間图像的位置关系,而且从本质上分清不同类型函数变化规律,加深了感性认识,使学生能够很快抓住图像的变化特征,找出规律。
  通过信息技术,利用课件对图像进行动态演示,帮助学生剖析知识,易突破重点、难点,可深刻地揭示知识的本质特征,优化教学效果。
  三、注重校本同步练习册编写,体现分层教学的思想   根据中职教学大纲的要求,以统编教材为标准,按照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本着“有用、基本、能接受”的原则,以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方式,编写不同层次的A、B两组习题。A组题的特点是:与本节课的知识概念、定理、公式、法则紧密相联的基础知识,主要锻炼基础差的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模仿例题的习题,着重于基础知识的领悟和运用,容易解答,便于夯实基础。B组习题的特点是:能强化学生记忆,充实概念,突出基础知识、技能的训练,对已学的知识内涵进行拓展,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巩固和深化,对基础好的学生来说是一次发展能力、优化思维的机会。例如函数的概念的练习编写:
  A组
  1.y是x的函数,对应法则为f,记作:y=.
  2.函数y=f(x)中,自变量是,函数是,定义域是指,值域是指.
  3.填空:设f(x)=3x2-2x+5,那么
  f(3)=3( )2-2()+5=( );
  f(-12)=3( )2-2()+5=().
  4.已知f(x)=3x-2,求f(0),f(1),f(a).
  5.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
  (1)f(x)=3x+2;
  (2)f(x)=13x-4;
  (3)f(x)=5x-3.
  B组
  1.设f(x)=x-2x-1,求f(-2),f(0),f(a)(a≠-1).
  2..设f(x)=3x2-2,求f(2),f(a),f(2x).
  3.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
  (1)f(x)=x2-x ;
  (2)f(x)=12x-1+x+1;
  (3)f(x)=1-|x|;
  (4)f(x)=1x2-1.
  A组习题要求每位学生必须完成,B组习题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做。这也是“因材施教”教学原则的重要体现。
  四、创新过程教学评价体系,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方法
  传统的数学评价体系将考试成绩作为考查学生学习成败唯一标准,而忽视了学生的行为表现,与素质教育相悖。在课程建设过程中要寻找科学的评价标准、工具和手段,要更加体现出现代教育观。根据学生在知识、技能、能力、志趣和特长等方面存在的差异,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和方法,关注学生主动参与的过程,发挥评价的多重作用,为学生的主体发展提供空间。因而我们在创新中采用了过程教学评价法,注重教学的过程——教师教的过程以及学生学的过程,有力地促进了教师的教学热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部分实践性强的专业将中职数学设为考查课程,更加注重学习的过程,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原则上的评价公式是:
  (1)总评(100%)=期末考试(30%)+测验(20%)+作业(20%)+课堂表现(30%)(适用于考试课程)
  (2)总评(100%)=测验(30%)+作业(30%)+课堂表现(40%)(适用于考查课程)
  创新有效教学评价体系,根据中职学生不同的特点,通过多种方式、方法评价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程度,重视学生多方面素质的培养和能力的提高,才能重新扬起兴趣的风帆。
  深化课程建设改革,废除“灌输式”教学。结合中职教育实际,根据教学任务和学生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与组合相关的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增强教学内容实用性,拓寬学生知识面,为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专业问题和实际问题提供丰富的背景材料,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充分发挥数学本身的应用价值和教育功能,使课程建设得到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责任编辑朱守锂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28960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