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意义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曹丽娟

  【关键词】 校本课程;中学生对联入门;
  开发;意义
  【中图分类号】 G6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9)
   17—0042—01
   根据《甘肃省义务教育学校课程开发与实施指导意见(试行)》的要求,结合学校的办学理念及办学目标,从2014年开始,笔者在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开展了《中学生对联入门》校本课程研发的筹备工作。2014年4月申请到市级课题“走近对联 弘扬国粹”,2015年12月该课题结题。以此为契机,笔者开始了《中学生对联入门》校本教材的编写工作。在先后五年的时间内,对《中学生对联入门》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不断进行探索及反思。下面就这一校本教材为例,谈几点实践的意义。
   一、有利于落实学校的办学理念
   对联是文学中的“精品文学”,有人认为,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眼睛,对联则是城市的精神。经过调研发现,对联在当前各大城市中具有广泛的影响,春联、行业联、挽联、名胜古迹联等随处可见。很多学生对于这种在生活中比较喜闻乐见的文化现象也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为了更好地落实我校的办学理念,更有效地推进并实施我校的办学特色,学校领导决定开发实施《中学生对联入门》校本课程,由我编写教材并且承擔教学工作。我从事对联诗词创作10余年,创作诗词有600余首,对联创作有上万首。本人对楹联的酷爱更容易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知识的兴趣,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思维能力,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他们的文化生活,从而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二、有利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对联,雅称“楹联”,俗称“对子”。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是中华民族文艺百花园中的一朵雅俗共赏的奇葩。它是根据我国方块字——一字多义、一字多音的特点,吸取了古代诗歌、赋的对偶押韵、讲究平仄及各种修辞方法,又采用民间桃符的形式、传统书法的造型艺术等形成的一种独特的文化品种,它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对联与中国书法、民俗等诸多传统文化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2005年,国务院把楹联习俗列为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楹联习俗在华人乃至全球使用汉语的地区以及与汉语、汉字有文化渊源的民族中都有传承、流播。《中学生对联入门》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对于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开发与实施《中学生对联入门》校本课程,对学生普及对联知识,在指引他们认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吸收民族优秀文化的营养、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精神的同时,还可以通过他们将对联的基础知识辐射于社会,这样就可以有效地弘扬我国优秀的文化遗产。所以,学校开发与实施《中学生对联入门》校本课程也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
   三、有利于补充语文教材的不足
   在现行各种版本的基础教育语文教材及各类语文习题集、练习册中,虽然选编了一些名联、趣联,但是并没有编入系统的对联基础知识内容。对联作为一种集知识性、趣味性、文学性、思想性、艺术性于一身的独特艺术形式,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日益提高,在现实生活中的使用将会越来越广泛。但是,很多人都没有系统地学习过对联基础知识,即使在各级各类学校从事语文教学的老师,他们中的很多人在对联方面的基础知识也是很匮乏。因此,《中学生对联入门》校本课程是语文教材中对联基础知识的补充。此外,许多对联都巧妙地运用了拟人、比喻、设问、反问、双关、顶真等修辞方法,使语句递接顺畅、紧凑而生动。学习这些对联,不仅可以使学生学到许多修辞手法,还可以提高他们的语言表现能力。《中学生对联入门》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对培养学生灵活用词、简洁造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积累写作素材、丰富写作内容、提高写作水平也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可见,《中学生对联入门》校本课程也是语文教学的辅助教材。
   四、有利于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
   《中学生对联入门》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也给教师搭建了发挥专业才干的平台。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不断地研究学生,研究教材,有利于教师自身专业素养的发展与提升,有利于夯实教师自己的人文积淀、人文情怀与审美情趣,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最终实现“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的梦想。
  编辑:陈富祥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29521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