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用好新教材 把阅读教学落到实处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阅读教学一直是教学过程的难点之一。新教材的使用,对语文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尤其是在阅读方面,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扩大阅读视野,提升阅读理解水平,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文章以新教材的教学实践为例,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对如何用好新教材,把阅读教学落到实处,进行了详细的探讨和研究,旨在为全面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以适应新时期的教学任务。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新教材
  
  从事教学工作已经三十年了,使用过多种版本的语文教材,本学期刚刚教完的是全新的教育部统编本语文三年级上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经常感受到已有教学经验逐步积聚的力量,同时又真切感受到使用新教材给教师带来的新体验,最为重要的是,在与学生的教学互动中,教师进一步深刻感受到教学相长的快乐。
  在本学期结束的时候,回顾这一学期的教学经历,方方面面的体会是丰富而又多彩的。文章以新教材的教学实践为例,集中谈谈在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方面的几点做法和体会。
  一、 钻研新教材,踏出阅读教学新路径
  多年的教学经验使教师逐渐养成了一个习惯,新学期第一次备课,第一位的任务是通读教材,整体把握本学期全部教学内容,首先做到“全册在胸”,其次是研究清楚“每个单元编排的意图和各单元之间的内在联系”,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实现“一篇在握”。
  本学期使用的是部编本语文新教材,有些篇目是从未教过的新课文,有些篇目虽然是以前教过的,但是这些以前熟悉的课文放在了全新的单元编排当中,阅读导语是新的,课本的练习设计也是新的,由此形成了新的教学重点和新的教学要求。
  钻研和使用新教材是“听说读写”全方位的,在全学期深入备课和教学实践中,教师努力实施了以“读”为抓手拉动“听说写”的教学探索。
  教师结合所教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对于刚上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学会阅读是综合能力发展的关键期,适应这个关键期的有效措施是从实际出发,以点滴积累的方式,切实提高阅读能力。
  教师给自己确定了一个研究课题:在三年级的语文教学中,用好新教材,把阅读教学落到实处。
  回顾全学期的教学,跟随教材编写的新思路,领悟各单元的新要求,一路走来,每一篇课文教师都着力于能力培养,踏出了一条阅读教学的新路径。
  二、 指导学生阅读留痕,强化良好习惯
  阅读能力不是靠老师讲出来的,而是同学们在阅读实践中逐渐产生的,是在阅读实践的点滴积累中逐步形成的。多年的教学经验使教师确信: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是阅读能力提高的可靠保证。
  从一年级开始,教师就指导学生初步养成在课本上留下阅读痕迹的习惯,具体做法随着年级的变化,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进入三年级以后,在学生的阅读实践中,教师更加注重强化这种良好习惯。
  三年級伊始,教师指导学生阅读留痕的具体做法是:对于课本上没有注音注释而自己实际上不认识的字词,自己要在课文中动笔写上注音注释;对于课文后面集中列出的生字,要用生字组词2-3个,写在生字旁边;对于自己有问题的地方要加上大写的问号,解决问题之后,要在问号附近补写解决方式的词语提示,如“请教”“讨论”“查阅”等;对于课文中自己喜欢的语句,要加上自己惯用的符号,如小圆点、小圆圈、直线、波浪线等等。
  传统阅读经验中所说的“不动笔墨不读书”“提要钩玄”“符号标注”等就是这个意思。这是千百年来被实践证明了的宝贵经验,理应传承。
  阅读留痕是阅读过程中的细节留痕、思考留痕、问题留痕、成果留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主要目的在于知识和能力的点滴积累。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经常抽查学生的课本,主要查看学生在课本上留下的阅读痕迹,对于价值较高的,当堂给予表扬,由此展开互动交流,引起全班学生的关注。
  教师体会到这样做有五个功能:一是以表扬的方式强调了需要掌握的关键词语,焦点集中,这比教师全面讲授更具体、更有针对性,效果也更为明显;二是抓住学生阅读中自然生成的问题,触发性更强,更便于引起互动,丰富了师生之间的交流方式;三是有利于发现学生的阅读实况,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补充了教学内容;四是结合课堂教学的具体场景,增强了认知的生动性和趣味性;五是启发更多的学生学会提出问题,强化阅读留痕的习惯,稳步提高阅读能力。
  三、 深入探讨,理清问题与目标的关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这句话简明而又全面地阐释了阅读教学的实施要点。
  在阅读教学中,应重视三类问题:一是学生遇到的问题,二是课本设计的问题,三是教师提出的问题。
  教师认真探讨这三类问题并联系教学目标,产生了一些新的认识和体会。简述如下:
  学生提出的问题是鲜活的学情信息,是教师从实际出发开展教学的基本依据。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问题,每一个学生的实际问题都与教学目标有着密不可分的相关性,不可忽略,更不可无视。帮助学生解决各自需要的阅读问题,这是因材施教的应有之意。
  课本设计的问题是教科书的精华所在,是教材编者汇总了多种版本和诸多名师教学经验的结晶,具有目标指向性、认知普遍性、表述规范性、内容精要性等突出特征,在浅显的表述中蕴含深奥的认知规律,是必须予以重视并认真落实的。
  教师提出的问题是为解决上述两个问题服务的,凡是能用学生提出的问题和课本设计的问题代替的,教师就无需提出新的问题。教师所提的问题是辅助性的,主要作用在于启发引导,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在理解教材、把握学情的基础上发挥的,不宜过分发挥。
  基于上述认识,主导作用是把功夫下在这一点上: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归拢学生提出的问题,与课本设计的问题结合起来,减少问题数量,提高问题质量,突出教学目标的指向性和精要性。   通过研读和使用新教材,关于问题和目标的关系,教师有了新的领悟:问题可以转化为目标,目标也可以转化为问题。从表述语句上看,教学目标的呈现方式可以是陈述式的,可以是问题式的,也可以是问题式和陈述式相结合的。如第1课《大青树下的小学》,课本设计的第一个练习题:“在文中画出有新鲜感的词句和同学们交流。”这是陈述式的,目标指向是积累词句,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第4课《古诗三首》第二个练习题:“这三首诗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你是从哪些地方发现的?”这是问题式的,目标指向是抓住关键词句的意思,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第25课《掌声》第二个练习题:“读下面的句子,你体会到英子怎样的心情?你还从课文中的哪些地方体会到了英子心情的变化?画出来和同学们交流。”这是问题式和陈述式相结合的,目标指向是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关心作品中人物的情感,培养自主探究与合作能力。
  四、 从课内到课外,引导学生扩大阅读视野
  “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这句话揭示了阅读能力发展的必然途径。
  《语文课程标准》第二学段(3-4年级),对课外阅读提出的要求是:“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图书资料,乐于与同学交流。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
  用课内学习中阅读留痕的方法阅读课外书,是教师对学生的基本要求;依据新教材提出问题的方式,在课外阅读中提出自己的问题,是教师对学生的新要求;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是教师的长期要求。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课标》提出了一些类别:寓言、童话、故事、科普科幻作品、长篇文学名著。
  在课外阅读指导中,教师对学生和家长都强调“铺开阅读面”,看到有些孩子很容易在阅读上“偏食”,比如一個喜欢历史的孩子,他可能就只读历史方面的书,知识面非常窄,只有当知识面足够广的时候,孩子们才会知道,原来世界上还有这么多不一样的东西!
  根据观察,很多学生都有一个特点,无论是课内阅读还是课外阅读,他们仅仅能看到故事的部分情节,未能进一步去思考为什么。很多家长为此着急。阅读启蒙期,所有的学生都是这样的,随着孩子们阅读能力的提高,他们会学到更多学科的知识,并有意识地将他们读到的世界名著与这些知识有机结合,他们的思想境界就会截然不同,自然就会提出越来越深刻的问题。在现阶段,不能要求孩子读得多深,关键是喜欢阅读,不断扩大阅读量,重在积累,“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课外阅读与家庭教育密不可分。家庭的氛围才是一切的根基,有人说“最好的学区房是书房!”一家人经常坐在一起阅读,氛围特别好。在与家长的交流中,建议家长根据各自实际可能,尽量给孩子一个好的阅读环境,让他们慢慢和阅读发生感情,让阅读真正融入孩子。“把阅读汇入灵魂、融入生活的人,是没有阅读痕迹的”。
  读一本好书,就会在心里种下一颗蕴含希望的种子。读一个幽默的故事,心里就会种下风趣的种子;读一个忧伤的故事,心里就会种下善良的种子;读一个益智的故事,心里就会种下聪慧的种子……读书会给同学们带来潜移默化的改变,坚持阅读,慢慢地积累,会拥有更多的快乐、好奇、想象力……
  在教学实践中要一直着力于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实践表明,长期坚持,渐见成效。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部编版语文教科书三上[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3]李镇西.关于读书的漫想[J].班主任,2012(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29858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