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壮医针刺学”课程多元化考核方法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通过回顾与分析“壮医针刺学”课程的教学现状,结合壮医学专业对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思考,初步构建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课程多元化考核方法的方案,并对实施方案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学生对提高以岗位胜任力的认知情况。结果表明: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细化各方面的考核内容组成的多元化考核方案后,学生在临床技能、核心价值观、职业素养等综合能力均有提高。可见,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壮医针刺学”课程多元化考核方法能够提高教学质量,值得借鉴并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 壮医针刺学;岗位胜任力;多元化考核
  [基金项目] 2018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2018JGZ124);2018年度广西本科高校特色专业及实验实训教学基地(中心)     建设项目(壮医学专业)(桂教高教[2018]52号)
  [作者简介] 张洪瑞(1989—),男,广西人,广西中医药大学医师,医学硕士,主要从事壮医、中医针灸方向的研究;方 刚(1980—),男(瑶      族),医学博士,广西中医药大学教授(通信作者),主要从事民族医药、中药药理、免疫调控/微循环作用/炎症介导的基础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0)34-0288-03    [收稿日期] 2020-04-16
   “壮医针刺学”作为壮医学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教育部、卫计委提出以岗位胜任力作为新时期医学院校培养医学人才的核心目标[1],为培养独立完成壮医临床工作的高素质综合人才,进一步完善课程考核机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本研究拟对“壮医针刺学”课程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采取多元化的综合考核方法,增加人文素养考核内容,提高技能考核所占比重,降低理论知识分值,积极探索新的课程考核评价方案,以期提高教学质量。
  一、“壮医针刺学”课程多元化考核方法的必要性
  课程考核作为检验学习效果的方法,对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2]。现代医学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多元化的考核方法成为促进医学教学质量评价的重要依据。
  (一)传统的课程考核方法难以适应现代医学发展的要求
  研究发现,传统医学生培养模式存在层次单一、各层次间脱节等问题,不能满足培养综合性医学人才的要求[3]。“壮医针刺学”课程开设时间较晚,具有地域性及民族性的特点,仅对壮医学专业的学生开放,以往的教学经验多以教师为中心,存在学生积极性不高,缺乏学习动力和操作能力不足的特点[4]。作为临床学科的“壮医针刺学”,传统的考核方法使学生不能熟练掌握针刺操作方法,理论难与临床相结合,缺乏医患沟通技能训练,导致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无法胜任临床工作,不利于医学生的职业发展。
  (二)岗位胜任力是课程考核体系改革的发展趋势
  岗位胜任力作为新时期医学生人才的核心目标,是未来课程考核体系改革发展的趋势[5]。“壮医针刺学”作为临床学科,课程考核体系改革趋势应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除了掌握针刺基本知识外,还应加强针刺技能考核、医患沟通技能训练、模拟病例考核,综合考核学生分析能力,为培养合格的壮医人才做准备。
  (三)多元化考核方法是促进课程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传统的考核方法在“壮医针刺学”的教学中存在一定的弊端,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作为一门操作性与应用性较强的临床学科,以“形成性评价+操作考核+终结性考核”的多元化考核方法应贯穿教学的始终,从知识掌握、自主学习、技能操作、人文关怀、团队协作、科学研究等多方面提高医学生的综合能力,体现强理论、重技能、掌握临床、突出临床的特点,推动壮医学教学质量的发展。
  二、课程多元化考核方法的初步建立与实施
  结合“壮医针刺学”课程的教学现状以及课程本身的特点,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的,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建立多元化考核机制,以学生为主体,贯穿整个教学改革过程,为培养具有岗位胜任能力的壮医临床医师提供有利举措。
  (一)制定多元化课程考核方案
  围绕壮医学专业毕业生岗位胜任力的要求,我们在制定“壮医针刺学”多元化考核方案中始终贯穿到壮医针刺基础理论,壮医针刺操作技术,壮医针刺临床应用等各个教学环节。在课堂考核中,增加随机课堂考勤项目,培养学生按时到岗的职业素养。第一,在壮医针刺理论部分,进行课前提问,让学生提前通过互联网或者课本进行预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课堂中,对重点穴位有针对性地进行提问以及课堂随机测试,强化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课堂结束后,教师可留下一两个较深刻的问题让学生利用晚间一小时左右时间在班级学习群发表各自看法并进行讨论,老师也加入其中,学习委员将最终讨论结果以文字形式发送给老师,此项参与度纳入课程考核范围,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针刺基础理论中的某些课时,老师可让学生以组间为单位,进行课堂小讲課,派代表进行汇报。第二,针对针刺操作部分,以6~8个同学为一组,每组1名同学做模特,另1名同学操作,其余组的同学对该组同学的操作过程进行探究与思考,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老师布置任务,以小组为单位,课后录制壮医针刺操作视频比赛,经过反复练习,反复拍摄,针刺操作不断娴熟,创新能力也不断提高;实训课结束后,对学生逐一进行考核,并做好分数记录,使学生认真对待每一次操作练习。第三,针刺临床应用部分,在课程教学中加入病例分析部分,以PBL教学形式,进行启发式教学;当讲到某个疾病时,比如“胴尹”,让学生通过万方、维普、知网等文献数据库进行检索,查找壮医针刺与中医针刺在治疗“胴尹”时的异同,促进学生学术研究能力,拓展临床思路;在课程后期,教师组织学生深入社区或广场进行壮医针刺服务活动,既巩固所学的基础知识与针刺技能,又能让学生真正参与临床实践中,加强医患沟通能力与公共服务能力的培养。   (二)落实多元化考核评价
  1.课堂考勤:考勤以课堂中随机考勤为主,避免不必要的时间浪费。
  2.提问与测试:对重点穴位进行随机提问,考察对重点穴位的掌握与应用能力,以及重点知识采取网络题库测试,强调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
  3.学习群讨论:学生针对老师提出的思考题,进行资料查找,提出自己的观点,对别人提出的观点进行反驳或认同,并列出自己的依据,最后学习委员整理出讨论结果。
  4.课堂小讲课:针对部分教学内容,不同组别学生进行讨论,收集资料,归纳重点,制作课件,撰写讲稿,课堂授课等,老师根据不同组别的表现进行评分。
  5.操作视频比赛:采用分组合作形式,课后针法练习,视频制作,考查学生的针刺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6.针刺操作考核:针对学生的穴位定位、针刺操作手法进行考核,考察學生操作的规范和熟练程度。
  7.PBL教学:学生根据案例问题进行收集资料,讨论分析,以学生为主,老师指导为辅。
  8.文献检索:主要考查学生利用现代网络手段收集资料,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9.社会实践服务活动:带领学生深入社区等场所,让学生从书本走进临床,加强临床能力培养,同时强化学生的公共卫生服务意识。
  10.期末理论考核:采用闭卷笔试的方法考查学生对本课程综合知识的掌握能力。
  (三)学生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
  根据中国临床医师岗位胜任力模型,并结合“壮医针刺学”的课程特点,针对临床基本技能、医学人文素养、医患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持续学习能力、学术研究能力、公共服务能力等方面设计问卷调查,并在2017级壮医学专业“壮医针刺学”课程实施多元化考核结束后,对60名学生进行不记名问卷调查,初步评估课程多元化考核方法的效果,以便根据反馈结果进行课程考核方案调整。结果显示,经过课程多元化考核方法后,96.7%的学生认为临床基本能力有提高,只有极少部分学生认为没有变化;55%的学生认为医学人为素养有很大提高或较大提高;91.7%的学生认为医患沟通能力有提高;65%的学生认为团队协作能力有很大提高或较大提高;50%的学生认为持续学习能力有很大提高或较大提高;51.7%的学生认为学术研究能力有很大提高或较大提高,最后仅5%的学生认为公共服务能力没有得到提高。在问卷调查中,学生在临床基本技能、医患沟通、公共服务能力等方面提高最显著,也从侧面反映出课程考核方法中的操作视频比赛、社会实践服务活动等考核内容观念新颖,效果甚佳,值得借鉴。
  三、讨论
  综上所述,“壮医针刺学”课程多元化的考核方法使学生在临床技能、核心价值观、职业素养等方面均有提高,符合岗位胜任力的要求,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与素养,使壮医学专业的学生较为容易胜任今后的壮医临床工作。某些具有创新性的考核方法也可供相关课程借鉴,并进一步推广。但值得注意的是课程多元化考核方法同样要求教师具备岗位胜任力,能够驾驭课堂,形成导向性教学,同时制定较严格的教学计划,否则会因为时间不够用,或者组织不到位的情况使教学任务无法完成,达不到应有的教学质量。医学教育改革一直处在探索阶段,壮医教学改革较其他学科发展缓慢,我们只有逐步完善,扎实推进,才能找到适合本学科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李岩,巩晓芸.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59):277-278.
  [2]朱熙宁.高校专业课程考核现状及改革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80):255-257.
  [3]史亚飞,刘瑞凤,张彩霞,等.医教协同理念下毕业后医学教育内涵建设的思考[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6,36(3):330-332,366.
  [4]范小婷,林辰,张云,温海成.基于实践应用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壮医针刺学》课程的实践教学探索[J].大众科技,2016,18(5):136-137,157.
  [5]Mc William P,Botwinski C.Developing a Successful Nursing Objective Structured Clinical Examination[J]. Nurs Educ,2010,49(1):3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30571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