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工科人才培养学术标准构建依据与体系框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高校教育教学质量最主要的衡量维度包括学术标准和社会标准。目前对学术标准的研究,在高等教育新常态背景下的关注度仍不够。通过研究发现,专业人才培养学术标准的构建要以高等教育质量观、实践价值理论、高等教育标准化为理论依据,以学生为中心、完善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为价值取向,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工科人才培养学术标准构建框架。
  [关键词] 学术标准;质量标准;新工科
  [基金项目] 2018年度江西省教育厅教育科学规划项目“地方高校电子信息类新工科人才培养学术标准体系与评价机制研究” (18YB093);2017年度江西省教育厅教改项目“新工科背景下依托区域经济的多方协同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XJG-17-6-14)
  [作者简介] 邓文娟(1981—),女,江西高安人,东华理工大学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电子科学与技术系副教授,工学博士,主要从事电子      科学技术专业教学与管理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0)34-0078-03    [收稿日期] 2019-10-03
   一、引言
  我国高等教育正步入以规模增速放缓、注重内涵与提高质量为特征的新常态,回归教育本质、提高人才质量成为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新任务。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是高等教育质量管理与实践的重要基准,其中学术标准是人才培养质量体系重要维度,也是大学教学质量的直接反映。
  归纳来看,学术标准目前存在两个维度的内涵。一是指毕业标准或获得学位条件。学术标准作为学位制度的核心部分,是把控高等教育质量的关键要素[1],是毕业生因学术计划或学位而获得的知识、技能等,并由一定制度框架下制定的规则或规范所组成[2]。狭义的学士学位学术标准是指获得学士学位的本科毕业生在学术水平上应该达到的能力标准[3]。基于目的的切实性,高等教育人才质量培养标准包括了学术标准和职业标准等[4,5]。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局(QAA)将学术标准定义为学生完成某一课程或获得某项学术成就(如学位)所必须达到的最基础的学业水平,即入门标准[6]。二是指学术范畴的标准,即广义的学术标准。从施教者角度来看,欧洲传统观点认为建立真正的学术标准是提高学术成果质量的主要途径之一[7];从受教者角度来看,相较于大学教育质量的社会标准等非学术标准,学术标准是大学作为知识生产单位,担负着为社会提供精神产品的重任[8],是教育教学质量标准在大众化高等教育时代的多样性体现。
  本文认为学术标准是指对毕业生学术水平能力高低判断定下的标准,是高校实施人才培养活动的重要依据和准绳。本文所研究的学术标准是本科毕业生在学术水平上应该达到的能力标准。
  二、本科专业学位授予学术标准的内涵
  (一)理论范式
  1.高等教育质量观。高等教育不同发展阶段因视角不同形成了多种高等教育质量观,因此也出现了对教育质量标准的不同认识。潘懋元先生提出“多样的高等教育应有各自的培养目标和规格,从而也应当有多样化的教育质量标准。”[9]美国学者约翰·布伦南(John Brennan)将学术标准定义为在不同学科领域内由专业权威制定和控制的标准[ 10 ]。因此,从本源上看,学术标准是人才培养质量观的客观体现,是高等教育质量观目标适切的最低标准,而在新工科建设过程中重构学术标准体系,是高等教育质量管理的必然选择。
  2.高等教育标准化。高等教育标准化是高等教育的教育教学、行政管理等价值创造与交换过程中对有限标准的制定、实施及优化的过程,以促进教育教学过程及结果评价过程的程序化和规范化[ 11 ],从而获得最佳的教育教学秩序和社会效益。学术标准的制定与实施,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系统复杂工程,近期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为进一步建立健全高等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提供了新的指引,为高校再标准化专业人才培养标准,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提供了新的依据。
  (二)价值取向
  1.以学生为中心,回归本位。教育教学的核心是以“育人”为本,陈宝生部长曾强调要“把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果作为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的”转变,体现了坚持“回归初心、以本为本”的内在要求,推动了本科教育教学重回大学办学的核心基础地位。在构建人才培养学术标准过程中,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要充分突出主体性激发能动性,聚焦课程体系、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和毕业设计等关键环节,体现学生自我评价和对学校学习支持条件等方面的评价,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2.完善教学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改进。持续改进理念貫穿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全过程,其效果体现了学校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完整性与有效性[ 12 ]。培养目标的达成度评价与持续修订,毕业目标及课程体系的持续改进,这三个过程即是一个整体亦是独立过程,形成了教学质量管理与评价的校外循环。通过毕业要求所分解的指标点与课程体系的支撑关系,得到各指标点及毕业要求的达成度情况,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用于课程体系、毕业要求及指标点的持续改进工作,从而形成教学质量管理与评价的校内循环。
  三、新工科人才培养学术标准制定依据
  (一)政策依据
  1.我国新时代本科教育的核心要义。全国教育大会、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2018—2022年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成立会议等重要会议的召开,以及《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等文件的出台,突出强调了本科教育重要性。振兴本科教育工作,坚持“以本为本”,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是新时代对我国高等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2.我国对学士学位授予的原则性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第四条中规定授予学士学位的条件之一是“较好地掌握本门学科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第三条中指导性地给出了学士学位授予标准的基本原则,对毕业生课程学习和毕业论文(毕业设计或其他毕业实践环节)的成绩提出了定性要求。   3.我国高教改革与发展重大新战略。新工科建设是新经济新时代对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强烈要求[ 13 ],地方高校须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和行业发展的需要,在本校人才培养定位的基础上,充分凝练和发挥专业自身的人才培养特色,将学生的素质、能力培养与个性化发展有机融合,从“人”(学生)的个体发展、行业社会发展需求和工程教育本质属性等多维度去把握新工科人才培养目标。
  (二)实践依据
  1.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完善。陈宝生部长曾指出,“抓质量,就要抓责任、抓标准……质量是有标准的,没有标准就没有质量”[ 14 ]。在2012年颁布的《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中也明确指出,“高校根据实际制订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而《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出台,为各高校结合自身特点建立融合专业特点和学科发展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提供基准。
  2.外部评估标准遵循。“五位一体”的本科教学评估制度是促进高校步入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的可靠依据。以审核评估为代表的本科教学评估制度,为高校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与完善提供了外部专家诊断意见。专业认证是标准统一的合格性评价,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典型的专业认证标准,在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以及毕业生的知识、能力、素质体系界定上提出了更加具体的要求。
  四、新工科人才培养学术标准体系框架
  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开拓工科教育改革新路径,推动高校准确把握新工科建设与发展的目标与要求,从OBE理念出发,以工程教育认证毕业要求为依据,构建包括毕业要求、课程体系、达成度评价三个子要素的学术标准体系框架。
  (一)专业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
  高校培养目标的设定须符合学校定位,且适应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是对本专业毕业生毕业5年后职业发展能力的预期,需要重点明确:一是本校的人才培养定位与特色;二是本专业具备的校内外资源;三是区域经济发展对本专业的需求和期望;四是本专业毕业生的核心竞争力。
  在培养目标的基础上,制定本专业明确、可测度的毕业要求,以支撑培养目标的达成。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标准,专业的毕业要求应完全覆盖认证标准规定的12项基本内容,明确本专业的毕业生在专业基础理论、专业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就业创业能力等方面应达到的水平,并充分体现本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与特色。
  (二)课程体系
  建立实现毕业要求的课程体系是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对专业课程设置的基本要求,通常使用课程体系与毕业要求的关联矩阵来达到支撑作用。课程体系的整体构建要围绕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体现科学性、系统性和可行性,突出本专业特色。通过分解课程知识点,支撑人才培养目标并达成毕业要求,体现知识结构分布的科学性。突出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在实验实习、课程设计、创新创业技能训练和课外科技活动等实践性环节增加课时比重。
  (三)达成度评价
  达成度评价包括课程目标达成情况评价和毕业要求达成情况评价。通过课程、实验、实习及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各种公益活动、创新实践环节等过程评价,从品德素质、知识、工程、能力等多个方面对毕业生所达到的能力进行测度。再根据每门课程达成度评价结果,计算出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结果。
  五、结语
  科学制定校内专业人才培养学术标准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在当前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新常态的背景下,以动态、开放的模式探讨并构建人才培养学术标准体系,充分体现新工科人才培养新要求以及“产出导向”的教育理念,在广泛汲取国内外同行专家建议及优秀案例的同时,认真听取行业专家意见,科学做好毕业要求问卷调查与毕业生问卷调查,完善教学过程质量监控机制和毕业要求达成情况评价机制,从而不断完善专业人才质量标准,促进人才培养质量提升。
  参考文献
  [1]龚向和,张颂昀.论硕士、博士学位授予的学术标准[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9(3):56-64.
  [2]Dill D D,Beerkens M.Designing the Framework Conditions for Assuring Academic Standards:Lessons Learned about Professional,Market,and Government Regulation of Academic Quality[J].Higher Education,2013,65(3):341-357.
  [3]张婷.美国大学学士学位学术标准个案研究——以杨百翰大学为例[D].金华:浙江师范大学,2010.
  [4]陈玉强,朱斌.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体系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1(31):203-204.
  [5]Shippey T C.Standards and Quality in Higher Education[M].Cape Technikon Theses & Dissertations,1994.
  [6]唐波.法學专业标准研究:走向“卓越教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40-45.
  [7]李伯重.论学术与学术标准[J].社会科学论坛,2005(3):5-14.
  [8]杨桂华.大学教育质量的学术标准和社会标准[J].中国大学教学,2008(1):63.
  [9]潘懋元.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教育质量观[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0(1):9-11.
  [10][美]约翰·布伦南(John Brennan),特拉·沙赫(Tarla Shah).高等教育质量管理[M].陆爱华,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247.
  [11]闫智勇.标准化: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核心目标[J].大学:学术版,2014(6):22-26.
  [12]李志义.解析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持续改进理念[J].中国高等教育,2015,548(Z3):35-37.
  [13]刘吉臻,翟亚军,荀振芳.新工科和新工科建设的内涵解析——兼论行业特色型大学的新工科建设[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9(3):21-28.
  [14]田延辉,邓晖.对话教育部长陈宝生:培养什么样的人,办什么样的大学.[EB/OL].[2016-12-29].http://edu.people.com.cn/n1/2016/1229/c1053-28985766.html.[2019-10-2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30592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