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构建纵横德育体系 勾勒最美德育风景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中学阶段上承小学,下启大学,是大中小幼一体化德育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在北京市学校德育研究会的带领下,中学基地校进行了很多有益尝试和积极探索。下面,以北京市第十二中学为例,谈一谈学校在构建大中小幼一体化德育体系方面的探索。
  1.立德树人构绘同心圆
  构建德育同心圆,首先要找准圆心——立德树人,要让所有教师认同并积极实践,然后思考这些同心圆不同的“半径”包括哪些内容。新时代的德育内容是交织多元的,既有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又有着眼未来全球共同体的规范要求,更要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同时,科技高速发展带来的虚实并行的道德体验和信息渠道,都在呼唤着新时代德育体系的重建和再构。
  北京市第十二中学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基于“求真·崇善·唯美”的办学理念,结合校情、生情,构建了以人为本的“真善美同心圆”德育体系,培养能够与自我、自然、社会和谐向上生长的新时代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学校通过课程、实践活动、管理等途径,着力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想信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心理健康、生态文明五个方面进行协同育人。从礼仪与规范、理想与信念、体育与健康、自我与发展、艺术与审美、劳动与公益、科技与实践、传统与文化八个方面落实践行,构建出旨在培养大写的“人”的同心圆体系,并由此衍生出更多微观操作层面的同心圆,如“十礼教育同心圆”“仪式教育同心圆”等。
  2.生态德育着色同心圆
  在同心圆德育体系中,家校社三方立体式和德智体美劳融合式教育始终贯穿其中,纵横交错,共融共生,促进德育内生动力不断得到彰显。
  三方启德,横向协同。学校通过建立基于信任共振的家校社关系,形成起始对接、纵横衔接的共育闭环,串起了以人为本、以德为先、以道启心、以心启智、启志赋能的德育链,为校正当前重复叠加、粘连复制的家庭教育提供了新的解题思路,提高了德育的整体效能。家校社共育本着一个机构、两种模态、三方联动、四项举措、五个层面的工作思路,促进三方协同取得成效。
  三生育德,纵向衔接。学校育德实践以生活习惯(小学)、生存技能(初中)、生态智慧(高中)为支点和融点,进行螺旋递进式一体化培养。螺旋递进式纵向衔接与贯通,也体现了纵横育德的理念,单个育德项目纵深挖掘,让学生悟透,最后渗透到学生生活习惯、生存技能以及生命智慧。例如,项目纵深式培养,学校垃圾分类减量项目以生活垃圾分类为载体,培养学生良好的文明习惯、公共意识和公民意识,鼓励和引导青少年积极参与生活垃圾分类;学段螺旋式培养,学校劳动教育课程结合培养的支点和学段,积极开展校内和校外劳动,教育实践通过日常家务、手工制作、非遗传承、学工学农、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多种方式开展。
  三化润德,纵横融合。学校德育工作明确转时态、转语态、转状态、转心态的落实思路,构建新时代“三合三化”縱横融合、错落有致的教育生态“盆景”。“三合”为资源整合、学科融合、主体联合,“三化”为课程化、情境化、活动化。课程化。一是通过各学科德育渗透,实现全学科德育、全过程德育和全员德育;二是以课程方式进行系统化的设计和开展,通过一个完整的课程周期实现外显能力和内引情怀的双成长。情境化。德育在特定的情境下让学生浸染,潜滋暗长,能够有效防止社会反作用力对学校德育功效的稀释和瓦解,学校为此创设了“三模拟”“三聚场”系列情境课程。活动化。德育的润化需要理性地理解和接受,更需要情感的体验和心灵的感悟,这一内心丰盈的过程离不开丰富多彩的活动和生动活泼的载体,学校既有面向全体的礼节活动,也有面向特殊群体的个性化定制活动,如钱学森班特色活动。
  3.德育实践亮色同心圆
  德育实践本着“细、实、精、宽、新”五位一体的工作思路,构建了一个方向正确、内容完善、学段衔接、载体丰富、常态开展的德育工作体系。
  常态工作要“细”。常态工作虽然散且繁,但却是德育工作的基本细胞和元素,学校聚焦重点,衔接散点,把常规构成纳入到制度明细、内容详细、载体精细的“三细”德育格局。主题教育要“实”。主题教育活动体现主体实用、过程实在、效果实足的原则和思路,做到主题活动高站位、低落实,过程扎实,辐射面广,做好时间轴计划,力求效果突出。共育活动要“精”。家校社共育为时代之呼唤,学校以家校社共育咨询室为载体,以深入开展共育活动为学期重要任务,实现精臻设计、精心服务、精致品牌的“三精”目标。队伍建设要“宽”。德育队伍建设本着宽内容、宽途径、宽主体的“三宽”融合培训思路,开展“四个一”系列活动,采取“小事线上微通知,大事线下深讨论”的灵活落实方式。实践活动要“新”。实践活动为学校五大品牌之一,学校顺应时代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需要,开辟京外实践新途径,探索实践活动新方式。
  学校立足校情、国情,遵循教育规律,坚持开放办学,力求写好奋进之笔,担好时代重任,尽好塑魂之责。今后,我们将继续携手基地校,在学校德育研究会的带领下,一起共绘德育同心圆,共融教育新生态,为首都基础教育发展增添强劲的精神动力。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31440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