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校大学生体质健康调查与影响因素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大学生的身体健康关系到国家的未来,而我国青年之健康却不容乐观。本文主要通过生理检测与问卷调查对学生体质健康数据、身体机能变化、亚健康状态表现、个人生活习惯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调查研究分析,客观地评价了重庆科技学院学生身体素质健康综合情况。调查结果为我国高校健康教育提供实践支持和理论参考,为促进大学生形成良好生活习惯、提高身心素质贡献绵薄之力。
  关键词:亚健康;大学生;健康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08-0085-03
  教育部在《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文件中指出“体育锻炼是提高学生健康素质的有效途径”[1],由此可见国家对大学生体质健康的重视,而加强全国各高校体育教育事业,增强学生身体素质,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实现现代化教育、建设人力资源管理的现代化强国具有重要战略意义[1]。然而,我国大学生身体健康素质在近几十年来一直处于下降趋势。周扬[2]在对江苏某高校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研究后发现,学生的体质健康及格率较高,但优秀率较低,总体呈现下降趋势。李军[3]通过对六所高校大四学生的调查研究得出:有16项以上亚健康症状的学生人数为61.02%,呈现较为严重的亚健康性身体异常的学生人数为20.87%。可见大学生的亚健康状况问题较为突出,而大学生对自己的体质状况尤其是亚健康问题往往不够重视,这就使亚健康问题极易转化成疾病,给自身造成一系列不可逆转的结果[4]。
  为调查高校学生的体质健康数据,笔者在重庆科技学院进行了一次免费体质健康测量,对学生的BMI、血压、脉搏等生理指标进行了检测,并对学生的日常生活习惯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全面系统的调查方式了解大学生健康素质的真实情况,并根据反映出的问题进一步分析其内在影响因素,从而促使大学生形成良好生活习惯、提高身心素质,为我国高校健康教育提供实践支持和理论参考价值。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此次研究调查对象是从重庆科技学院虎溪校区随机抽取不同性别、年级和专业的学生,共计193人。
  (二)研究方法
  首先通过文献资料查阅[5]对此次的调查进行初步设计和预判。在实际调查阶段采用测量法与问卷调查法相结合,在医生的指导下对学生的生理指标(如血压、脉搏、血氧等)进行安全、规范的检测,同时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学生体质变化情况和生活习惯进行调查统计。然后对数据和问卷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得出初步结论。同时走访本校相关体育老师、与学生接触较多的教职工等,了解大学生总体体质情况,总结分析出导致大学生体质变化的原因。最后多次向专业教师和专家征求指导意见,对初步结论进行适当的修改完善。
  二、调查研究结果
  (一)基本生理指标分析
  首先对参与学生的身高体重进行了测量。在193份总样本中,有效BMI数据样本127份,其中正常人数占71.9%;有36人BMI不正常,占总样本的28.1%,其中偏胖和偏瘦人数分别占总体样本的18.1%(男生10.2%,女生7.9%)和10%(男生3%,女生7%)。随后,通过测量与分析血压(185份)、脉搏(181份)、血氧(193份)等人体基本健康指标数据可以发现:血压正常的人数占总样本数的96.8%,不正常的人数占3.2%,其中偏高和偏低的学生人数又分别为2.1%(均为男生)和1.1%(均为女生);对脉搏、血氧的分析也同样可以发现,不正常的人数分别占总样本的9.6%(男生4.6%,女生5.0%)和3.6%(男生2.6%,女生1.0%)。考虑到是随机调查,体育课、饮食、情绪、仪器误差等因素都会引起生理波动,其中脉搏最容易受到影响。综合以上信息分析得出,我校大学生的生理指标属正常范围之内。对不正常数据进一步分析发现,BMI、血压等偏高的多为男生,而偏低的多为女生,可能与男生的不规律作息、缺乏运动以及女生的不科学减肥方式有关。
  (二)部分生理机能和生活习惯分析
  同时,笔者对大学生的部分生理机能和生活习惯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如下。
  首先选取长跑代表运动能力。发现该校有5.5%的学生长跑成绩不达标,而南京理工大学等高校学生长跑的合格率超过95%[6],因此该校学生运动能力还略有差距。其次我们对视力、睡眠、身体酸痛等生理机能进行了调查。视力方面近视人数占68.94%(眼镜度数>100度)。睡眠状况较差的人数占11.8%,甚至有部分同学出现“晚上睡不着,早上起不来”的窘状。以上比例对于青少年而言相对偏高。对“站久后酸痛感”统计后发现,有4.6%的学生在长时间站立后身体会出现激烈酸痛感,进一步说明有部分同学身体的某些部位可能存在健康问题。在生活习惯中,锻炼时间无疑是最关键的一项,调查发现有37.2%的人每次锻炼时间小于20分钟。由于锻炼少于20分钟很难达到效果,这部分学生的体质发展可能会受到影响。与锻炼时间相反,每天在游戏上花费超过2小时的学生占了20.6%,比例偏高。而与大一刚入校时相比,16.9%的人体重增加。将锻炼时间、游戏时间和体重增加三者相比,说明有部分同学长期沉溺于游戏,缺乏锻炼,导致体重增加。再与视力、睡眠、身体酸痛的情况对比不难发现,身体机能方面出现的问题可能由玩游戏、手机以及缺乏锻炼导致,不良生活习惯可能对大学生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
  (三)亚健康及身体机能变化分析
  由于近年来亚健康问题越来越突出,为了进一步了解大学生的亚健康情况,本次调查特别从进入大学以来身体机能的变化和典型亚健康表现两方面进行了分析。首先从长跑成绩、视力、睡眠和颈、肩、腰等部位酸痛这四方面进行了数据统计。其中视力变差排在首位,占调查人数的55.9%;其次是身体酸痛加重和睡眠质量下降,分别为38.1%和36.4%;另有30.1%的学生长跑成绩变慢。由前一项调查结果可知,这些不良身体反应都与学生进入大学后长期使用手机[7]、电脑等电子产品以及熬夜、打游戏等不健康生活习惯息息相关。与身体机能变化情况类似,学生的亚健康表现也不理想。在易疲劳、活力减退(精力不充沛、思想涣散、头晕、眼睛疲劳等)、反应能力减退和适应能力减退四个选项中,活力减退的学生人数為首位,占调查人数的56.4%;其次是易疲劳,为40.3%;出现反应能力减退和适应能力减退现象的学生分别为25.1%和20.2%;没有以上症状的学生仅有24.2%。即该校中四分之三的学生具有某些亚健康表现,特别是精力不充沛、注意力无法集中、头晕头痛、眼睛疲劳等不良反应在亚健康表现中尤为突出。可见,在大学生这个庞大的群体当中,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数占比较高,必须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以及学生和家长的高度重视[8]。   以上结果显示,虽然常见生理指标基本正常,但在校大学生总体健康状况令人堪忧,不良生活习惯和亚健康状态普遍存在,且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明显。这也再次表明大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亚健康问题日益突出,值得高校及各界教育工作者深思。
  三、影响健康的因素分析
  笔者进一步走访了教职员工、专业教师和专家,对本次调查所反映出的问题背后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归纳出以下四个主要影响因素。
  (一)健康素养
  健康素养是衡量大学生健康的重要标准。段文凝[9]对昆明市部分高校大学生进行健康素养调查后发现,具备健康素养的学生占比仅为23.0%,而不具备健康素养的学生,其身体健康状况也较易受影响。可见高校除了加强学生的体质锻炼外,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健康素养,增强学生理解并运用健康知识提高自身健康的能力。
  (二)体育锻炼
  体育锻炼是提高身体素质的必要途径,对学生身体健康状况影响巨大,但随着年龄增长、作业增多和娱乐增加,大多数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频率和强度下降。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丰富多彩的物质和社交充斥并占据了学生本应进行体育锻炼的时间[10];而物质水平的提高使青少年的意志力下降,难以坚持体育锻炼。久而久之,体育锻炼逐渐被电子产品和网络游戏所取代,从而导致学生身体素质逐渐下降。同时,学校体育课“缩水”也是制约学生体质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体育课降低难度,老师上课敷衍了事,对大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难以起到促进作用。
  (三)不良生活方式
  个人生活规律的正常与否是影响大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因素。刘增东[11]对大学生生活习惯进行分析后发现,经常吃垃圾食品、上网、熬夜等的学生逐渐增多,在2014年分别占到总人数的89%、95%和70%。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学生自制力、意志力都有大幅度下降,导致生活习惯变差,这也是学生身体素质下降的重要原因。另一突出现象是,许多学生平时不努力,期末应付考试临时抱佛脚,或者是交作业的前一天晚上通宵写作业。这些现象导致学生身体透支等不良状况发生,原因即是不能合理安排作息时间。
  (四)学业压力
  学业压力也是导致大学生体质下降的重要因素之一。在中国社会中,各个方面都更加重视学生的学业成绩,而忽略了对学生身体素质的考察。在家庭中,为了让子女出人头地,更多的家长只重视孩子专业课的学习和表现,而忽视了对孩子身体素质的培养,导致很多学生没有从小养成锻炼的意识和习惯,健康素养不高,在成长中容易出现健康问题。在学校中,各种在线教学等新型教育形式的使用和对学生自主学习等综合能力的培养在无形中也增加了学生的电脑使用时间和学业压力。同时,就业压力让很多学生必须在课程之外去学习更多的行业知识和技能来提升自己,并承受更大的心理压力[12]。以上种种学业压力,不仅占用了学生锻炼的时间,更对学生的心理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具体表现为睡眠不好、精力不足、视力变差等现象,从而导致了亚健康状态的产生。
  四、结语
  通过对在校大学生的健康数据调查、统计、分析可以看出,目前高校学生亚健康问题较为严重,进入大学之后,普遍在视力、体育锻炼和睡眠状况等方面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加之不良的生活方式,导致大学生的健康问题特别是亚健康问题日益严峻。高校应对这一现象引起重视,及时对大学生的健康状况进行管理和干预,广泛宣传正确的健康理念与健康技能,让更多人从大学开始形成良好的健康素养和身体素质,从而为提高全社会的身体健康素质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国家体育总局.《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办法[J].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2007,(Z2):5-5.
  [2]周杨.江苏科技大学张家港校区大学生体质健康现状调查与研究[J].亚太教育,2016,(36):262-264.
  [3]李军.大学生亚健康状态的相关因素分析及转化干预对策[J].闽江学院学报,2004,25(2):118-121.
  [4]楊巳望.大学生亚健康状态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5.
  [5]王爽.北京市重点高校学生亚健康状态成因及体育干预的思考[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12.
  [6]王欣.800米和1000米测试场地应有明确的标准[J].体育教学,2009,(12):55-55.
  [7]梁维科.青年手机游戏成瘾的原因与负面影响分析[J].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1,(5):26-29.
  [8]陈国元,刘卫东,杨磊,等.教师“亚健康”现状及预防对策的研究[J].职业卫生与病伤,2000,(2):101-102.
  [9]段文凝.昆明市大学生健康素养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D].昆明:云南大学,2015.
  [10]刘波.高校新生亚健康状态及其与体育锻炼关系的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7.
  [11]刘增东.1985年-2014年吉林省大学生身体素质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5.
  [12]孙云,任平社.大学生亚健康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西安社会科学,2009,(3):172-17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33436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