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对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李钇霖

  摘 要: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和发展,人们在注重培养大学生文化知识和综合能力提升的同时,也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产生了关注。近年来,大学生心理问题引发的负面新闻和报道逐渐增多,引发的社会反响也更加强烈,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引导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是我们亟待解决的话题。因此,本文将以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为主题展开详细的分析和论述,以求为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学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职高专院校; 心理健康; 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20)10-116-002
   高职高专院校是我国培育专业人才的机构,高质高专院校的学习是学生今后面向社会的关键阶段,对大学生今后的就业和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高职高专的教学质量更加需要把控。现如今,高职高专院校普遍注重学生的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对于学生的思想和心理不够重视,加之高职高专的学习生活较为自由轻松,学习任务不重,但是学生面对开放的环境和就业的压力较大;同时学生面对社会多方面诱惑较多、影响较大,教师对于学生状态的关注也不够,对于大学生思想心理都容易产生一些不良的影响,引发各种各样程度不同的心理问题。
  一、高职高专院校学生普遍心理健康问题
  (一)學生适应能力差,心理素质低
   部分学生由于独生子女的原因,一直在家中备受关注和宠爱,家长们大事小情亲力亲为,教师对于学生的学习生活也一直关心监管,使得学生对于很多事情没有一个较好的认知,处理事情的各方面能力也不足,适应能力较差,心理素质较低。
  (二)社会不良诱惑多,心智不成熟
   对于刚刚步入校园的学生来说,对于一切都感到新鲜和好奇,毕竟大学的学习生活与之前相比有着截然不同的一面,学习任务不重,时间安排较为松散,有更多的自学时间,同时,大学的管理上也不是很严格,学生接触外界的机会较大,由于学生实际生活经验较少,心智还不够成熟,加上来自学校、社会、网络媒体的各方面诱惑和不良影响,很容易导致学生产生不好的心理变化。
  (三)学校家庭不重视,心理压力大
   学生步入大学后,来自家庭的关注和管束就逐渐减少,很多家长认为学生上了大学一切尘埃落定,终于可以松一口气,加之学校一般离家较远,家长就会放松对学生的关注和教育,对于学生的心理变化也很难发现问题;学校多数放任大学生自主学习生活,虽然有配置辅导教师,但由于大学自由的管理模式,对于学生心理的关注也较少;部分即将毕业的学生面对就业的压力,不懂得疏导和释放,导致学生产生一定的心理问题。
  二、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一)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升心理素质
   改善当今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首先要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高职高专院校普遍注重对学生文化课程和专业素养的培养,忽视了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因此,增设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选择专业的心理教师进行定期授课,要求教师也要不断提升自身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平,不断进行心理健康的学习和培训,运用科学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对学生进行专业的教育和引导,及时发现和排解学生心理产生的不良问题,纠正学生不良的思想观念,通过专业的心理健康课程和训练,提升学生心理素质,提高学生心理健康。
   学校在增设心理健康课程的基础上,还要将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使学生能够身心健康成长,提高学生心理承受能力,使其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拥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通过对学生价值干预,让学生坚定政治思想立场,避免出现“数典忘祖”现象。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小组讨论、心理案例典型分析等相关方法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培养学生心理自我调节能力,借助思想政治教育途径,提高学生心理认知意识,这样才能实现思想教育与政治教育教学目标有机结合。
  (二)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实践,提高综合能力
   改善当今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要多多组织学生开展一些课余生活实践活动,给学生的课余生活增添乐趣的同时,用积极向上丰富多彩的活动引导学生心理健康。例如:可以组织一些爱好特长的社团,游泳、朗诵、歌唱、乐器、舞蹈、篮球、武术等等,鼓励学生积极踊跃参与,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合理利用学校的大平台,进行爱好特长的培养和提升;还可以创设学生会、学生公益组织、学校间的比赛竞赛,让学生积极地参与与交流,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提升学生各方面的特长和能力,增长学生的见识,锻炼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为人处世能力,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
   学校除了要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到日常教学计划当中,设置相关的选修课课程,让学生掌握各种心理训练活动以外,还要丰富校园文化。校园文化作为学校隐性教育课程内容,同样影响着学生心里品质,甚至关系着全校师生的心理健康。学校应以心理健康为着手点,营造良好的校园精神环境。在学校现显著位置挂设励志性标语或建筑雕像等相关内容,丰富学生精神世界,避免学生在校期间养成不良嗜好,防止学生沉迷网络游戏,禁止校园内部发生校园暴力,通过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提高学生自身综合能力。
  (三)合理进行学生心理疏导,提升重视程度
   改善当今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学校、家庭、社会要共同努力,加强对于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教育和重视,及时发现学生发生的心理变化,对学生进行合理的疏导,教会学生进行科学的心理压力释放。学校可以设置专门的心理疏导部门,安排专业的心理老师或者心理医生,让学生在产生心理问题和困惑时有解决的地方;家庭也要加强对于学生的关心,注意学生心理变化,引导学生积极地和家长进行沟通,在学生产生心理健康问题时,家长不要埋怨和辱骂,要有耐心科学地引导学生进行引导,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困惑;社会上也要不断加强积极正能量的教育,抵制负面的不良的思想和信息,全面引导学生向着健康阳光积极地方向发展。    心理健康是保证生理健康的重要条件,同时也是大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前提,要想尽快适应社会,最重要的就是要提高心理素质和适应能力。学生只有树立心理健康意识,才能拥有积极向上乐观的良好心态。心理健康必须拥有健康的思想认知态度、价值观念,掌握心理学知识、心理健康知识,树立心理健康意识,并将其运用到日常学习生活当中,帮助身边的朋友、亲属等,解决相关心理问题,使其拥有良好的心态面对生活。另外,学校还要帮助学生掌握心理健康方面的常识,明确各种心理疾病的表现、程度、标准等,以便学生可以通过自查或专业性咨询等,及时发现自身不良心理产生的因素,正确看待自身心理问题,学会用心理专业知识建立科学心理防卫机制。同时引导学生学会运用自我心理调适的方法,消除负性情緒的心理困惑,适应复杂的社会生活的变化,以一颗平常心面对自己、集体和社会。从而把“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的外在教育要求内化为大学生追求健康心理的自觉行动。
  (四)加强心理健康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队伍建设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学校应根据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学历工作岗位等相关方面进行优化组合,建立一支专业性较强的心理健康教育队伍。依照本校实际情况设立教师队伍管理制度,完善老师资格评审、晋升制度,将教师各项考核内容与工资绩效挂钩,加强教师自我完善的积极性,鼓励教师利用空闲时间进行心理学相关方面的知识。另外,学校要聘请专业心理学专家,定期组织心理健康教师学习培训,丰富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方法,使其掌握当前最新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提高教师自身专业素养。学校还要建立心理健康科研团体,围绕本校学生实际情况以及学生中经常出现的心理问题予以研究讨论,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预防措施,保证心理健康教师队伍的专业性。
   成长不仅仅是生长,身体健康也不等于身体强壮,健康不仅是身体没有疾病,而且心理也要没有疾病,只有身心健康、体魄健全,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健康。心理健康是学生成长的基础,是学生成才的保证,是学生成功的法宝,是学生一生享用不尽的财富。高职高专院校是给国家输送人才的教育机构,应在注重培养学生文化知识和技能的同时,重视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增设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打造专业的心理健康教师队伍,通过专业的心理健康教学和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引导和教育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切实做好心理教育工作,从而促进学生成为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杨建兰.对高职高专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思考[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4(03):274-275
  [2]李琪.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途径与对策[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5(02)
  [3]成锐航.对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与思考[J]现代企业教育,2011(24):79-8
  [4]方海峰.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初探[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11(0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34115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