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汝果欲学诗 工夫在诗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盛超楠

  摘 要:观察是学生积累语文素材的重要方式,对学生而言是一种重要的学习能力,是教师在语文教学中需要重点关注和培养学生形成的。善于观察的学生懂得发现生活中的美,更能用优美的文笔记录观察所得。教师如何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从“语文课”到“语文生活”,教会学生在生活中观察,引导学生将观察所得记录下来,是值得我们研究的。
  关键词:观察;观察方法;生活;习作
  观,指看、听等感知行为,察即分析思考,即观察不只是视觉过程,是以视觉为主,融合其他感受的综合感知,观察中还有着积极的思维活动,因此观察是知觉的一种高级形式。在语文学习中,观察对学生而言是相当重要且必不可少的。无论是对文章的理解还是作文的撰写,观察都是学生语文学习的基石。
  一、 善于观察
  观察是采撷和积累语文材料的重要手段,观察是有方法的,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掌握。观察要多角度,观察要有顺序,观察要细心连续,观察时要展开联想、想象,促使学生养成爱观察、勤思考的好习惯。以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课本《爬山虎的脚》为例,作者叶圣陶的观察是细致、连续的,作者的表达是准确、生动的。四年级学生知道怎样初步观察事物,但缺乏系统的观察的方法,有一定的直觉思维基础,感悟力较强,能把握事物基本特点,但缺乏完整性,认识事物不全面。以《爬山虎的脚》为例,在阅读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进行理解文本,引导学生在了解什么叫作细致、连续的观察事物。
  (一)多角度观察,抓住典型事物的特点
  《爬山虎的脚》第三自然段中有较多作者描写爬山虎脚的关键语句,值得学生细细品读。作者从不同的角度描写了爬山虎脚。学生认真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重点语句,并分享交流:
  今年,我注意了,原来爬山虎是有脚的。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这些细丝很像蜗牛的触角。
  学生对“叶柄”“茎”等概念不清,我在课上用绿色的笔画叶柄与茎,边画边解释叶柄和茎的概念,让学生对“叶柄”“茎”有基本的认识。我在黑板上用绿色的粉笔画出叶柄和茎,学生再根据文章内容画爬山虎脚。课上,同学们并不能一下子就画对茎的位置,很多同学将“茎”画在了茎的同侧。学生只有抓住文中“反面”一次,才能正确画对爬山虎脚的位置,从而进一步体会到爬山虎脚位置相当隐蔽,不仔细看发现不了。我出示脚和蜗牛触角的图片,学生感受爬山虎脚形状弯曲,在反复朗读中体会语言生动。
  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这些细丝很像蜗牛的触角。
  课堂上学生伸出手,全班一起数一数细丝,体会数量精确,语言准确。
  細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色。这就是爬山虎的脚。
  课堂上我提出嫩红色与红色有何区别,学生思考分辨,认为嫩红色是新鲜的、浅浅的、淡淡的红。我再用换词法,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用词准确,观察仔细,最后出示红色和嫩红色图片对比,学生仔细观察再次比较不同,从视觉角度直观感受颜色嫩红。
  最后,学生根据板书总结,作者就是从位置、数量、形状、颜色这四个角度来写爬山虎的脚的,体会作者观察细致,描写生动。由此我总结观察方法,看一看、数一数,并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的观察方法,如:闻一闻、听一听、摸一摸。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谈谈自己在生活中用这些观察方法会怎么观察。
  (二)观察要有顺序
  在指导学生观察的时候,教师要指导他们如何有顺序地观察,可以由上到下,由远到近,由点到面地进行观察,有助于学生的思维变得有条理。
  (三)观察要细心、连续
  课文第四小节描写了爬山虎脚怎么爬的,课堂上,学生默读课文,用波浪线画出爬山虎爬的过程,并圈出动词。学生圈画出爬山虎爬时的动词,“触”“巴”“拉”“紧贴”“爬”,学生读爬山虎爬的过程,试着一边说一边用手演一演。从连续的动作中学生体会出作者观察的细致、连续,并思考动词是否能调换顺序,从而体会到作者语言的准确。从细丝的变化,由“原先是直的”到“现在弯曲”了,也可以看出作者观察的连续细致。
  我在教学中总结:观察只有细心认真,才能看到生活中的细节,看到常人无法看到的细微之处,用心观察才能有所收获。观察只有连续,才能看到事物的变化发展。
  (四)观察时要展开联想、想象
  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这些细丝很像蜗牛的触角。如果你仔细看那些细小的脚,你会想起图画上蛟龙的爪子。
  学生通过看图片来了理解文字,发现细丝和触角、蛟龙的爪子的共同点,感受作者的想象力,感受语言的生动有趣。观察时要展开联想、想象,这是学生思维活跃的标志之一,有助于学生发展抽象思维。
  二、 从“语文课”引向“语文生活”
  艺术来源生活,优秀的文学作品带领学生再次感受生活中难以发现的寻常之美。学生的个人经验主要来源个人的生活实际,教师应当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其对于生活的认识作为逻辑出发点,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观察,在观察中加强感受。语文的学习不是只局限在对学生学科能力的培养和卷面分数的呈现,更是在语文教学中不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从“语文课”引向“语文生活”,让学生拥有一双善于观察、善于发现美德眼睛。“语文素养”在教学的实践中不仅仅停留在语文课上,“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通过课上的引导,学生在课下进行大量的自主阅读,学会观察并感受生活,接受熏陶,最后表达自我。因此,语文学习的观察能力更应该在绚丽多姿的“语文生活”里培养,让学生回到生活中去,这才是语文学习的真正目标。
  部编版语文课本重视单元整体语用教学,在联系整合中,以单元核心语用价值为中心进行教学,使单元教学功能发挥更大的价值。通过阅读教学,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让学生认识到观察的重要性。而在学生观察后,引导学生把观察到的内容以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提高学生学习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部编版四下第三单元的语文素养就围绕“观察”,引导学生体会文章准确生动的表达,习作部分提倡学生进行连续观察,学写观察日记。在学生学会在生活中观察后,我主张学生种植物,如大蒜、红豆等易养殖的植物,在栽种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细致、连续的观察,完成本单元的习作练习。   学生作文节选:
  大蒜宝宝成长记
  邻居家种的大蒜郁郁葱葱,回到家,我突发奇想,决定自己也种些大蒜观察。
  妈妈给了我一坨大蒜,我一瓣一瓣拨开,精心挑选了白白胖胖的蒜瓣,把裹在它们身上的外衣脱去,白嫩白嫩的大蒜活像一个个胖娃娃,可爱极了。我找了一个盘子,往盘子里倒上清水,蒜宝宝们一个个东倒西歪,刚刚扶住一个另一个“啪”的一声躺在水中,个个使出浑身的调皮劲儿。妈妈看到了,给我找来一个小玻璃碗,让我把蒜瓣一个一个地贴着碗边慢慢地摆好,果真它们马上成了乖宝宝。我把它们小心翼翼地端到阳台上,又给它们冲了个“澡”。我对它们说:“大蒜宝宝们,你们可要快点儿长大,不要让我失望哦!”
  一梦初醒,我早上起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去看我的大蒜宝宝们。我拿着碗,上看看下看看,仔细地观察一下。我发现:经过一夜的生长,一大半的蒜宝宝都长了约5毫米的胡须,有几粒蒜瓣的顶端,竟然露出了一点浅绿色的小芽,用尺量一量,已有2厘米长啦!嫩嫩的芽,长长的须,形成世界上美妙的一角。
  岁月流逝,转眼间已过了五宿。这一天放学到家,我丢下书包,就飞奔到阳台,看看蒜宝宝们会给我什么惊喜。
  眼前的情景让我不禁叹为观止。太神奇了,蒜宝宝们才汲取了六天的能量,就已经骄傲得像个威武的士兵一样挺立着,直冲天空,好奇地探索着这个美妙的世界。出人头地的佼佼者已经长到了9厘米啦!咦?怎么还有一个懒宝宝藏在中间?2毫米的嫩芽,1毫米的胡须,可是标准的落后分子哩!我把它移了移位置,希望它能享受到最充足的阳光,开始猛长起来!
  这些蒜宝宝们的须根都牢牢地立在碗里,縱横交错,像“百岁老人”般坐在那里静静思考。一阵微风吹拂而来,“百岁老人”好像被春风吹得晃动身躯,不住地频频点头。
  在我的精心培育下,大蒜宝宝快乐成长着,绿油油的蒜苗是给我最好的回报。忽然发现我也和“蒜宝宝”们一样,在爸爸妈妈的精心照顾和老师们的谆谆教诲下茁壮成长着,我也要用优异的成绩来回报大家对我的关爱。
  我引导学生用一周的时间观察种植的植物,并用表格的形式记录下时间、植物的变化(长度、颜色、大小、气味等)以及自己的感受,每隔几天等植物发生明显的阶段性变化后进行真实而严谨的记录。一周切身的连续观察让同学们的文章真实、自然。以大蒜为例,蒜的种植成功概率大,成长速度快,成长变化明显,很多同学将大蒜作为首选观察对象。一周内,大蒜的根须从5毫米长到2厘米,嫩芽从2毫米长到9厘米,学生用尺精确测量大蒜根须和嫩芽的长度变化;浅绿色的小芽长成绿油油的蒜苗,学生用心观察,发现大蒜颜色的变化;像小鸡从蛋壳里伸出来的小嘴,骄傲得像个威武的士兵一样挺立着,“百岁老人”静静思考,学生在连续的观察中发现大蒜的变化,在观察中发挥想象,用丰富的想象使文章更有趣味。
  学生学以致用,把在课堂中学会的观察方法运用到生活中去,细致、连续地观察生活中的事物,并用生动准确的语言记录下来,形成一篇篇佳作。
  提倡从“语文课”到“语文生活”,主张学生在生活中观察,这不只是为了解决“语文”的问题,而是期盼越来越多的青少年能在义务教学阶段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出使之受益的生活方式,指向的其实是教育的根本任务——“立人”,这就是部编版教材“语文素养”概念的重要内涵。部编版语文课本在生活中发现美、观察美、记录美,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呈螺旋式上升,最终达成能活学活用之目的。
  参考文献:
  [1]李俊.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J].学周刊,2019(20).
  [2]居小丽.小学语文生成性阅读的实施[J].华夏教师,2019(30).
  作者简介:
  盛超楠,江苏省常州市,常州市觅渡教育集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34285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