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打破“知道的幻觉”,实现“真正的学习”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曾改霞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经常会询问学生的学习情况,比如课后问学生是否掌握了课堂教学内容,听到最多的回答就是“学会了”;考试后询问学生的成绩,听到最多的是“还行吧”。可是批改作业错题满篇,成绩公布后倒数几名。特别是毕业班的部分学生对复习不以为然,认为自己都会,但每次考练后那些自认为会的考点总丢分。
  近日,笔者阅读了《认知心理学的哲学思考》一书,书中分析了认知神经科学家 Frank·Keil提出的“解释性深度错觉”,利物浦大学心理学家 Lawson称之为“知道的幻觉”。具体来说,就是我们的大脑在进行认知活动时,会把认知对象粗略地划分为两部分:知道的和不熟悉的,大脑认为这些知道的事物已经“了解”了,就不会把注意力分配给它们,而是把绝大部分注意力放在陌生事情上。心理学家为了验证这个认知,做了一个简单的实验,询问大家拉链是什么,并要求大家不看实物,画出拉链的每个部件和工作原理,越详细越好。这个问题应该说不难解答,但大家的答案却让人大跌眼镜,大多数人对拉链可能会有一个大体的印象,当需要准确、全面地画图时,就会惊讶地发现自己对拉链其实知之甚少,凭借模糊的印象并不能把拉链还原出来。这个实验说明,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容易高估自己,认为自己知道的东西很多,但实际上并没有真正掌握和内化这些信息。同时,也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学生的学习效果可能被教师高估了,这就不难解释文章开头的问题了。学生在课堂上听懂了就认为自己学会了,考试时写满卷子就认为自己的学习还行吧,其实这些只不过都是“知道的幻觉”。所谓学会了,其实就是在教师的帮助下听懂了而已,自己并没有真正掌握和熟练运用;所谓还行吧,实际上就是用一个模糊的高标准词语掩饰自己真实的低水平学习状态。
  例如,课堂上教师讲授“生产力”的概念时,从内涵到构成,再到发展过程,学生都学习了,也记住了,可是习题中出现“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时,学生却不知所措,乱说一通,这说明学生只是知道了而非掌握了。又如,讲授一个哲学原理,学生学过很多遍自认为懂了,但考试时想要明确地写出来,才发现自己的论述逻辑混乱,要点不全,甚至出现了知识性的错误,其实这些都是“知道的幻觉”在作祟。
  很多时候,学生自以为学会了,实际上并没有掌握,更不会运用,也不能将学习内容真正内化为自己的学习能力。那么,如何打破“知道的幻觉”实现真正的学习呢?
  一、摈弃“知道的幻觉”
  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是的,课堂上听过了,学过了,课后一定要问问自己掌握了没有。如果没有掌握,那就老老实实地钻研,踏踏实实地巩固,争取全面掌握;如果只是一味地安于学会了,虚幻地觉得自己还行吧,就可能落入“知道的幻觉”,错题满篇,成绩不好也就在所难免了。特别是在互联网发展迅速的今天,师生获取信息的方式更为方便,学习阅读趋于浅显,学生更要丢掉幻觉,正确地评估自己的认知水平。
  二、克服虚荣心
  教师讲得再好,也是教师的认知;资料编得再好,也是编辑的心血。学生要真正动起来,正视自己的不足和缺点,学会归納和整理,才能把自己的认知真正融入学习中,以此提升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要将自己的想法付诸行动,而不是满足一知半解,浪费时间。这些说起来简单、容易,但做起来却比较难,学生只有克服虚荣心,有正视担当的勇气和坚持不懈的恒心,养成良好的认知习惯,才能学到知识,获得能力,成为真正的“学霸”。
  三、内化能力
  子曰:“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在孔子看来,学生只有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才能把感性的知识内化为理性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堂上学习了某个知识点,只能说明你拥有了这个信息,储备了这个内容,但如果不经常复习、强化,就有可能出现“猴子掰玉米”的结果。同时,如果不反复练习,知识就有可能还是知识,并没有内化为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自己还是原来的自己,能力并没有任何改变,更有甚者可能连课堂上学的知识也遗忘了。
  四、提升“再认”能力
  “再认”是指识记过的事物再次呈现在面前时,仍旧能够确认和辨认出来的过程。我们的知识体系就是一个个小网络的整合,每个网络都由一个个节点组成,你不可能记住每个节点的详情(回忆),但你必须知道这个网络下面有哪些节点,这个节点可能连接向哪个网络(再认)。孔子曰:“温故而知新。”只有不断复习掌握现有知识,通过“再认”拓宽未知领域,才能抓住这些关键节点,这才是真正有效的学习。否则,缺少了“再认”的支撑,你只会原地踏步,这就是所谓的“假努力”学习。
  作者单位   陕西省宝鸡市烽火中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35360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