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方法浅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胡卓娟

  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论诗人,名家辈出,灿若星辰;论诗作,名篇纷呈,争奇斗丽。其中无数的优秀篇章,至今仍脍炙人口,具有广泛而永恒的艺术魅力,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这些优秀诗词以其完美的艺术表现形式和丰富的思想内涵成为独具审美价值的中华文化的DNA。然而诗歌发展到今天,似乎失去了它的地位,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常常存在学生不爱学诗、老师不喜讲诗的现象,这正是我们一线教师所面临的困境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目前,初中语文课本的相关教学参考中,对古诗词教学的要求仍停留在背诵、默写、简析、做题的状态,鲜有古诗词教学策略的具体指导,加之有些教师在教学时按部就班,就导致了学生对古诗词学习不喜欢、不重视、不投入。那么,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古诗词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引领他们走进古诗词鉴赏的大门呢?教学中,我尝试从以下几点做起,颇有成效。
  一、 吟咏记诵,走进诗歌
  古诗词教学中,诵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首先,教师范读,读准字音、分清句读、明确节奏、以声传情;其次,采用学生个别读、分组读、齐读等方式,使学生之间互相学习、互助督促、以读带悟。吟诵诗词,抑扬顿挫、声律和谐、韵味无穷,可以领略古典诗词的声韵之美,或杳渺低回,或缠绵悱恻,所谓“一简之内,音韵尽殊;两句之中,轻重悉异”。正如《文心雕龙》所言:“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间,卷舒风云之色。”可见吟咏记诵之于古典诗词的学习必不可少。
  “平长仄短,依字行腔”,吟诵必须依据汉字的声、韵、调具体处理。教学中,可采用重音、拖音、轻声和抑扬顿挫等方法,使声音传达出对诗意的理解,引导学生进入诗中情境,促进学生对诗意的理解和感悟。这些朗读的技巧还可以结合配乐、语调、音量、表情、手势、身形等。如孟浩然《春晓》诵读时,首先需吐字清晰、句读明确。“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其次需语气抑扬、速度合宜。前两句,晨起观物,春意盎然、花香鸟语,诵读时应声音柔和、语调舒缓、音量适中。后两句,想昨夜风雨,落红无数,惋惜之情油然而生,重音“落”,“知多少”音量逐次减轻,速度缓慢,表达出惜春之情。
  学习时教师要有意识地通过诵读背记、吟咏诗词,使学生养成良好语感、熟悉诗词音律、理解诗词内容、体会诗词意境、领悟作者情愫,进而达到对古诗词的全方位品析。
  二、揣摩词语,理解内容
  古诗词大多篇幅短小、形象丰富、内涵深远、意蕴悠长,常借助精练的语言来表达丰富的思想情感,还要符合押韵的要求,因此古诗词的语言特征之一是词性的改变。而这一点对于学生来说,正是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因此,需要教师适时地加以引导和点拨。如王安石在《泊船瓜洲》中写道:“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其中的“绿”,原是形容词“翠绿”,在句中构成了使动用法,意为“使……变绿”,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用语新奇,富于联想,仿佛春江碧透、柳绿花红、蜂蝶翩跹、莺啼鸟鸣,“绿”形色兼备地写出春到江南万物萌绿的情境。其次,内涵丰富的词语也值得我们去品析玩味。如杜甫《望岳》“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中,“鐘”本意是聚集,在这里运用了拟人化的写法,赋予天地万物以人的情态,大自然独独钟爱泰山,把神奇和秀丽都给予了泰山;“割”字也锤炼得极好,言泰山似一把硕大无朋的刀,将时空隔离,山南有太阳的一面为阳,山北看不见太阳的一面为阴,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且虚实相生、明暗交替、画面感极强。这里诗人使静止的泰山充满了雄浑的力量,而那种“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作风格,也在此得到显现。
  教学中,我们将古诗词常见的语言现象进行筛选、归类、整理,同时运用类比、对比、联想、想象等方法来加深学生对常见语言现象的理解把握。通过对古诗词语言的揣摩,帮助学生突破学习中的难点、疑点问题,进而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内容。
  三、品味意象,融入意境
  意象是意与象的结合,客观物象进入诗人眼帘,一经诗人描摹便带上了主观色彩,继而成为意象,即诗人用来寄托思想感情的人、物、景、事等。因此,意象是带有诗人主观情感的客观景象,所谓 “以我观物,物皆着我之色彩”。在古诗词中,有许多意象具有相对稳定的感情色彩,诗人们往往用它们表现相似或相通的感情。如,明月即思念。李白在《静夜思》中写道:“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夜深人静,月色皎洁,映入帘内,翘首望月,迷离恍惚间,将清冷月光误作铺地浓霜,此情此景,怎不让人联想到羁旅他乡的孤寂凄凉,那家乡的父老兄弟、亲朋好友,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那逝去的年华与往事……无不在思念之中。“月”便成了“思念”的代名词,表达对故乡、对亲人不变的情愫,也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遣情达意的典型意象,成为中华民族一个不可或缺的精神符号。又如,柳(留)即不舍。由于“柳”“留”谐音,古诗中常用来寄托依依不舍之情。可上溯至诗经《采薇》中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杨柳依依”既是写景记事,更是抒情感怀,寄托缠绵的、深邃的、飘忽的留恋情思,更展现出征人归途中的追忆唱叹。教学时,首先要让学生了解并积累古诗词中具有特定寓意的意象,理解其内涵,并根据意象,丰富想象,融入意境。
  四、品析手法,探究内涵
  古诗词常用比喻、夸张、对偶、借代等修辞手法,借以小见大、借古讽今、虚实相生、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表现手法来增强诗词的感染力。教学时,可结合课本中所涉及的名家名作进行举例分析。如,杜牧《赤壁》中“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用“二乔”的命运代指东吴的命运,以小见大,深刻警策。这首咏史诗,借古讽今,表达了诗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又如,杜甫《春望》中“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抵万金”运用夸张的修辞,突出强调家书的珍贵,表达了对妻子儿女的强烈思念。通过具体的例句分析,学生会形成粗浅的概念,如能再配合适应性练习,由浅入深,循之以道,佐之以法,可以加深学生的理解,帮助学生体察诗歌所蕴含的深意,理解诗人所寄予的情感。   五、知人论世,感悟情愫
  对于古典诗词的学习,初期不妨囫囵吞枣地诵读,但真正领悟体会其中三昧,却须“知人论世”,方能探幽发微,真正领略诗词真谛。诗词不仅受作者思想感情的制约,还要受到时代背景的影响。不同时代、不同阅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作者在其诗歌中会呈现不同的情怀。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者是也。如,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中有“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临别依依,千头万绪,无言沉默,唯有举杯祝愿,表达了诗人对将要去荒凉之地的友人深深的依恋和牵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有“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诗人一改送别诗黯然泪落的感伤情怀,格调高昂,气象壮阔,气势雄浑,歌出豪迈之音。
  即使同一诗人面对相同情形,诗作也常呈现出迥异的情感。如,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有“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诗人翘首凝望,托意江水,心随舟动,融情于景,依恋之情滚滚不尽;而在《送友人》中有“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送君千里,终须一别,山岭青翠,溪水清澈,落日火红,浮云洁白,相互映衬,色彩斑斓,诗作节奏明快,感情真挚热诚,豁达乐观,毫无缠绵悱恻的哀伤。
  因此,教学中,引导学生在课前搜集资料时,要注意作者的年龄、生平、性格、家庭、朋友、仕途等相关资料,力求全方位地深入了解作者。这些“人”与“世”的背景介绍可以帮助学生感诗人之所感,思诗人之所思,让学生理解“言为心声”的同时,又让学生理解“知人论世”对诗歌欣赏的重要性。通过知其人、论其诗,才能实现与诗人倾心交流,才能理解作者在诗歌中的情感倾诉,才能对作品做出客观的评价。
  六、创设情境,激发联想
  对于诗歌学习,课堂上我常常通过创设特定的氛围帮助学生进入情境,調动学生的联想想象,让他们身临其境、设身处地去理解、去体会、去感悟,将诗歌赏析带入更深层次。教学中我常常借助多媒体课件这一辅助教学手段,将教学内容直观呈现,图文并茂、声色兼备、生动逼真地营造教学情境,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加深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教学时,依据诗歌内容的需要及学生学习的疑难点,有针对性地制作课件,用以解决问题,引发思考。
  如,《蒹葭》课堂导入时,多媒体课件播放视频,江岸蒹葭苍茫、风过摇曳,江面雾气弥漫、竹筏缓缓,一长发女子背向顺流而下,埙乐在此时响起,有些许苍凉,有些许清冷,亦有些许期盼,此时学生已随着音乐不自觉地读到“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可见创设情境对于诗歌学习有着重要作用。又如,李白《峨眉山月歌》中“四句入名者五”,分别是峨眉山、平羌江、清溪、渝州、三峡,抽象的文字无法呈现地点的转换、行程的变化,诗人虽用语精妙、空灵入微、富于蕴藉,但学生却无法从文字中体会到。课堂上运用动画制作一幅船行动态图,学生便一目了然,诗境就这样渐次展开,山月与人万里相随,不着痕迹却妙入化工,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便展现在眼前,使学生能够在联想的基础上深切地感受到广阔空间与较长时间的统一与变化,加深对诗中情境的体悟。
  总之,行之有效的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可以使学生在感受美、体验美、鉴赏美、领悟美的过程中,积累优秀诗词,汲取诗词精髓,培养审美情趣,提高语文素养,提升文化品位。让我们一起赏析古典诗词,感悟汉语魅力,热爱中华文化!
  作者单位  西安市第九十九中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35361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