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小学语文课堂创新能力的措施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刘延红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我国中小学课堂教学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和提高。与此同时,教师更要充分考虑当前教育技术优化对学生智慧的启迪起到了推进作用,学生能否真正意识到创新与探索能力的重要性。在当前的教学培养过程中,创新已经成为学生必备的核心素养之一,同时创新也是保证小学语文课堂质量提高的关键因素。文章首先对小学语文课堂教育技术进行了分析,进而探讨了如何更好地优化课堂创新能力。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小学语文;创新;智慧
  一、 引言
  在信息化迅速发展的今天,传统的教学方式已不能满足教育发展的需求,我们需要更多的借助教育技术来优化小学语文课堂创新能力。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使得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促使教育人员对此研究愈发深入,翻转课堂、班级公众号、微视频教学等各式各样的新型教学模式应运而生。但是随着实际调查分析发现,在教学模式中仍然会存在教师教学不当、学生对所学内容接受程度较差等相应的问题。基于此,在有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小学语文课堂内容时,教育部门和教师也要更加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现状分析
  现代教育技术所涉及的范围相对来说是比较宽泛的。本篇文章较为侧重现代信息技术层面,例如合理运用多媒体、计算机网络等手段来实现对小学语文课程的设计、开发与应用等多个方面产生的影响。根据当前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现状来看,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特征:一是通过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小学语文课堂的整体氛围得到有效改善,学生越发成为课堂的主导者,积极参与课堂互动,教学气氛变得更加轻松愉悦。传统的教学方式主要体现在老师教和学生学这两个方面,但在现代教育技术的推动之下,教学方式克服了以往的单一性,教学课堂逐渐融入更多的教学手法,使得学生在课堂之中更加轻松自在,语文课堂中注入了更多的新鲜活力,教学气氛得以不断改进;二是在现代教育技术运用过程中,务必要正确考虑学习资源是否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学生是否真正能够在课堂学习中获得成长和进步,学生自身具有的优势是否真正得到了开发和引导,学生创新能力是否能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提高,是值得深刻探究的关键问题。在活跃的课堂氛围背后,相关工作人员也要及时思考应用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为学生的智慧成长是否真正起到了帮助作用,根据教师和学生所站的两个截然不同的角度去换位思考,小学语文教师要切实做好引导作用,站在学生的角度去帮助学生分析课文的内容,要让学生真正听得懂,学得会。每个学生对于语言的理解和判断能力都是各不相同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及时注意学生的课堂反应能力,及时关心学生对于课文的理解程度,创新手段是否能够被真正有效吸收。
  三、 在智慧互动过程中培养学生在课堂中的创新能力
  (一)平等的师生观
  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其思维和学习能力都正处于迅速发展之中,在这一成长过程中,学生已经具备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并且拥有较多的创新生长点。但许多教师以及家长并未意识到这一方面,总觉得学生年龄还较小,因此这方面的培养经常容易被忽视。基于此,教育工作者们务必要树立正确平等的师生观,在小学生成长道路上给予足够的支持和创新成长机会。举例来说,小学语文教师可以为学生在词语解释、字词书写规范等方面做好基本的信息准备,但是要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并掌握词语的正确释义以及如何应用等信息,教师可以在其中充当引导作用,给学生留有一定的发挥空间。比如在学习“健”这一生字时,课本上经常出现的词语是“健康”,那么这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想一想这个字可以组成的其他词语,并且引导学生联想一下“健”这个字的同音字都有哪些,分别又是如何组词的,教师可以在黑板上写出两个相近的字,来帮助学生从字形结构和字词解释中更好地区分这两个字,这样一来不仅可以使学生同时积累很多词汇,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联想能力,同时又避免了学生出现用词错误的现象。
  (二)多样的交流互动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手势动作、面部表情以及眼神的互动和语言相比也是同样重要的。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多加注意与学生之间多样的交流互动方式,这样不仅能够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通过互动还能增加师生之间的亲密关系,让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更加轻松愉悦地接收知识点,为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打下一定的基础。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较为关键的一点是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思想情感,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适时地加以引导,让学生的耳朵、眼睛、脑子、嘴巴和手都能够全面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互动中来,使其能够获得全身心的良好体验,进而自如地推进语文教学活动。
  (三)通过兴趣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实践的检验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对于自己有兴趣的科目和事情总是会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并且乐此不疲。在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中,通常是集声音和图像为一体的,更加全面地满足了学生的听觉和视觉,具有较强的综合性。現代教育技术是动静结合、具有直观性的,多角度多方位地刺激着学生的感觉器官,致使他们对语文课程产生一定的好奇心,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现代教育技术中使用的课件具有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特点,具有生动形象的特点,富有极强的感染力,更加容易刺激学生的求知欲望,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得课堂气氛活跃而轻松,学生也更加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创新点。这一种教学方式的应用,使得学生在听课过程中更便于理解课本内容,同时也创造了让他们独立探索求知的教学情境,配合一定的视频教学可以使学生更加清晰直观地感知到文中的内容,了解文中任务内容的心理情感变化,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将这种技术全面的应用到农村小学课堂中,也同样起到了丰富课堂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作用,课本内容通过多媒体技术的展现,使得学生具有了一定的事物感知能力,可以快速了解掌握语文课程内容。当面对一些较为复杂的生字词时,通过课件可以让小学生体验到眼观耳闻目睹的真实感,为学生加深课文印象起到重要的基础作用,同时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感受到了更多不同的乐趣,了解了更多不同类型的知识。   (四)充分利用网络优势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在当今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传统的教学手段——任课教师的教学经验和课本知识内容已不再是课程讲解的重点信息资源。现代教育技术所应用的信息已经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资源中需要的声音、图片、色彩等内容整合到了一起。对比以前,寻找教学资源本身就是一件难事,过程较为烦琐,并且对于农村地区的小学来说,各方面的条件都有所限制,对于语文课程中所涉及的内容没有办法直观触及到,只能通过教师口头讲解的方式来传授,这对于一些学生来说存在一定的了解难度。但现在只需要合理运用网络就可以轻而易举地找到想要的教学资源,教师通过一定的筛选把能够用到的音频图片和文字有效整合到一起,再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使其充分应用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之中,从而使得老师教学得心应手,学生学习轻松自在,全面提升课堂教学质量。这些能够合理利用的教学资源俨然成为优化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条件,为课堂教学营造了愉悦友善的学习环境。与此同时,充分认识并应用现代教育教学的网络特性能够为学生之间的团结协作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可以有效帮助小学生提高知识认知能力,为有效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增添动力。
  (五)突破教学难点 鼓励学生敢于创新
  在农村地区的小学语文教育中要更加充分地认识到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要更好地突破教学难点,多角度鼓励学生敢于创新。在突破重点难点的教学过程中,现代教育技术会使相关内容更加具体形象化,使问题由繁到简,便于学生理解掌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他们的求知欲望,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 结语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更加善于捕捉到学生的灵感瞬间,注重学生的主观感受,在课堂之中积极引导学生思考,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创新机会。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课堂教学体系,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全面推动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王岳丽.关于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农村小学语文课堂创新能力研究[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19(18):725.
  [2]刘娜.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9(8):83.
  [3]吴惠萍.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小学语文课堂创新能力初探[J].考试周刊,2020(80):37-38.
  [4]曾玉翠.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农村小学语文课堂创新能力初探[J].文渊:小学版,2019(6):323.
  [5]曹飞.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的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语文教学的益处以及应注意的问题[J].小学生作文辅导:读写双赢,2019(4):98,96.
  [6]孙洪波.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小学语文课堂创新能力初探[J].中国新通信,2020,22(1):158.
  [7]谢海燕.现代信息技术与乡村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整合的研究[J].魅力中国,2019(49):72.
  [8]譚艳明.基于信息技术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优化策略的研究[J].读与写,2019,16(36):88.
  [9]李艳冰.信息教育技术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之浅见[J].考试周刊,2019(54):54.
  [10]胡玉芳.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之语言运用能力[J].文渊:中学版,2019(8):104.
  [11]杨康宁.运用互联网优势优化小学语文教学的对策研究[J].青年时代,2019(21):260-261.
  作者简介:
  刘延红,小学二级教师,甘肃省白银市,东湾镇教育管理中心砂梁小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39564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