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幼儿园食育课程的构建策略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陈丹萍

摘要:幼儿园构建食育课程的重要价值不仅在于其培养幼儿健康饮食习惯,也在于这是引导幼儿端正饮食观念的重要手段。不过个别幼儿园的具体实践中却存在重视程度有限,系统性、规范化不足的缺陷,同时家庭养育错误形成的干扰也是幼儿园构建食育课程过程中时常遭遇的负面影响之一。新时期幼儿园构建食育课程当坚持趣味化、实践性原则,既要充分听取专业意见与建议,以联动机制提升专业水平,也要强化家庭教育与引导,实现幼儿园食育全面覆盖,还要强化监督考核,保持弹性优化,重视信息反馈。

关键词:幼儿园;食育课程;构建

食育是饮食教育的简称,也就是通过日常饮食活动开展教育,或在饮食过程中融入教育活动的行为。与饮食相关的教育古已有之。比如“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等。这些都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形成的教育传统,并且经过了漫长的时间检验,至今仍然发挥着育人育才的积极作用。尤其是在学龄前阶段,针对学龄前儿童的食育早已融入了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包括家长、幼师及周边成人在内,结合饮食过程对幼儿进行教育引导已是习以为常的潜移默化行为。因此,新时期幼儿园构建食育课程不仅是幼儿教育实现科学化与现代化的重要组成,而且正在成为加强学龄前德育教育、深化素质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

一、 幼儿园食育课程构建的重要意义

(一)培养幼儿健康饮食习惯

民以食为天。饮食活动是维持人类生命的基础性活动,中国更是极其重视饮食的文明大国。不过时代飞速变化和物质财富快速积累却在迅速改变许多国人的饮食习惯。暴饮暴食、无规律饮食、挑食、高糖高盐高热量都是富起来的中国人越来越常见的不健康饮食状态。而众多成人无所节制的饮食也正在给下一代形成极为不良的潜在影响。时下学龄前儿童中“小胖墩”“豆芽菜”的数量快速增加。不良饮食习惯正在成为制约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重大负面因素之一。

因此,在幼儿园教育中构建相对专业的食育课程正是为了培养幼儿健康的饮食习惯。学龄前儿童的日常生活普遍具有“两点一线”的特点,除了家庭生活外,幼儿园就是幼儿生活与学习的重要场所。在幼儿园中构建食育课程、开展系统性的饮食教育显然有助于幼儿得到更加规范的引导,这对幼儿形成更加健康的饮食行為模式至关重要。

(二)引导幼儿端正饮食观念

时下就读幼儿园的学龄前儿童大多家庭环境优良,不仅不愁吃喝,而且时常有形形色色的零食满足口腹之欲。这也导致不少幼儿缺乏珍惜粮食的思想意识,更有个别幼儿已经习惯了浪费粮食、随意丢弃食物的不良行为模式。显然,新生代幼儿迫切需要得到系统性引导以树立更加科学、理性的饮食观念和行为。

因此,幼儿园构建食育课程、开展饮食教育恰逢其时。当家庭教育中缺乏正确饮食行为引导时,幼儿园可以成为弥补这一缺失和不足的抓手。幼儿园食育课程构建如同一张织得更密的网络,有利于引导幼儿纠正错误观念,认识到食物的宝贵,逐步端正饮食观念,逐渐树立起节约粮食、适度饮食、坚持光盘的科学饮食观。

二、 幼儿园食育课程构建的常见问题

(一)重视程度有限,系统性、规范化不足

学龄前儿童日常生活中除了游戏、玩耍,最重要的活动就是饮食。幼儿园传统教育模式中,饮食教育早已贯穿了幼儿衣食住行的每个环节。比如饭前洗手、不洒饭粒、吃饭时不喧哗不乱跑等。不过这些传统的饮食教育往往分散在日常教学活动的每个方面,存在较为局部、零碎的特点,因此需要通过构建食育课程以强化其系统性和规范性。

然而并非所有幼儿园都对构建食育课程足够关注。个别幼儿园依然对食育课程构建存在重视程度有限,系统性、规范化不足的问题。这些幼儿园满足于传统课程设置模式,习惯于凭经验办事,对食育课程的系统性和规范化认识不到位。加之个别幼儿园中缺乏相对专业的食育幼师师资,难以满足构建食育课程的基本要求。这也是部分幼儿园在食育课程构建时有形无实、有心无力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家庭养育错误形成不良干扰

物质生活条件良好是当前国内大多数家庭的现状。加之不少家庭仍然只生育一个子女,因而父母与祖父母将全部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养育这唯一的孩子上。长辈的悉心呵护虽然面面俱到,然而其中仍然不乏似是而非的愚昧和错误。

尤其是在祖父母照护孙子女的状态下,老一代人习以为常的思想观念其实违背科学精神,对学龄前儿童饮食习惯和健康意识的养成产生了背道而驰的负面影响。比如“多吃是福”。部分祖父母唯恐孙子女营养不良,认为只有频繁进食、无节制地增加进食量才能保障幼儿身体健康。

这些家庭中“填鸭”式食育模式不仅造成学龄前儿童超重、肥胖问题频发,更易导致幼儿形成贪食、偏食、滥食的恶习。更有个别幼儿在此种不良饮食方式下形成了浪费粮食的思想倾向和行为方式,这对幼儿健康成长及身心发育显然是有百害无一利的,同时也会对幼儿园内科学、理性的食育课程构建造成严重干扰和阻碍。

三、 幼儿园食育课程构建的基本原则

(一)趣味原则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以兴趣为先导的教育才是卓有成效的教育。这一教育原理在学龄前儿童教育中体现得更加显著。因此,幼儿园食育课程构建需要秉承的基本原则之一就是趣味原则。

学龄前儿童尚未完全发育的大脑决定了其对具象事物的触动更加敏锐,同时存在形象思维能力优于抽象思维能力的典型思维特点。因此,幼儿园构建食育课程就需要充分尊重幼儿这一现实需求,利用更多道具形成丰富、生动、有趣的食育课程。

比如色彩。天然食品大都具有色彩。利用天然食品构建彩色图形、图案往往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有利于幼儿园食育课程顺利推进。尤其是色彩鲜艳的瓜果蔬菜自带浓烈色彩,利用这些大自然的果实、根茎与叶片组成活泼可爱的图形、图案常常能够激发幼儿的兴趣和热情。在此基础上,幼儿教师可以结合讲故事、猜谜语、做游戏等方法引导幼儿树立起珍惜粮食的科学饮食意识。

又如动态化教学。学龄前儿童擅长形象思维的发育特点决定了其对活动的物体更加关注,利用动态化教学有助于幼儿园食育课程实现内化与固化。近年来央视制作了不少与珍惜粮食、倡导光盘行动有关的公益广告,其中有一则的内容从种植主食、蔬菜、瓜果到养殖鱼虾、海产均有涉及。重点是无论种植与养殖都需经过较长时间的等待与劳作,然而各种辛苦得到的劳动成果一旦变成餐桌上的剩饭菜,其被扔进垃圾桶都只需一秒钟。广告采取了前后对比拍摄法,各种动态影像对比后产生的冲击力十分明显,也格外突出了珍惜粮食反对浪费的主题。显然,即使广告自始至终无一句旁白,但活动的影像足以让任何年龄段受众充分理解主题的深刻性。

因此,幼儿园构建食育课程也当借鉴这些有益经验,利用动态、形象化的手段提升教育教学的有效性、可靠性。

(二)实践原则

饮食活动是人们生活实践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也是各种区域文化进行传统教育的常用手段。因此,幼儿园构建食育课程还当坚持实践原则,将食育融入各种实际操作过程。

比如利用园内或教室中的生物角,引导和帮助幼儿从播种、养护到收获的过程观察粮食、蔬果的成长发育状态,逐渐理解“粒粒皆辛苦”的真谛与内涵。这个实际动手操作的过程不仅能够满足幼儿探索未知事物的好奇心,也能够在实践中不断夯实食育课程的认知基础,避免空有理论的夸夸其谈产生华而不实的缺陷问题。同时,幼儿在亲自动手种植、养殖的过程中也能更加真切和深刻地体验大自然的美好和珍贵,认识到珍惜粮食就是保护大自然的重要性,这对改变幼儿在家庭中浪费粮食等不良习惯更加具有积极促进作用。

四、 幼儿园食育课程构建策略

(一)充分听取专业意见与建议,以联动机制提升专业水平

作为专门从事学龄前教育的机构和单位,幼儿园的食育课程构建不同于家庭或其他社会单位的随意性和业余化,而是需要不断突出其科学性与权威性。因此,幼儿园需要充分听取专业意见与建议,以联动机制提升专业水平。

包括教育专家、营养专家、医疗卫生专家和儿童心理学家等专业人士在内,幼儿园都应当积极与之建立长期合作机制。这些專家、学者不仅能够为幼儿园构建食育课程提供专业意见和权威建议,也有助于幼儿园纠正、弥补传统教育模式下存在的错误与不足之处。尤其是在面对不同年龄段幼儿快速变化的身心成长需求时,专家、学者的意见和建议常常能够帮助幼儿园采取最行之有效的优化措施,这对幼儿园构建食育课程时大幅提高针对性、可靠性极为有益。

不仅如此,当个别家长的传统育儿习惯与幼儿园食育课程间发生冲突之际,专家的存在也能更加有力地驳斥各种反科学、伪科学观点,是统一思想观念,共同提高家园食育认识水平的重要手段。

(二)强化家庭教育与引导,实现幼儿园食育全面覆盖

在不少家庭隔代养育模式下,祖父母一辈陈旧落后的思想观念时常成为家庭食育活动中的负面影响因素。这固然是祖父母受教育程度及早期生活环境特殊性的遗留,也缘于幼儿园在食育过程中缺乏家园密切联系,存在家园之间食育脱节、碎片化问题所致。因此,幼儿园食育课程构建还需要强化家庭教育与引导,实现幼儿园食育全面覆盖。

比如幼儿园定期组织亲子活动和各种纪念日、园庆活动中,家庭成员与幼儿的互动往往也是幼儿园将食育延伸到家庭的最佳时机。特别当家长思想观念中存在各种食育盲区、空白点时,幼儿园便可不失时机加以引导和教学,帮助家长补足有关理论知识和实践技巧,这对同步提高家庭食育工作水平极为有益,也是实现幼儿园食育课程充分覆盖到家园全范围的重要措施。

(三)强化监督考核,保持弹性优化,重视信息反馈

包括食育课程构建在内,幼儿园内各类幼教课程的设置与落实都需要通过监督考核以衡量其可行性、针对性、成效性。加之学龄前儿童成长发育速度极快,各年龄段幼儿的食育课程构建存在不同程度的优化调整需求,这也需要借助监督考核以提质增效。故,幼儿园构建食育课程还需要强化监督考核,保持弹性优化,重视信息反馈。

这些考核监督既来自上级主管单位、专业机构和人员,也来自家庭和家长,还应当包括社区、街道等组织。全方位的监督考核更加有利于幼儿园食育课程构建加快完善制度与模式,而来自以上单位、人员的意见反馈则是幼儿园主动优化、及时调整、保持创新的源头。这也是幼儿园以食育课程构建促进素质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

五、 结语

幼儿园构建食育课程既要全面掌握、充分尊重学龄前儿童身心成长的规律与需求,又要针对家长、家庭成员的错误思想与育儿模式进行纠正和引导。一方面,幼儿园需要博采众长提升园内食育的专业性、科学化,实现幼儿园食育的系统性和规范化;另一方面则要努力破除存在于家庭和家长思维与行为中的偏见与错误。只有将幼儿园科学食育充分延伸、全面渗透到家园的方方面面,学龄前儿童的食育才能避免局部性、碎片化。这既是新时期幼儿园科学构建食育课程并有效落实的重要措施,也是新形势下幼儿园基于食育课程构建深化素质教育改革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戴雪芳.幼儿园小班新生“食育”现状调查报告[J].江苏教育研究,2019(17):66-69.

[2]郑芃生.舌尖上的“幼教课堂”:高台县南苑幼儿园食育工作侧记[J].甘肃教育,2019(23):10-11.

[3]童璐,张莉.幼儿园开展食育的必要性与实践策略[J].幼儿教育,2019(18):51.

[4]钱海峰.新时代幼儿园开展食育的意义[J].宁夏教育,2019(5):19-20.

作者简介:

陈丹萍,江苏省扬州市,扬州大学第三幼儿园。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421112.ht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