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试论“互联网+课程思政”的模式建构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徐蕾 高翼

  [摘 要]课程思政的建设对高校坚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确保育人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具有重要意义。而“互联网+”作为时代发展的标志和重要的技术手段,对当代教育进行全方位的提升与优化。作为课程思政的重要载体和有效途径,有必要思考“互联网+”与课程思政的协同机制,推动其与课程思政深度融合,以促进课程思政的全面建设与发展。
  [关键词]课程思政;互联网+;高校;模式建构
  [中图分类号] G6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22)01-0107-04
  课程思政,就是指高校的各类课程都要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发挥作用,“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课程思政的全面建设与发展对高校坚持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确保育人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具有重要意义[2] 。
  随着互联网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广泛使用,教育工作者对传统教学进行了相应的改革与创新,翻转课堂、MOOC、微课、在线教学等新的形式逐渐出现,教学的时空逐渐超越了教室或课堂。互联网技术在教学中的价值受到越来越广泛的认可,“互联网+”已成为课程教学所倚重的重要技术环境。在这样的时代与技术背景下,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互联网+”作为课程思政的重要载体和有效途径的价值,深入研究其与课程思政的协同机制,探索其对课程思政的提升策略,推动其与课程思政的深度融合,以促进课程思政的全面建设与发展。
  一、“互联网+课程思政”模式的理论背景
  2016年,课程思政的概念一经提出,就受到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很多学者都对课程思政的内涵、价值、功能、路径、课程体系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首先,课程思政的价值、意义和重要性受到普遍认可。课程思政对于落实立德树人的主体责任,确保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起着推动作用,有助于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水平和质量[3]。其次,课程思政的实践路径和课程体系建构方案也被广泛讨论。课程思政不是一门课,而是一种教育方法论,要求教师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教学活动和课程体系的全过程,实现全方位育人。专业课程、通识课程、实践课程,甚至实习活动等,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隐性课程,必须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协同前进[4]。最后,对课程思政现阶段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反思。课程思政在高校尚未全面铺开,整体课程设计尤显不足;思想政治教育的“孤岛”困境仍然存在,与专业教育的融合还需加强,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可以看出,一方面在课程思政的框架构建上,特别是顶层设计、实施路径、体系建设等内容仍需深化;另一方面,在课程思政的具体实践中,利用互联网技术创新课堂形式、丰富宣传手段等课题仍值得进一步研究。
  同时,学界已经感受到了“互联网+”对在校大学生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并迅速做出了反应,从“互联网+”的基本认识入手,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反思和再认识。在高考结束,进入大学以后,真正意义上脱离家庭、父母的大学生,其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都有大幅度的提升。这一特点反应在课堂上,就表现为对传统教学手段的不满足。从教学第一线的反馈来看,传统授课形式下教师的一味灌输(即“填鸭式”的教育)极易被学生排斥,学生的逆反心理往往会使得教育效果大打折扣。相反的,如果将流行的“互联网+”和教学相结合,营造出一种新的“交互式”“平等式”的教学氛围,令教师“走进”手机等终端的屏幕,摆脱站在讲台上那种“高高在上”的形象,反而能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在这种“互动”“开放”的氛围中,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主观能动性被大大激发,也使得对知识的接受度大大提高。
  目前,笔者发现,将“互联网+”和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1+1”模式已经在教学第一线开始尝试。通过实践,不难发现,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入音频、视频、图像等互联网多媒体手段,能有效提高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度。但是,如何将两者的结合方式提升到机制创新层面,如何将“互联网+”和课程思政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深入融合,以进一步丰富教育方法论、提升教学效果,还缺乏实质性的研究。
  综上所述,“互联网+”作为课程思政的重要载体和有效途径,其价值已经被广泛认可,但两者的协同机制尚待深入探讨和论证。在课堂教学实践中,“互联网+”提高了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度,其重要性已经引起了关注,但两者的结合策略还需进一步的考查和探索。因此,在借鉴和反思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有必要继续深入思考如何完善“互联网+课程思政”的协同机制、创新其结合策略、丰富课程思政的宣传方式,从而进一步提升思政教育工作的效率。
  二、“互联网+”是课程思政的巨大挑战
  随着20世纪90年代以来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科技的力量在各个领域刷新着人们的认知。教育领域也不例外,其形式、方法和手段都有了相应的改变。尤其在高等教育领域,由于受教育者的特殊性,更是面临着“互联网+”时代的巨大挑战。
  (一)互联网拓展了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改变了教育的一元化
  传统的教学活动一般通过课堂教学、实验、实习等形式来实现。知识的传授、技能的培训、信息的传达主要还是借助课堂这个媒介。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是绝对的主体,学生处于从属地位。知识遵循着“教师―→学生”的路径传播,形成教学的过程。
  在“互联网+”时代,传统的路径受到了巨大的挑战。首先,开放的网络使得信息获取渠道增加,打破了原来单一的知识传递方式,削弱了教师原本的教育主体地位。其次,信息获取渠道的增加打破了教学过程的可控性。学生可能会按照自己的d趣来拓展学习方向,信息渠道的多元化和杂乱化也可能会打乱教师原本的教学设计,使得教学互动变得无法预测。这点在思想教育上尤其明显。
  (二)互联网丰富了信息的来源和数量,冲击了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意识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425677.ht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