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提升海洋科学学科兴趣教学实践探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陈慧 孟峥 刘亚婷 卓海腾 唐丽丽

  [摘 要] 海洋地质学是海洋科学的重要分支学科,对于提升学生对涉海学科的兴趣和开展海洋强国爱国主义教育,具有得天独厚的学科生态条件。传统授课遵循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模式,难以有效激发非涉海专业学生对于海洋科学的兴趣。以教育信息化为契机,以移动互联网时代为背景,授课团队开展了“银幕里的海洋地质”公选课程教学实践,建设优质师资队伍,合理简化教学内容,丰富教学素材,科学建设智慧大课堂,旨在提升多学科背景学生对海洋科学的学习兴趣,广泛吸引优秀人才加入新时代海洋事业,促进我国海洋地质研究的科教发展。
  [关键词] 海洋地质公选课程;教学优化;银幕素材;智慧课堂
  [基金项目] 2020年度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深化课程思政改革,创新推进课程育人――中山大学海洋科学学院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索”(粤教高函〔2020〕20号)
  [作者简介] 陈 慧(1985―) ,女,湖北武汉人,海洋地质学博士,中山大学海洋科学学院助理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深水沉积研究。
  [中图分类号] G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2)06-0089-04 [收稿日期] 2021-09-28
  引言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1]的战略部署,标志着建设海洋强国已上升为国家战略。扎实开展品质教育,广泛吸引优秀人才加入新时代海洋事业,培养未来海洋类专业人才,对于推动海洋学科发展和建设海洋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海洋地质学是海洋科学的重要分支学科,也是当代地学发展的三大前沿学科(深海、深空、深地)之一[2]。其研究内容涉及海岸与海底地形、海洋沉积物、洋底岩石、海底构造、大洋地质历史和海底矿产资源等,具有极大的综合性和趣味性。该学科课程对于拓宽学生海洋科学视野,提升学生涉海学科兴趣,开展海洋强国爱国主义教育,具有得天独厚的学科生态条件。传统海洋地质学授课遵循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模式,授课对象为有一定地球科学知识基础的学生,普遍已学习过“普通地质学”和“海洋科学导论”等专业基础课程。但对于地学基础薄弱甚至为零的其他专业(如数理、计算机、语言、文史、经济、医学等)学生,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很容易因学科领域背景差异而产生诸多理解难点,使他们潜在的对于海洋科学的强烈兴趣和巨大投身热情难以被有效激发。新时代海洋科学发展迫切需要具备多学科背景的生力军,例如具有扎实数理或文史基础的优秀人才。对此,需要通过积极推进学科交叉融合,进而有效提升涉海学科整体创新能力[3]。如何改进教学模式以缩小海洋地质学与非地学相关学科之间的专业鸿沟,值得深刻思考和精心琢磨。
  一、实践背景
  中山大学海洋科学学院秉承“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的科教精神,在以“德才兼备、领袖气质、家国情怀”为人才培养目标的引领下,本着“博学专长”理念,建立了以“学科大类―专业方向―综合提升”为格架的海洋科学专业课程体系。自2021年春季,面向中山大学所有专业、所有年级本科学生,开设“银幕里的海洋地质”通识课,选课人数上限为200人,记2学分,共36学时。授课团队成员具有多年从事海洋科学研究的科研基础,获批过多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均熟练掌握海洋沉积学和普通地质学的基本理论,具有讲授多门相关专业课程的丰富教学经验。“银幕里的海洋地质”旨在借助大众化、接地气的素材,结合电影和纪录片等银幕片段,缩小专业鸿沟,向学生(尤其是非涉海专业)通俗易懂地介绍现代海洋的各种地质现象,以及它们的形成机理和演变规律,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海洋地质学科的基本理论,有效激发他们对于海洋科学的兴趣,非常适合作为提升学生海洋学科兴趣的实践探索研究实例。经过一段时间的授课,发现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高质量地管理数百人大班化课堂和高效率地激发多学科(尤其是非涉海学科)专业背景学生的兴趣投入两个方面。因此,要求教师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不断积累、深刻思考和积极探索,有效改善教学大纲、授课模式、考核方式、师生互动、师资队伍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痛点,从而优质建设和完善课程。
  因此,授课团队开展了“银幕里的海洋地质”公选课程教学实践,以教育信息化为契机,以移动互联网时代为背景,依托数字教学平台,建设师资队伍,提升教师专业方向教学科研能力,提升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合理简化教学内容,凝练课程思政元素,设计更为科学完善的教学大纲和更为贴合实际需求的教学内容,打造多学科背景学生感兴趣、易理解、互推广的通识大课堂;丰富教学素材,采用现代化科技手段,广泛、系统地收集符合课程构架设计的教学素材生活实例、影视片段等并建设教学资源库;建设智慧大课堂,依托于智慧课堂软件,优化授课模式,丰富师生互动形式,完善考核方式,调教学效果回顾,有效管理上百人大型课堂。通过课程设计、课程资源升级、智慧课堂教学应用等的共同建设,旨在提升多学科背景学生对海洋科学的学习兴趣,广泛吸引优秀人才加入新时代海洋事业,促进我国海洋地质研究的科教发展。
  二、教学实践特色和亮点
  (一)创新的教学理念
  秉持积极推动海洋地质专业学科面向通识教育的教学理念,针对多学科背景学生调整培养目标,借助电影和纪录片等大众化素材激发学生对海洋科学的兴趣,提升涉海学科教学地位。
  (二)丰富的教学内容
  在教学大纲框架下,广泛、系统地收集并播放在电影及纪录片中涉及的有关河口海岸带、滨浅海和深海环境下的海洋地质现象的经典片段,并对所涉及的海洋地质学科知识点加以详实地科教讲解。融合不同环境海洋地质沉积体系发育演化,以及我国深海沉积研究进展介绍,为广大本科生提供理论学习和学术交流的平台,促进我国海洋地质研究尤其是深海沉积研究的科教发展。
  (三)有效的教学方法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426491.ht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