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逆向设计的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三步曲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林丽韫

   【摘 要】基于逆向设计的小学单元整体教学,首先要明确单元目标,解决教什么的问题;其次要选择评价策略,解决为什么这样教的问题;最后要落实学习活动,解决怎么教的问题。这样才能更好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关键词】逆向设计;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
   逆向设计是哈佛大学教育学博士格兰特・威金斯(Grant Wiggins)和马里兰州评估委员会主任杰伊・麦克泰格(Jay McTighe)提出的。基于逆向教学设计是以学生的学习目标为起点,也是终点,然后开展一系列的评价,而后才是学生学习内容与学习策略的选择。在这里,学习评价先于学习内容与学习策略出现,这样对学生的学习评价不仅是学生课堂学习情况的检测,更多的是对学生学习目标设计是否合理的分析,从而找到最好的学习内容与学习策略。学习评价成为诊断学习目标是否达成的工具,学习内容与策略的选择也就成为学习目标达成的最有力证据,让“目标―评价―活动”成为一个螺旋上升的结构体系。
   逆向设计的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设计,首先考虑的是学生预期的学习成果是什么以及对这样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如何基于学习成果来设计合适的教学活动。所以,基于逆向设计的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策略的设计,就是思考学生预期可能学会哪些知识,然后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思考如何判断学生是否能够达到这样的预期目标,最后才设计相关的教学活动。它是一种评价先行的教学设计,其目的就是想让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加清晰化,学习行为更具有聚焦性,让整个教学行为落实在闭环之中。整个步骤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研究单元主题情境与单元教学目标;第二阶段是确定单元的评价方式,思考应该用什么样的方法来证明学生已经掌握了;第三阶段是教学活动的设计,从而鼓励学生不断思考,积极探索,最终让学生能够对学习内容进行深入的理解与思考。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以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百分数”这一“数与代数”单元中例4的教学来浅谈之。
   一、明确单元目标,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单元教学目标是整个单元的学习导向,可以解决我们在教学中教什么的问题。而单元教学目标的制订又需要基于新课程标准来设定。所以在设计单元教学目标时,我们首先要研究这部分内容。
   (一)研究《数学课程标准》
   制订单元教学目标的依据就是课程标准,所以如何制订单元教学目标,制订的教学目标是否合理,也需要课程标准对其进行衡量。但是课程标准中的教学目标是按学段来划分的,我们只有将本单元的教学目标给分解出来,才能让我们所制订的教学目标更具有可行性。如,在2011年版《数学课程标准》的“数与代数”板块中对百分数是这样设定内容标准的:
   数的认识:结合具体情境,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会进行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的转化。
   数的运算:能解决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综合与实践:结合实际情意,体验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了解知识之间的联系,获得数学活动经验。
   这样,通过研读课程标准中对百分数教学的相关要求,才能让我们的单元目标设计更趋合理性。
   (二)研究单元内容组成
   教材内容的设计是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与学业水平来安排的。而对于百分数这一板块内容,人教版数学教材是分到六年级两个学期来教学的。第一学期是百分数的认识,百分数的读写,百分数与小数、分数的互化,然后通过例3、例4、例5来教学简单的百分数应用。下册涉及的是学生生活中的百分数(折扣、利息等)。在研究好教材内容的结构之后,我们才能根据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标准厘清课时教学目标在整个单元、整个板块内容中的地位。
   (三)研究学生实际学习情况
   我们所制订的教学目标要想让学生真正达成,能更好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发展,那么我们就要研究学生的学情,根据学情来制订课时目标,从而让我们的教学行为更适合学生的学习。对于“百分数”这一单元,学生之前已经能够解决有关分数的简单、稍复杂的实际问题(六年级的第一单元和第三单元),特别是有了“求比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的基础和经验,能够初步使用对比、转化、迁移、举例、画图等方法进行学习。这些知识和经验给学生为本单元的这部分内容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提供了可能,而百分数问题与分数问题的解决思路殊途同归。
   依据前面对课程标准的研究、教材的研究与学生的研究,本节课教学目标就可以设定为:
   1.掌握“求比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问题的解题方法,会分析数量关系,并能正确解答这类问题。(记忆、理解、运用)
   2.经历迁移类推、合作交流、自主探索的方法,能正确地解答“求比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问题。(运用、分析)
   3.培养学生的运用意识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
  能力。(运用、分析)
   4.在探索过程中感受模型思想,建立如 “b=a×(1±□)”的基本数学模型。在老师的帮助下进而归纳为“b=a×□”的数学模型。(创造)
   这样,基于逆向设计的小学数学单元整体的课时教学目标就设计出来了,它是基于课标、教材、学生三种因素而设定的。
   二、x择评价策略,解决为什么这样教的问题
   在确定好课时教学目标之后,就要选择评价策略。而逆向设计的评价策略选择应该是动态的,是对学生“已经学习了什么知识” “还需要学习什么知识”“如何学会这些知识”进行评价,从而解决为什么这样教的问题。对“已经学习了什么知识”的评价目的就是厘清学生的学习基础,或者说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的学习状态如何。“还需要学习什么知识”是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呈现出来的困难进行分析,调整学习目标与学习策略,从而促进学生能够迈过这些困难。“如何学会这些知识”是学生对学习目标的理解,以及自己的数学经验水平与学习目标之间的距离进行评价,让学生自主寻找到解决这些距离的学习策略,从而积蓄学生学会可持续发展的后动力。而评价的结果将作为调整教学策略的依据。基于数学的四维目标,我们可以这样设计评价内容。

nlc20220401114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427264.ht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