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语文教学中“核心问题”的设计原则及方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李旭英

  【摘要】“问题”是学生学习的起始,是教师教学的开端,是建构课堂的“脚手架”。有效的提问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发展来说起着重要作用。教师在教学中能够设计并提出贯穿全篇的核心问题,整堂课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才能有章可循,课堂的效率才能够提高。文章旨在探讨语文课堂中核心问题设计的注意事项及策略,以期对教师在备课和教学中有所帮助。
  【关键词】语文课堂;核心问题;设计;原则;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0463(2022)12―0070―04
  语文课堂中的“核心问题”,就是指阅读教学中能够引领学生揣摩文章中心思想的,能从整体上引领学生赏析、感悟课文内容的,继而引发学生积极思考、讨论的问题,它是整堂课的灵魂和准绳。但据调查发现,一些教师在设置问题时往往不结合学生的实际,问题设置得较难,会导致学生不知从何入手;问题过于简单,就会缺乏思维含量,学生不用经过思考便可以回答,这些都影响着教学质量的提高。那么,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该如何设计核心问题呢?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1.要注意问题的适量性。在核心问题的设计上,一定要遵循适量性原则,用一至两个主问题来贯穿整个课堂。20世纪70年代末,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语文特级教师陆继椿提出“一课有一得,得得相联系”的教学理念,即在一节课中,学生能解决一个问题,理解一个道理,掌握一种方法。根据“一课一得”的教学理念,在一堂课中,学生能把握住一个核心问题足矣。问题过多,容易引起重难点不突出、贪多嚼不烂的不良后果。
  2016年“部本”语文教材开始在全国使用,温儒敏先生在谈到新教材编写特色时,多次提到“一课一得”理念。他认为教师使用“部编本”语文教材时,应当细致一点,实在一点,一课一得,重点突出。”[1]王本华也将“一课一得”作为解读新教材的八大关键词之一,她认为“部编本教材做了重要的调整,按照课程标准的精神细化各学段的知识、能力、学习策略等方面的具体要求,落实到各个单元、各板块教学内容,努力做到‘一课一得’”。[2]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注意合理安排提问,控制问题的数量,尽量使学生在一到两个核心问题的引导下,完成整节课的学习。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要深挖教材、理解教材,细致、实在、有重点地进行教学,在提高课堂效率的同时让学生有所收获,最终达成“部编本”语文教材“一课一得”的理念。
  2.要注意问题的适中性。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注意把握好难易度。笔者在教学中发现,我们的课堂教学特别容易走入两个极端。有的年轻老师,刚刚走上讲台,对学生情况把握不准,以自己的水平去要求学生,在设计问题时,往往会出现偏难现象,有些要求严重超过了学生现阶段的认知水平。如,在笔者听的一堂《浪淘沙》的公开课中,教师将刘禹锡的其他几首《浪淘沙》诗拿来进行群文阅读,但这些诗对学生来说很有难度,理解起来很困难,绝大多数学生根本听不懂老师的问题,无法参与课堂,导致课堂气氛十分压抑。即使有个别学生试图去回应老师,也是答非所问。上完这样一堂课,学生自然也不会有任何的收获,还会严重影响他们的学习兴趣。究其原因,就在于这样的教学设计违背了新课标中“语文课程的整体性和阶段性,各个学段相互联系,螺旋上升,最终全面达成总目标”的要求[3]。
  而有的老师为了避免上面的“错误”,就走向了另一种极端。为了让课堂气氛活跃,采用问题轰炸的方式,满堂提问。甚至担心学生被问题难住,回答不出,卡了壳冷了场,就把问题形式化、简单化。于是,在课堂上,学生讨论“热烈”,举手“踊跃”,回答“积极”,表面看似乎学到了很多,实则教学效果不佳。比如,在一堂《山居秋暝》的公开课中,上课老师曾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将诗句的翻译直接给出,做成诗句诗意配对的游戏,让学生去玩。课堂上学生十分积极,踊跃参与,都能准确配对,课上“其乐融融,皆大欢喜”。但一节课下来,再去问学生这首诗诗句的意思时,很多学生都回答不上来。这充分说明,课堂上问题过于简单,并不能有效提高教学效益。表面上看课堂显得很热闹,实则学生并没有主动而有效的学习,学生更像是在配合教师“表演”。这种教学模式,学生知识没有学到多少,却学会了揣摩老师的心思,想的不是问题的答案是什么,而是老师希望我回答什么。久而久之,学生就失去了主动思考的积极性,这样的教学,对学生来说,只是浮于表面的,不利于培养他们独立思考、深入钻研的能力。
  由此可见,一堂课成功与否,问题难度的把控至关重要,一个难度适中的问题,可以充分调动全班学生的积极性。在难易适中的问题引领下,通过合作探究,学生才能真正体会到探求知识的乐趣,才能真正扎实地掌握并提升知识和技能,这才是教师在高效课堂中需要做到的。如,在一堂《草船借箭》的观摩课中,教师拟定的问题是“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整堂课的问题不多,只有两个:1.周瑜和诸葛亮分别是怎样的人?2.诸葛亮是怎样用草船借到箭的?学生通过两个人在文章中的那些对话,分别分析了周瑜和诸葛亮这两个人物形象。对于五年级学生来说,要完全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是比较困难的,但是老师抓住《草船借箭》中的重点文段让学生反复朗读,反复体会诸葛亮到底神在哪里,妙在何处?把课堂重心放在分析人物形象和用草船借箭的过程上,就把学生的兴趣激发出来了。整堂课,学生纷纷踊跃举手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这节课就在不知不觉中消除了学生的疑虑,教会了他们分析文章的方法,真正达成了教学的目标[4]。
  3.要注意问题的延展性。问题的设计要有延展性。对于一个问题的探讨,既要能横向展开,培养学生思维的开阔性,又要能纵向延伸,培养学生深入钻研的能力。如,在《景阳冈》这篇小说的教学中,笔者大胆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武松从店家口中得知景阳冈上有老虎,为什么还要过冈,是他不怕老虎吗?”这个问题的答案并不唯一,学生作出了以下的回答:①武松有绝世武功,英勇无比,他不怕老虎。②武松想和老虎比一比,看谁厉害。③武松好面子,不想让店家瞧不起他,所以即使怕老虎,也要硬着头皮上岗和老虎拼命,直到打死老虎。学生回答之后,笔者再提问:这是一篇小说,武松这个人物是作者虚构出来的,那么是谁打死老虎的呢?学生围绕这个话题,积极探求踊跃发言,很自然得出自己的思考和认识:①是劳动人民的共同愿望打死了凶猛的老虎,因为北宋末年朝廷局势动荡不安,高球把持朝政,皇帝醉生梦死,农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他们渴望有英雄人物和恶势力作斗争。②武松打虎揭露了社会的根源,满腔热情地歌颂了英雄的反抗斗争和他们的社会理想。③老虎的死增强了小说的表达效果,实现了当时劳动人民的愿望[5]。整节课围绕这个问题,学生完成了对课文结构的梳理和内容的理解,既分析了人物形象,又探究了课文主旨,可谓一举多得。设计一个延展性问题,既能横向拓宽到结构、人物形象、写法,又能纵向延伸到主旨、情感。这就相当于用一个问题完成了新课标要求的“课程目标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的要求[6]。

nlc20220722111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436378.ht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