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非物质文化融入高校美育的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金学艳 李甜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少数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的组成部分,将之与高校美育融合,对推动非物质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及人文素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分析了少数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与美育融合的意义,提出将甘肃省少数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纳入美育教学体系,构建新型的艺术教育教学模式,是推动非物质文化传承与创新,彰显高校美育魅力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高校;美育;甘肃;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6―0463(2022)12―0020―04
  甘肃少数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是甘肃省少数民族精神的象征与身份的表征,是非常珍贵的文化财富[1]。将甘肃少数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和高校美育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一方面可以充实当前美育的课程内容,丰富教学模式;另一方面可以有效拓展非物质文化的传承方式,促使在校大学生积极加入非物质文化传承的队伍,成为传承的“生力军”。
  1.拓展非物质文化的传承方式。甘肃地区少数民族众多,各少数民族有相对固定的活动区域,风俗差异较大,形成了丰富多样、异彩纷呈的非物质文化。这些非物质文化植根于民俗文化土壤之中,不能脱离传承主体而存在,而传承是少数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发展的基础。根据调查研究发现,不少非物质文化项目,特别是传统技艺类、表演类项目,多以师徒和家族式传承为主,局限性较大。当前传承断代,传承人缺失的现象非常严重。将甘肃少数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融入高校美育,可以让当前大学生认识文化、认同文化、热爱文化,愿意投身于非物质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之中,有效拓展了传承途径,丰富了传承方式。
  2.形成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在我国非物质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中,增强公众参与意识,形成主动保护与参与的文化自觉,是实现少数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传承发展的基础和根本[2]。本省生源的学生因为长期成长环境的影响,已经形成了与当地非物质物化相适应的审美观。将少数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纳入高校美育体系,强化非物质文化的传承,有助于学生形成文化自觉,树立文化认同感、自豪感。省外生源的学生通过学校美育教学可以了解甘肃当地少数民族的特色文化,增强学生对特色文化的理解和领悟,激发学习的兴趣,调动起学习的主动性。同时省外学生通过人际传播,还可以实现少数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的对外宣传。
  3.完善美育教学机制,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甘肃省地处我国西北内陆地区,自然资源丰富,少数民族众多,形成的少数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颇具多样性。挖掘甘肃少数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的内涵,让优秀文化走进校园,融入课堂,以美育人,以美化人,有助于在校大学生拓宽个人胸襟、提升文化素养、建立深厚的民族情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和价值观。很多少数民族传统技艺类项目制作工序复杂,技艺要求较高,学习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和团队协作的精神。当前高校美育已经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将少数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融入高校美育体系,可以形成新型育人模式,完善美育教学机制,发挥美育在培养大学生素质中的重要作用。
  4.构建新型人才培养体系,扩展就业渠道。甘肃省早在“十三五”期间就对文化创意产品的发展目标进行了规划,还明确了实施步骤及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目标是逐步把文化创意产品培育成文旅产业的消费热点和经济增长点[3]。“全省文化事业、文旅产业加快发展,实现了比重提高、发展提速、地位提升,省文旅厅还建立了文旅产业项目库,已储备1526个文旅项目。”甘肃省旅游文化产业蓬勃发展,高校也要与时俱进,将少数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融入美育教育,抓实践,重创新,在人才培养上打破传统理论教学体系,既有利于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又实现非物质文化的创新和变革,为本省的文化创意产业培养出大批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缓解了当前高校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
  1.将少数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纳入美育教育体系,构建特色化的学科课程。高校美育包括审美教育和立美教育,审美教育依赖于对自然、社会成果的继承,是从客观到主观的过程;立美教育则是在审美教育的基础上,凭借主体的素质修养而推陈出新,是从主体到客体的过程。甘肃少数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凝聚了世代民族群体的价值观,其中的口头作品、表演艺术、节庆礼仪、风俗习惯、传统技艺等,无一不展现出历代先民的文化创造力和独特的美学思想,是一笔宝贵的文化资源,是学校审美教育的重要内容。省内高校可以根据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目标、学生就业方向等,⑸偈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纳入学校美育教学体系,并设立相关课程。甘肃省现有普通本科院校14所,基本都是综合性大学,美育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主要以美学概论、美术欣赏类课程为主,当地传统文化类课程较少,有的大学几乎没有涉及此类课程。通过设立相关课程,让学生学习并研究本省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深入了解其发展脉络,感受传统艺术的特点和魅力,明确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意义和价值,从而坚定民族文化的立场,树立守护精神。当建立正确的审美观和价值观之后,学生可以结合其他课程的设计理念和美学理论,实现对传统文化艺术的延展和创新,最终完成立美教育。
  2.注重“产学研”融合,创新美育教育新模式。少数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进入校园美育体系,要全方位融入学校各个教育环节。除了打造内容丰富、特色鲜明的第一课堂,还要积极建设与第一课堂共融互动的第二课堂,形成继美育第一课堂之后的补充和拓展。第二课堂应根据学生的个人兴趣和特长、校园现有资源展开,举办少数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进校园、进课堂、进社团等活动,通过讲座、竞赛、非物质文化工作坊、艺术节等各类学生易于接受、喜闻乐见的活动,搭建少数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与高校美育融合的平台,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利用创意集市、双创大赛、挑战杯等方式,将非物质文化进课堂的实践成果转化为市场商品,扩大少数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对外影响力,促进教学项目的良性发展,实现教学成果价值的最大化。

nlc20220722113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436391.ht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