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中考语文综合性试题的情境化设置类型及其应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朱伟平

  摘 要:语文综合性学习强调语文学习与客观生活、实践体验的结合,强调多种语文实践活动以及学习方式的整合,强调重视学生的自主性、参与性和研究性。随着新课程改革对综合性学习的重视与推进,一线教学势必要去落实。而考试是教学的指挥棒,因此梳理浙江省各地市中考语文试卷中的综合性试题,分析其情境设计类型及应用,提供其解答思路,可以为一线教学提供方向参考。近几年浙江省各地市中考语文试卷中的综合性试题情境设计,总体呈现出四种类型,即图文探究型、阅读迁移型、热点表达型、文化解读型,下面结合例题具体阐述。
  关键词:中考语文;综合性试题;情境化设置
  综合性试题一般以情境任务为主要载体,让学生在特定情境中完成不同学习任务,以反映其综合性语文素养。随着新课程改革对综合性学习的重视及推进,浙江省各地市中考语文综合性试题呈现出更为明显的情境化设计倾向,命题者努力创设符合生活实际且易于学生入境的“真实”情境,重点考查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积极引导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有鉴于此,笔者以近三年浙江省各地市中考语文试卷中的综合性试题为例,梳理其情境化设置特点,分析其命题思路及解析策略,以期对初中语文教学有所启发与帮助。
  一、图文探究型试题及其应用
  图文探究型试题一般采用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的非连续性文本材料,在阅读材料的基础上结合数据、表格或照片图示(包括徽标、漫画等)设置考查情境,要求学生理解各个材料的侧重点,发现其中的共性与差异,根据材料和自身经验探究事物的规律或作出合乎逻辑的判断,并能用准确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探究结果或评价。
  例如浙江省衢州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卷,第11题“非文学作品阅读,完成下列各题”的阅读材料是:《科普时报》“媒眼看世界”专栏征稿启事。该题设置了这样两个问题(前两问略)。
  (3)中国科技馆通过“掌上科技馆”公众号发布这则征稿启事,你认为有哪些意图?
  (4)“掌上科技馆”计划增加短视频来提升关注度,阅读下图(图略),请给“掌上科技馆”提两条建议。
  考生在解答这两个问题时,首先须读懂文本材料,从中提取关键信息,之后联系生活经验作出符合逻辑的判断。考生通过材料中的“栏目简介”可知,该栏目是“融媒体专栏”,包括纸质版(《科普时报》)和数字版(中国数字科技馆网站)两种形式;通过材料中的“投稿要求”可知,稿件将同时以两种形式发布,其中网站上的文章还须配有音频。此外,考生还应重视材料中辅助信息(包括注释)的作用,这些辅助信息往往隐含答题所需的相关信息。如这则启事末尾的“文章参考范例”(内含二维码)及所注的“‘掌上科技馆’是中国科技馆的微信公众号,以文章、音频、视频等方式发布科学资讯,传播科学知识”等信息,对于分析判断中国科技馆通过公众号发布这则征稿启事的意图关系极大。发布征稿启事的基本意图是为了丰富稿源,但还与发布信息的渠道(媒介)有诸多关联:因为公众号受众多,便于推广,此其一;可以扫码观看,方便快捷,此其二;同时,这一发布方式本身与“媒眼看世界”栏目相匹配,突出了该栏目媒体技术和信息技术相融合的主题特点。
  其次,考生必须细致观察图表信息。图表类材料的信息含量往往很大,但又不易识别,需要考生仔细读图并能挖掘出其中隐含的信息。尤其对于组合式图画,考生更要细心解析各个部分,通过横向比较与深入思考,揣摩图画所要表达的意思并进一步揭示出本质性的内容,最终全面正确作答。如”问题(4)”所列图片中包含三张小图,内容分别为2019年中国短视频用户的属性画像(性别占比)、学历分布和年龄分布,因此考生给“掌上科技馆”的相关建议就必须结合对性别、学历和年龄特点的分析来提出。当然,考生还需要结合阅读材料中有关“掌上科技馆”的功能特点介绍以及自己的生活经验,才能给出全面合理的建议。
  又如浙江省杭州市2022年中考语文试卷,第5题“非文学作品阅读”提供的是一组有关食品标签的文本材料和两张图表(均略),命题者设计的综合性问题如下(前两问略)。
  (3)有同学说:“看了薯片的营养成分表,我打算明天只吃薯片,它口感好,营养又丰富。”请你综合上文、图表1和图表2进行劝说。
  解答此题,考生需要将文本材料与两张图表对照起来进行理解与分析。图文理解的一致性,是解析此类综合型试题的关键。读文获取的基本信息需要通过图表来印证,图表当中隐含的信息则要从文本中去挖掘。考生应重点思考这几则图文材料放在一起的因果关系或逻辑关系,通过必要的分析比较,找到解答的关键要素。尤其需要注意的是,考生在仔细阅读两张图表所提供的各项数据(信息)、找出图表间的共同点或相关信息时,还要排除其无效的甚至干扰的信息。如图表1介绍的每袋“营养成分表”中共列出了8种成分,而图表2“食品标签中人体每日所需营养素参考值”则列出了12种,那么图表2与图表1重叠的成分就是可作比较的有效信息,其他则是无效信息,可以先行排除。这样一来,劝说的依据(答案)就基本明确了。
  二、阅读迁移型试题及其应用
  阅读迁移型试题要求考生联系相关阅读材料,在真实或拟真的情境中,调动自身生活经验,抓住问题的关键,独立地作出应有的判断,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这类试题能够有效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以及实践创新能力。
  例如浙江省金华市2021年中考语文试卷,在“现代文阅读”板块的“应用推测”部分设计了如下题目。
  13.科技改变生活。你推测下面图片(图略,内容分别为跳伞、火灾救援)中的两个场景可能会利用这次火星探测的相关技术,为了向同学说明推测的合理性,请结合上述材料阐明理由。
  该题题干已经明确图片中的两个场景可能会利用这次火星探测的相关技g,那么考生就应利用文本阅读材料及生活经验进行分析与推测。考生可作如下分析。

  “跳伞”场景:根据生活经验,跳伞时下降速度极快,降落点具有不确定性,这对跳伞者来说显然比较危险,那么就有可能利用到有关天问一号的减速、悬停和精确避障技术来降低风险。
  “火灾救援”场景:火灾救援中,消防员的自身安全至关重要,而其安全的最大保障是消防服,如果消防服能使用新型超轻质蜂窝增强烧蚀防热材料,自然可以有效阻止大火对消防员的伤害。
  又如浙江省嘉兴市2022年中考语文试卷,以“我们正青春”主题学习实践活动的六个篇章设计整卷,其中有关运动的题目如下。
  5.(3)小舟平时只知学习,不太运动。学校指导学生设计体育家庭作业,他制订了一个周末体育锻炼计划(计划表略)。请你结合上述材料及小舟的情况,指出不妥之处并说明理由。
  该题中周末体育锻炼计划的内容包括“跳刘u宏毽子操”“游泳”“跳绳”三项,项目本身没有问题,但如联系两则阅读材料并结合生活经验进行分析,就会发现其安排的时间极为不妥:毽子操是高强度运动,对于平时不太运动的人来说,跳一个半小时,运动时间太长、强度太大;游泳也是同样情r,普通健身时间一般不宜超过一个小时,如果游泳时间过长可能会影响健康;另外,结合材料中所提供的《中国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指南》可知,久坐及观看屏幕时间过长也不利于健康,这份周末体育锻炼计划中的屏幕使用时间也超出了推荐量。
  正确解答这类题目,学生首先要关注日常生活,对社会、自然、科技等方面的知识或体验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其次要读懂题干,对题干中设置的有关情境要有正确的把握;第三要善于迁移运用,能在理解阅读材料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经验,将相关知识应用于实践,该题中的周末体育锻炼计划由锻炼内容、具体安排、自我管理三部分组成,那么考生就可根据小舟的具体情况,结合阅读材料与生活经验,对这三个部分逐一对照,分析其安排得是否妥当。
  三、热点表达型试题及其应用
  对热点表达型试题,命题者往往会选择一些富有时代气息的社会热点事件作为综合性探究的背景,要求考生根据情境中的任务或要求,表达自己的立场、观点和态度,以此考查学生的知识积累程度与思维发展水平。该类试题的呈现方式一般以片段表达为主,包括简短的新闻稿、演说辞等,因此不少试卷将该类试题列入“语言表达”板块,也有部分试卷以拟写标语、赠言、广告词等的形式将其列入其他板块。
  例如浙江省台州市2022年中考语文试卷,在第五部分“班级开展‘表达与交流’活动,请你完成下面的写作任务”中,设计了如下题目。
  20.据《光明日报》4月12日报道,疫情停课期间,河北、安徽有些地方要求幼儿园开展线上教学,给幼儿上网课。此事引发热议。请写一段文字,发表你对“幼儿是否适合上网课”的看法,要求120字左右,观点明确,理由充分,表达合理。
  此类题目要求考生具有丰富的课外知识,特别是要多留意官方发布的各类新闻,养成关注新闻、关注时事的好习惯。同时,想要较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考生还应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思考与判断。在解答此类题目时,考生首先需要分析材料要点,抓住关键信息。以上述题目为例,材料中“幼儿”“网课”是两个关键词,考生要抓住二者的基本特点作出相应回答,如“幼儿年龄较小,自制力差,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短,上网课坐不住;幼儿眼睛处于发育阶段,不宜长时间观看电子屏幕,上网课会影响幼儿的视力发展;幼儿园的课程大多通过游戏来实施,互动性比较强,不适合进行线上教学;幼儿上网课需要家长协助,但许多家庭做不到”,由此提出“幼儿不宜上网课”的观点。
  热点表达型试题虽然以独立设置为主,但也有命题者利用阅读材料,引导考生深入思考相关问题,以期对考生有更好的正面引导作用。如浙江省杭州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卷,设置如下写作试题。
  21.某校规定,眼睛不近视或一个学期视力下降不超过0.1的学生,才能评“三好学生”,人们对此议论纷纷。请写一段文字,表达你对这项规定的看法。(100字左右)
  该题题干虽未要求联系某个阅读材料,但该试卷关于近视的非文学作品阅读材料完全可以作为考生表达看法的重要参考。
  由上述分析可知,关注社会热点、注重生活积累、具有良好的健康意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是答好此类热点表达型试题的前提。
  四、文化解读型试题及其应用
  文化解读型试题一般都有一个总的主题情境,它以不同的形式、从不同的侧面检测考生相关的知识和能力,以达到综合性考查的目的。分析近几年全国各地中考卷中的此类试题,可以发现其具有如下特征:试题常常选用带有乡土地域特点的阅读材料并充分挖掘其中蕴含的文化特色。考生在完成此类综合性任务时,既能得到相关的知识积累,又能受到文化的熏陶,进而“认同中华文化,对中华文化的生命力有坚定信心”。
  例如浙江省丽水市2021年中考语文试卷,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为主题设计了多项活动,其中第三项为“访江南秘境,引文明之思”,要求阅读《瓯江上游,一片残存的江南田园》,完成相关任务。
  1.根据材料,推荐一个文化遗产项目参选。项目可以是古村落,也可以是古建筑。请结合文本内容写出推荐理由。
  2.推荐项目确定后,学校将组织实地考察。请根据材料,补充完成下面的采访提纲。
  3.“采取的保护措施”是文化遗产项目推荐书的重要内容。请对你所推荐的文化遗产提出三条保护措施。
  解答此类以专题形式出现的综合性试题,考生不仅要能阅读并理解试卷所提供的图文资料,还要具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因此在复习备考阶段,学生应立足课内知识学习、关注当地乡土地域文化的历史与传承情况,有意识地收集相关资料,如风俗习惯、乡贤名人、特产名胜等,对当地重大事件、名人典故要有一定的了解。同时,学生还要积极参与学校(教师)组织的综合性语文实践活动,如文学类活动、社会性调查和探究性学习等,全面提高以能力为核心的语文素养。
  此外,考生还应重视对名言警句、对联俗语、文化常识的积累。命题者喜欢在文化传承类综合性试题中,设计诸如为活动拟一个主题或标语、写一段开场白、拟一则广告词、写一副(句)对联等任务。
  例如浙江省衢州市2021年中考语文试卷,在第二部分“班级开展‘身边的文化遗产’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以下学习任务”中,提供了与衢州烂柯山有关的三则材料,设置如下试题。
  9.根据以上材料,仿照示例(示例略),编写烂柯山的词条。
  10.“南孔圣地,衢州有礼”打响了衢州城市品牌,请你也为烂柯山拟写一则广告词,并说明创意。
  又如浙江省台州市2022年中考语文试卷,在第四部分“班级开展‘野菜美食节’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中,设置了如下试题。
  18.请你给展板二、展板三补写标题。
  19.班级的“野菜美食节”活动需要宣传,请你拟写一则宣传标语,并说明创意。
  总之,语文综合性学习强调语文学习与客观生活、实践体验的结合,强调多种语文实践活动以及学习方式的整合,强调重视学生的自主性、参与性和研究性。试题命制者应创设符合生活实际的“真实”情境,以图文探究、阅读迁移、热点表达、文化解读等形式,重点考查学生的综合性语文学习能力。在设计综合性题目或任务时,命题者要“充分体现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的整合,在命题材料和社会生活之间找到结合点”,以此引导学生围绕特定话题或某种现象,深入思考、综合分析并解决问题。命题者还应精选富有育人价值的材料,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展现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445487.ht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