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利用信息技术建构语文高效课堂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韩新芳

  〔摘 要〕 信息技术为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和优化提供了优势条件。教师要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在语文教学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创设具体的教学情境,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突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 小学语文;信息技术;高效课堂;建构
  〔中图分类号〕 G4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317 (2023) 02-0058-03
  信息技术为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和优化提供了优势条件,对于教师教学模式的改进以及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小学语文教师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作用,把学生从传统的学习方式当中解放出来,使小学语文教学更加形象生动,符合学生处于形象思维阶段的认知特点,让学生在信息技术营造的具体形象的教学情境当中,能够全身心地投入语文学习,发挥学习潜力,提升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一、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建构中的作用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生的学习动力大多来自兴趣以及为教师教学方式的不断变化所吸引,新颖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往往能吸引学生注意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发挥信息技术能够营造形象生动教学情境的重要作用,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课堂学习中,对语文教学的语境和情境产生真切的体验,提高理解能力和语文思维能力。
  如在学习课文《小松鼠》时,有些学生对松鼠并不熟悉。即使对小松鼠有所了解,但如果让学生介绍小松鼠,他们也很可能无法用有条理的语言形象地加以描述。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用多媒体播放小松鼠的生活场景,用特写镜头突出小松鼠的体形,用特写的方式反映小松鼠的某个部位,表现其生活习性。然后,让他们结合视频内容进行复述,学生的复述就能基本接近于课文内容,既有条理又形象。信息技术的引导作用,促使学生更深入地阅读和理解课文。
  (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通常采用讲解灌输的方式,希望学生通过教师的讲解完全理解课文,但是实际上学生对教师的讲解未必感兴趣,甚至会产生厌烦的情绪。而学生乐意在信息技术营造的形象生动的学习情境中更真切地体验知识及课文的情感与思想。因此,教师可以用多媒体展示教学内容,快速呈现重点段落或语篇,可以用多媒体丰富教学内容。教师由传统的讲解灌输转变为用多媒体展现实际内容,可使语文教学更加充实,内容更加丰富。
  如在教学《火烧圆明园》一文时,如果教师采用讲解灌输的形式,用语言描述圆明园,用语言表现圆明园毁灭的过程,学生就很可能对相关内容不感兴趣。而利用信息技术展现圆明园的建筑,可让学生领略到圆明园的雄伟和壮观,学生通过视频了解圆明园的毁灭过程,要比教师单纯地用语言描述更加形象生动。然后,教师再把语言描述的过程归还给学生,让学生复述圆明园的原貌以及毁灭的过程,使学生学会应用确切的语言表达思想情感,用语言表达事情的整个过程,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得到了不断改进和优化,其学习不再单纯地局限于课堂,而是可以通过电脑或者手机终端进行学习,通过电脑或手机终端接收教师传输的教学内容。在遇到学习困难时,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查询等功能对学习内容进行拓展。
  例如教学《桂花雨》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指导学生进行预习,教师给学生传输预习任务单让学生完成预习任务。在预习中遇到问题时,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向教师请教,对语篇的生字新词以及段落大意、思想情感等进行探讨。当在课堂上正式学习本课时,教师可以根据预习中的问题让学生继续进行探究,把学生在预习当中遇到的疑难作为教学的重点,体现了语文教学的针对性。
  二、利用信息技术建构语文高效课堂
  (一)创设教学情境提升学生学习动力
  小学生自控能力不强,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根据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利用信息技术营造形象生动的视听氛围,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
  以教学《爬山虎的脚》一文为例。小学生对爬山虎的形象及特点不了解,如果单凭讲解和灌输,学生很难通过想象及联想对爬山虎这样的植物进行全面而深入的了解。因此,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播放爬山虎生活环境、生存状态以及爬山虎脚的特性的视频,让学生更加形象生动地了解爬山虎的习性和独特的生长方式,促进学生对课文的深入理解。再如,在教学《海上日出》一文时,教师可先让学生想象在海边观看太阳升起的样子,然后用视频播放海上日出的壮观情景,让学生观看之后,再用语言叙述海上日出的景象,说说自己的感受。这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海上日出的印象,也使他们对课文当中的一些重点词语及重点段落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与认知。
  在以上教学环节中,教师注重应用信息技术营造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教学情境中感受与体验,并完成相关阅读理解任务。学生在教学情境中对课文的理解更为深刻,学习积极性更高,有效实现了学习目标。
  (二)促进学生互动探究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引入信息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前提是教师要对信息技术进行科学合理的应用。要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生互动探究,促进学生的语言交际。教师一定要避免无休止地展示PPT而代替学生活动的现象,避免以多媒体的展示挤占学生互动交流的时间。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把互动和交流的时间交给学生,使学生能够自主思考、自主学习,提升语文思维能力。
  例如,在教学《只有一个地球》这篇课文时,教师利用多媒w展示一些有关地球的科学资料,让学生根据科学资料进行分析,并让学生思考:为什么说只有一个地球,人类应该怎样对待地球?然后教师让学生根据这些科学资料在课堂上展开辩论活动。学生们用两种观点展开辩论,第一种观点认为宇宙中只有一个地球,人类要保护地球环境;第二种观点认为人类可以在茫茫宇宙中找到与地球一样的适合人类生存的星球,当地球环境恶化时,可以到与地球环境相同的星球上生活。学生展开激烈辩论,他们根据教师提供的视频科学资料和自己通过网络搜寻的一些科学资料作为论据进行辩论,有效地提高了学习热情,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因此,运用信息技术不仅是为学生展示相关学习内容,还可为学生提供互动学习和自主思考的载体与依托。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互动探究的方向,让学生的学习更有目标、更有针对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热情,提升了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
  (三)开阔学生知识视野
  信息技术为语文教学营造了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教师要注重利用信息技术开拓学生的知识视野,使学生产生深入学习和全面学习的欲望,让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浓厚兴趣,从而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
  例如,在教学《景阳冈》这篇课文时,需要学生了解武松打虎的场面。如果单纯依靠文字表达或者教师讲述,学生可能无法产生更深刻的认识,也不能对武松打虎的场面有具体形象的认知与了解。因此,教师可利用《水浒传》电视剧视频进行剪辑,把武松打虎的场面用视频的形式向学生展现,让学生边看视频边对照课文进行阅读。这样,把文字与视频结合起来阐释课文,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更加全面与深刻的认知。学生在学习了这篇课文之后,对武松的英雄形象产生了崇敬之情,对《水浒传》这部文学巨著产生了兴趣,教师就可以因势利导,向学生推荐一些《水浒传》当中英雄人物事迹的资料作为阅读学习任务。学生对《水浒传》当中的人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在课后就可以更加主动和认真地阅读《水浒传》中的相关章节,通过阅读提升阅读能力,也使自己的知识面得到拓展,这对学生的阅读积累以及阅读技能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再如,教学《草船借箭》一文时,教师可以在学生阅读课文之后,根据课文当中的某些细节选取一些视频片段,让学生对照视频进行课文阅读,加深理解。在学生对人物有了较深入的理解后,教师可以问学生对课文中的哪个人物感兴趣,并推荐学生到《三国演义》这部名著中阅读相关章节,以更加深入和全面地了解这个人物的事迹。以这样的方式,拓宽学生的阅读范围,提高其阅读能力。
  在以上教学环节中,教师注重利用信息技术营造有趣的教学氛围,使学生通过多媒体的视频展示对文本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知。不仅如此,教师还可借助信息技术拓展学生的阅读范围,让学生产生拓展性阅读的动力,从而使教学不只限于课堂和教材,还可拓展到课后文学名著的学习,以更有效地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与语文素养。
  (四)突破教学重点难点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加深学生对事物的认知,使学生从直观到深入,从形象到抽象地理解相的知识点,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教师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抓住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善于运用信息技术帮助学生突破学习重点和难点,提高其学习效率。
  例如,在教学《落花生》一文时,部分学生对《落花生》一文主题的提炼会出现困难。因此,教师首先可利用多媒体展示落花生这一植物的生活习性以及落花生果子在地下生长的特性,使学生了解落花生的特点。通过视频展示落花生的生长过程,也促进了学生对本文主题的理解,使学生真正理解了父亲为什么要求孩子像落花生一样做一个对别人有价值的人,从而对其价值观实现正确的引领。再如,在教学《秋天的雨》这篇课文时,教师如果给学生讲述秋雨的样子,很难让学生产生深刻印象,只能使学生有一种模糊不清的感觉。因此,教师可通过信息技术把课文当中秋雨的清凉、温柔等特点进行视频展示。通过动态的画面,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秋雨的样子,促进学生理解作者的情感,使学生与课文的情感实现共鸣,加深学生对语文课文的理解。
  三、结语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利用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的整合,使语文教学具有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学生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可以加深对知识的体验,对语文知识有一个更直观和深入的认知。教师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对语文教学的促进和优化作用,充分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探究知识的动力,引导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自主学习,提高合作探究意识,提升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提高。
  参考文献
  [1]于喜玲.浅谈小学语文与信息技术教育的有效整合[J].信息教研周刊,2011(3):85.
  [2]郑玉静.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程的有效整合[J].考试周刊,2009(33).
  [3]高小红.浅谈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1(1).
  [4]杨凤龙.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整合的实践和反思[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1):8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445703.ht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