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用一体化的思路疏解体育课程实施中的问题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丁俊 周波

  摘 要:学校体育课程存在对课程体系建设的期待、对学校软硬环境的担忧和教师在课程实施中的困惑等“急难愁盼”一系列问题,课程实施是诸多问题中最重要的内容。本文探索用一体化思路疏解体育课程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对一体化体育课程的理论与方法进行梳理,以一体化的理论指导单元教学设计、结构化内容、课内外“学、练、赛”的实施,形成优质体育课程模式和优质课程案例,旨在为一线体育教师提供可学、可用的课程教学方案。
  关键词:一体化;体育课程;大单元;结构化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23)01-0011-02
  学校体育课程实施过程中存在许多的“急难愁盼”问题,从研讨中可以看出,一线教师提出的问题非常多,主要集中在对顶层设计的期待、对学校环境的担忧和教师实施的困惑三个方面,这就需要科学有效的课程理念支撑,建设具有新时代学校体育特征的课程体系 ;W校对于课程实施提供的“软硬”环境,如体育课程能否开齐开足、场地器材是否具备等问题以及学校对课程改革与实施的支持等 ;体育教师对课程理念理解程度,能否根据先进的课程理念与方法落实到课堂教学中。这些问题有待分析思考并解决。当前,打通课程理念和先进的课程在教学中实施的最后一公里通道,既需要科学的课程教学体系的支撑,又要有课程实施的具体路径和内容,切实将一体化体育课程落实到教学实践中,发挥体育学科的综合育人价值。
  一、全面把握体育课程一体化的理论与方法
  体育课程一体化是指体育课程目标、内容、实施、评价等诸要素在纵向衔接、横向一致、内在统一、形式联合等方面的系统体现 [1]。大中小(幼)各学段都以本学段为阵地,缺乏上下贯通的课程内容体系,体育教师没有一套科学的一体化课程内容体系,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了课程内容不衔接、课程内容不确定、课程内容不恰当、课程评价不一等等问题。面对课程内容不衔接问题,需要树立系统的体育教育观念,只有教育主管部门、学校、教师和学生从真正意义上重视体育教育,才能更好地促进教育工作的开展,还需要对体育课程内容进行整体设置,构建一体化体育课程内容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面对这些急切的问题,于素梅博士从国情、校情、学情等角度出发,全面考虑一体化体育课程内容的总体框架、学段分配、修学方式,搭建起科学的一体化体育课程内容体系架构,逐步解决教师们的心中所急。课程内容不确定、不恰当则需要体育课程教学实施者从目标设计开始,根据具体情况制定适宜的学习内容。最后,建立对体育课程适宜的、可操作的评价标准体系,面对不同的评价环境采取相应的评价方式,课堂评价要采用自评、互评、师评等多元评价方式,体现课堂教学评价的多样性。
  二、协同促进体育课程一体化的有效实施
  体育课程一体化实施遵循着“纵向衔接、横向一致、内在统一和形式联合”的原则。学校实施体育课程一体化的主体是教师,年级和学段之间的衔接问题会严重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如何做好体育课程一体化的衔接是实施过程中的难点。
  单元设计的一体化内容。《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2022 年版)》提出构建大单元课程教学体系,其核心目标就是以整体化的思路统筹教学内容,确立本单元的内容在各个单元所处在层次并与之保持关联性,构成由低向高多层次的递进发展路径。内在统一 :在一个单元内课程内容的运动能力水平处于同一层次,保持一致性,这样在实施过程中学习内容之间有协同性,有利于体育课程的有效实施。纵向衔接 :每个单元对应的学生运动能力基础不同,呈递进性上升。例如排球的初始单元可称为单元一,学习对象是零基础或水平二的学生,这个单元学生的运动能力目标是初始层次的,对技术要求比较低,随着单元学习的变化,每个单元目标对应的学生综合运动能力相应提升。横向一致 :在单元内的各项运动内容是处于同一层次的。如在排球大单元设计中,单元一的内容主要是移动及发、传、垫球和游戏或比赛等,都是比较简单的动作和动作组合。形式联合 :以应用为基本要求,根据实际应用对单元内的动作进行组合。如练习时将移动与发、传、垫球动作等进行组合,发球后立即移动进入场地位置做好防守,移动垫发过来的球并准确垫给二传。
  设置结构化内容。结构化体育教学是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与运动技能习得规律,将孤立的、碎片化的运动知识与技能进行整合、联结,引导学生形成旧知到新知的迁移链,可以使学生的学习由浅层走向深度,由表层符号走向逻辑与意义的统一,实现将体育学科知识向核心素养转化的育人目标 [2]。课程设置应该充分考虑到前后动作的整体性、关联性、层次性和应用性,如进行排球大单元教学的过程中,垫球学习不能总是在自垫球学习中停滞,要垫来自不同方向、不同类型、不同强度的球,同时要从垫球的目的性、准确性出发,如通过垫球达到传给二传,或者直接垫向对方场地等,同时要适应比赛时的应急应用,垫球的组合练习让学生理解实际应用环境和比赛情境,这就需要掌握多项排球技术的综合应用,动作技能学习不是孤立的,是相互关联的 , 是排球运动能力的整体化体现。
  课内外一体化实施。新课程标准提出“教会、勤练、常赛”的要求,“教会”就要依托“勤练”完成对动作方法的进一步掌握,“常赛”会激起学生运用动作方法的欲望,帮助学生主动去学会,同时“赛”的过程也是“练”的过程。由此看来,仅仅靠课堂教学的 40 分钟学习活动是远远不够的,这不仅仅要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学、练、赛”,而且要在课外实施“练”和“赛”,把课堂教学与校内外的体育活动有机联系起来。因此,校内要充分利用大课间体育活动、社团活动、课后服务练习、训练队等作为体育课堂的有效补充,校外要发挥一小时体育锻炼活动的作用,开展能激发学生兴趣的练习和比赛活动。如课内组织学生学习篮球,大课间体育活动练习篮球,课外体育活动组织班级篮球比赛,放学后也可以在小区里自由组合开展比赛活动。
  三、创新优质体育课程一体化的研发推广
  体育课程一体化顺利实施需要体育教师有较强的综合能力,建立高素质的体育课程教师团队,要从理解、实践、研究的角度对体育课程一体化进行深入学习。首先,加强体育教师理论知识学习和开展教研活动,保证体育教师有充足的时间学习体育课程一体化理念,通过教育培训、专题讲座、一体化研究平台等渠道等加快理念落地。其次,区域与学校之间交流教学方法,共享体育课程资源,共同构建“乐动会”体育课堂。“乐”: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特点,了解学生发展兴趣爱好,走进学生并真正做到以生为本。“动”:课堂教学中,给予学生充分的活动时间,进行技能知识点的学习。教师要做到精讲多练,教学组织形式安排要做到少等多做,让学生在体育课堂上有满满的收获。“会”:采取多种教学形式,变被动学为主动学,激发学生求知欲望,让学生愿学、能学、学会。最后,构建创新优质体育课程案例。在创新体育课程研发过程中,构建有理念、有创新、能复制、可推广的课程案例,让体育教师能学、能用,切实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率的课程,是一线体育教师迫切期待的。因此需要广大体育教育者从内容、结构、方法、育人效果等方面不断探索新课程模式,推出具有新课程改革特点的样板课程方案和课例,并通过各种平台层层推进,让一线体育教师把具有新时代特征的优质体育课应用于常态化教学中,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
  参考文献:
  [1]于素梅.体育教师对体育课程一体化的推进方略[J].中国学校体育,2020(10).
  [2]周妍.新课标背景线下的结构化体育教学思考[J].体育教学,2022,42(1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445785.ht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