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从就业导向视角论中职体育教学模式的构建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田培斌

  摘要:为解决当前我国中职体育教学模式与就业导向不相适应的问题,文章选取A市13所省属中职学校体育生及体育教师作为研究对象,结合就业培训与教学体系的内在关联,确定以“教学职业适用度偏低”“体育职业针对性教学”及“职业意识”三个维度为调查标准,统计发现目前调查对象教学职业适用度偏低,同时体育职业教育缺少针对性,职业意识培养较差。对此,文章认为中职学校应促进教学目标与学生就业需求相匹配,针对不同专业量身定制教学内容,并在中职体育教学中引入职业意识教育。
  关键词:就业导向;中职体育;体育教学;教学模式;构建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3)06-0085-04
  中职教育担负着为国家建设与发展培养各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重任。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用人单位对服务人才需求越来越多,许多职位都对学生的专业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其中最为关键的一点就是要有强烈的服务意识。中职体育教学应注重对学生服务意识的培养,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和服务意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和市场需要。
  (1)案例选取。此次研究选取A市13所省属中职学校体育生及体育教师作为研究对象。
  (2)调查维度。调查维度的确定是保障问卷调查及访谈调查达到预期调查目标的重要标准。文章参考国内外研究文献,参考《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结合就业培训与教学体系的内在关联,最终确定以“教学职业适用度偏低”“体育职业针对性教学”及“职业意识”三个维度为调查标准。
  (3)研究工具。问卷参照《职业教育专业简介》《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0年版)》,结合职业教育理论、就业导向理论选取当前就业导向视角下中职体育教学模式的关联性问题,编制成“以职业为导向的中职体育教学现状调查”问卷,以问卷链接二维码的方式进行发放。同时通过扫描法进行问卷调查,这可以对被调查者进行无差别筛选,更真实、更具代表性地反映现实问题。此次问卷共计回收291份,有效问卷291份,问卷回收率100%,问卷有效率100%。
  1.调查现状
  (1)关于教学职业适用度偏低的调查。教学职业适用度偏低具体表现在体育教学内容是否适合学生的职业发展。调查结果表明,35.40%的学生认为体育教学非常适合自身的职业发展,28.52%的学生认为体育教学适合自身职业发展,23.37%的学生认为体育教学不适合自身职业发展,12.17%的学生认为体育教学非常不适合自身职业发展。
  (2)关于体育职业针对性教学的调查。调查结果表明,63.93%的学生表示体育课具有较强的职业针对性,19.24%的学生表示体育课有职业针对性,12.37%的学生表示体育课没有职业针对性,4.46%的学生表示体育课职业针对性较差。
  (3)关于职业意识的调查。调查结果表明,43.30%的学生表示没有职业意识,29.90%的学生表示对职业意识不够理解,21.30%的学生表示具有职业意识,5.50%的学生表示具有较强的职业意识。
  2.问题成因
  (1)教学职业适用度偏低。中职体育教学目标以就业为导向,且充分反映职业学校的特点,有别于一般中学体育教学,其更注重体育生的就业素质及社会能力培养。从问卷调查情况来看,仍存在中职学校体育教学不能很好地适应体育生职业发展需求的现象。
  (2)体育职业教育缺少针对性。作为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教学组织与实施直接关系到学校教学内容的执行及教学目标的实现。通过实地调研发现,目前,我国中等职业学校体育课程缺少针对性,在具w教学过程中,由于缺少素质拓展和职业仿真等方面的实际训练内容,中职体育教师在授课时的策略也非常简单,与普通高中体育教学基本一样。
  (3)职业意识培养较差。中职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复合型人才,除了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技能之外,还要让他们懂得一些理论知识,成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的专业人才。学生如果没有爱岗敬业精神、创新精神,就很难适应未来的工作,更无法面对工作中的挑战,同时还会给社会、企业以及自身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教师要在“工匠精神”指导下,注重学生职业能力及职业精神的培养,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又能培养他们的工匠精神。但从当前调查情况来看,部分学生的职业意识偏低,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中职学校过于注重对学生理论知识的灌输,以职业为导向的职业意识培训出现了严重的缺失。
  1.教学目标要与就业需求相匹配
  教学目标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理念及教学期望而设置确定的一种预期达到的教学效果,它是教学活动的重要因素及重要方向。具体来说,教学目标可分为宏观目标、中观目标、微观目标。与普通高中相比,中职学校更多的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目标,所以中职体育课程教学目标必须要紧密结合社会就业的需求来进行设置。课程目标更具有专业性,比如,学前教育专业体育课程,应围绕幼儿体能及体育知识进行,为适应就业要求,还应该设置一些与幼儿体质发展有关的运动项目。班级目标是最低层次的教育目标,也是体育课程期望学生所能达到的目标。第二层次教学目标,具体说就是体育课程教学目标。按照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0年版)》,中职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必须要贯彻立德树人、以体育为本的要求,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使他们能够了解职业卫生知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遵守运动伦理及行为规范,弘扬运动精神,培养良好的运动品质,增强责任、规则、集体意识。由此,中职学校在制定体育课程的具体教学目标时,应以就业为导向。这不但是中职学校体育教学发展的必然选择,而且是中职学校教学过程中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
  首先,中职体育在实施过程中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教育观念和体系,使之与普通高中体育不同,真正做到以提高学生的体质及职业素养为核心。在劳动就业市场,中职学校主要是为生产一线培养“蓝领”,这些“蓝领”对身体素质、团队精神等有很高的要求。因此,要想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就要加强素质教育。而与专业理论课程相比,体育教学在培养学生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方面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学校、教研组和教师,要有统一的认识及观念,使“以人为本”观念渗透到整个体育教学过程中去。在课程设置上,教师应紧紧把握“就业需要”,以培养大体育生就业能力为主要目的,强化学生体育技能、体育精神及终身体育理念培养。要实现这一特定目标,学校、教师、学生必须齐心协力。学校要注重体育教学保障,包括课时长短、教学设施配备、师资队伍建设等,切实将体育教学纳入中职学校的教学体系和规划中,并给予政策支持及倾斜。同时,要注重对体育校本课程的研发和投入,鼓励体育教师开展相关的课题研究,强化体育教师的培训、考核,提升其教学能力。具体而言,学校可组建一些体育社团,开展相关的体育竞赛等,使体育课外活动及体育课堂教学融合发展,形成浓厚的体育文化氛围。

  其次,为凸显中等职业学校体育“就业导向”功能,学校应根据学生职业特点,设计适合学生发展的专业课程,通过各类体育活动的开展,锻炼学生的职业能力和体育精神,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在中职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制定教学目标,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要针对学生体质、运动能力,指导他们进行科学、合理的体育锻炼活动。
  最后,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增强责任感,充分了解中职学校特点,培养学生职业的适用性,从提高学生就业技能、职业素质等方面着手进行设计与实施。要充分认识及分析当前各类职业社会需求、就业状况,并根据学生身体素质及认知能力,制定科学、严谨的教学目标,做到既要体现教学效果,又要适应职业教育的总体要求。学生作为教育主体,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从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及今后职业的需求出发,学习职业所需要的运动技巧及预防职业病知识,不断地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增强自身的就业能力和专业素养。
  2.针对不同专业采取不同的教学内容
  根据教学目标进行教学内容选取,能够有效地推动教学目标的达成。中职学校体育课程教学内容应根据体育生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选择。
  第一,了解、分析各专业需要及职业病预防。通过分析不同职业特征,掌握职业所需要身体素质及职业疾病表现,从而选择适合本专业的教学内容。比如,对汽修等机械行业体育生来说,对身体柔韧性及腕力有很高要求,需要长时间蹲、站等。教师可选择乒乓球、杠铃等运动项目,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肢体及手部灵活性训练,还可让学生在课后做一些放松动作,对职业病进行预防。酒店管理、服务行业体育生,雇主对其仪容有很高要求,在工作中需要保持标准的站姿。教师可通过健美操、瑜伽等锻炼方式,对他们进行身材锻炼,并注意指导他们进行腿部伸展运动的锻炼,避免因长时间站立造成静脉曲张等腿部损伤。在进行体育教学内容选择前,教师可通过调查、访谈、校企合作等途径和方式,全面了解不同职业对劳动者身体素质的要求,为学生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
  第二,建立具有职业特色的运动课程体系。在全面了解中职学校专业特征及相应职业需求之后,教师要按相关顺序进行选择与设计。完整的体育课程体系应该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理论知识,二是运动技术。在选择体育理论知识时,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职业特征。例如,在健康运动理论、体育保健知识基础上,增加营养、健康饮食理论知识,以增强广大学生的求职能力。在体育技术培训中,结合就业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身体锻炼,注重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及适应能力,以适应未来的工作环境。例如,电子商务、会计等行业的从业人员须伏案工作,应加强肩颈部肌肉力量锻炼;服务型职业对身体协调能力要求较高,学生应加强反应、速度等方面的锻炼。在锻炼过程中,教师可模拟不同的职业情境,激发学生锻炼热情。例如,在空乘专业学生举托盘、回程定向接力等运动项目的开展过程中,教师要增强他们的职业体验,提高他们对课堂的参与度及对体育锻炼的兴趣。此外,教师要增设职业病防治课程,以培养学生适应职业需要的能力。
  第三,不同年级的教学设计要有不同侧重点。即使是同一门学科,也要注重增强学生的体质,提高他的体育意识。一年级重点培养学生的基本身体素质。二年级时,要让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适合自身身体情况的特殊运动,指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进行自我锻炼,培养他们的终身体育意识。三年级由于在校时间短,可通过职业仿真进行竞技比赛,重点关注学生的职业病预防及心理素质培养。
  第四,不断优化人才培养目标。在进行体育教学创新时,教师要做到与当前社会发展需要相一致,要符合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工作需要,要以这一特点为核心,对学生就业状况和发展趋势进行细致研究,并根据学校特点和市场需要,认真研究相关的体育教学模式,注重培养符合职业需求的人才。中职体育应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切入点,不断巩固学生的专业基础,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使他们能够在今后工作中体现出实际的学习能力和创造力。
  3.引入职业意识教育
  随着中职教育改革的深入,中职学生的自主性教育也日益受到重视。在中职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合理安排各种教学内容,让学生有一个展现思想和个性的舞台,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进行独立学习。中职体育是中等职业学校的一门公共课程,是学校整体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职体育课程教学设计中,教师应注意三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加强对学生课堂纪律及行为规范教育。职业意识对于培养学生服从学校规章制度意识具有实质性意义。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对不遵守课堂纪律的学生进行一定的惩罚,培养他们遵守时间、遵守纪律的良好习惯,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二,注重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及合作能力。人无论从事何种工作,都会与别人合作,具有团队精神尤为重要。在具体的教学设计中,教师要重视团体活动的开展,如足球运动、拔河比赛、接力长跑等,通过开展一系列的团体合作运动项目,使每一位学生能够深刻地认识到团体的力量,认识到团体与个体的不同之处,使自己更好地融入班集体,提高合作能力。
  第三,根据学生的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能力培养。不同职业不但需要不同体质,而且在心理及综合能力方面也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注重职业特征,有针对性地进行能力培养。例如,在焊工、汽修、电子专业中,要注重意志训练,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从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对学生进行不同评判。如在篮球教学中,应将速度和运动标准相结合,对学生进行评价,发掘学生的兴趣点,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第四,通过适当减压,引导学生提高自信心。在激烈竞争中,在未来工作环境中,学生要想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必须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及自我调整能力。因此,中职体育课程应包括学生抗挫折教育、增强自信心等内容,以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第五,培B学生刻苦钻研、勇于拼搏、积极进取的精神。这是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也是一个人取得事业成功所必需的基本品质。中职体育教师应采取竞赛形式进行教学,以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学生在参加比赛的过程中,能提高自信心并形成自我激励,从而做到超越自我、超越他人。在竞技运动中,输赢并存,学生通过参加比赛可以磨炼自己的意志,增强抗挫能力,从而让自己变得能够吃苦耐劳、坚忍不拔。体育比赛规则和纪律都很严格,必须按照规则来参加,这对培养学生的自控力和纪律性大有裨益,能很好地控制学生的情绪。
  第六,开展校企合作,引进企业文化。中职体育多在户外进行,常常要面对风雨,尤其是冬季和夏季,这样的自然环境对学生来说是一种巨大挑战,学生不但要具备基本的体育能力,还要在不停训练中忍受肌肉疼痛和疲劳,这对学生的耐力是一种考验。开展校企合作,引进企业文化,有利于培养学生坚韧的品格和综合素质。
  综上所述,以就业为导向的中等职业学校体育,其专业课程建设质量将直接影响到市场资源分配。以就业为导向的中等职业学校在体育课程建设过程中,如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方面与行业、企业岗位的需要不相适应,将会出现与现实就业需求严重脱节的局面,使毕业生无法从“学生”向“准职业人”角色转变,进而产生供需矛盾,导致人才技能培训出现问题。因此,教师要从就业导向视角进行中职体育教学模式的构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就业水平。
  参考文献:
  [1]戴松松.浅谈中职体育探究式教学模式[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9(08).
  [2]周葛龙.增强高职学生就业优势的体育教学模式探究[J].辽宁高职学报,2019(03).
  [3]刘汪洋.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体育教学模式的构建策略[J].现代职业教育,2018(15).
  [4]吴庆音.探索中职学校体育教学模式改革[J].现代职业教育,2018(11).
  [5]徐兰芳.基于多元化视角的中职体育教学模式探析[J].青少年体育,2015(06).
  [6]汪宝森.中职学校汽修专业体育教学模式改革的研究[J].体育世界,2014(03).
  On the Construction of Sports Teaching Model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mployment Orientation
  Tian Peibin
  (Minqin Vocational Secondary School, Gansu Province, Minqin 733399, 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 that the current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model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in China does not adapt to employment orientation, the article selects 13 provincial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in A city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combines the internal relationship between employment training and teaching system, to determine the three dimensions of "low suitability of teaching profession", "targeted teaching of sports profession" and "professional awareness" as the investigation criteria, the statistics found that the current survey object teaching career applicability is low, and at the same time the sports vocational education lacks pertinence and professional awareness training is poor. In this regard, the article believes that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should promote the matching of teaching objectives and students’ employment needs, customize teaching content for different majors, and introduce vocational awareness education into secondary vocational physical education.
  Key words: employmentorientation;secondaryvocationalsports;sportsteaching; teachingmode; structure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446188.ht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