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初中生生物学习分化现象的深层分析及对策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学生由小学升入初中,学习成绩分化,一直以来都是一项难以攻克的问题,而且随着初中教育的普及,初中生学习分化日趋严重。初中生学习分化现象的凸显,不符合教育的基本精神,它使大批的青少年,在人生刚刚起步时,就要承受一次与失败挂钩的较量,从而影响到他们未来的成长和发展。更为严重的是,由此造成的在教育上的混乱,会影响社会人才结构的断层,给社会的持续发展留下隐患。结合多年生物教学的实践,本文就初中生生物学习分化的成因及对策展开一次粗浅的探讨,旨在降低分化程度,提高生物教学质量。
  1 分化现象形成的原因
  1.1学科特殊性形成的分化
  1.1.1 学科敏感性质特殊。学生进入初中,陆陆续续进入青春期。随着身体和性机能的发育趋于成熟,性驱力和性别角色自我观念强烈,而生物又是一门特殊的学科,涉及生物繁殖生熄,学生对此学科较为敏感,部分同学持有玩味的态度,从而导致学习成绩偏低。而部分学生则是抱以好奇的心理和强烈的求知欲望,使得学生对学科有良好的驾驭,学习成绩优良。随着学习时间的加长,倦怠与发奋的抗战,使得分化趋于严重。
  1.1.2 学科易引起定位偏低。学生从小学到初中是学习过程的一次飞跃,在课程设置、教育教学要求、教育教学方法及管理方法等方面都发生了较大变化,学生的生理、心理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从教学内容看,小学只有三门主要课程,初中时的教材内容多、跨度大、要求高。面对突然增添的多门新学科,部分学生依旧保留小学的一贯认知态度,将主要精力放在语文、数学以及英语上,从而放低了对其他科目的要求,尤其是生物作为中考的非重点科目,更加容易引起学生对其学习目的上的不明确和态度上的不端正,从而严重影响到他们的生物成绩。
  1.2 教育教学管理不足形成的分化
  1.2.1 社会评价体系片面。长期以来,对学生、教师、学校的评价,基本上以考试成绩和升学率为标准,从而促使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现象愈演愈烈。在这种情况下,学校教育很难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更难做到针对后进生、学困生的特点进行教育,促进他们健康成长。另一方面,在“应试教育”模式和“片面追求升学率”思想的支配下,在教学方法上,必然是面向少数学生,忽视大多数,特别是忽视后进生,必然会加剧学生学习成绩上两极分化,使一部分学生不断产生学习困难,导致更加厌学。
  1.2.2 教师对学生认识不足。有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无视学生认知水平的差异,实行了讲授内容、教学进度、作业要求、目标检测的高度统一,使得各类型学生差异越来越明显。另外,教师在评价上普遍存在偏差现象,对能力强的学生褒奖有加,而易漠视那些成绩偏低的学生,对优生发言老师耐心有余,对后进生发言往往缺乏耐心。久而久之,差生胆怯和自卑心理越来越浓,造成差生越差,优生越优的恶性循环。
  1.3 学生主观意志形成的分化。从管理方法看,小学的管理是全方位的,带有指令性,以“管”为主;中学的管理,则是指导性和制度管理,以“导”为主,学生有了一定的自由度。从教学方法看,小学教师的教学方法主要是示范和重复,学生的学习基本是模仿和记忆,以听讲为主;中学教师的教学既要重视知识的传授,又要重视智力的开发和能力的培养,学生学习除记忆外更要思考和理解。
  2 遏制分化的对策
  2.1 切入学科重点,引导学生正确定位。一是根据生物学科的特殊性,注重教学艺术,正确指导学敏感知识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看待生物学科的态度。有效引导学生对生物学科的认可和对其重要性的认知,普遍提升学生在学科上的定位。
  2.2 正确认识学生优劣,培养与保持学生积极性。
  2.2.1科学教学,正确疏导。教学目标要以体现整体性和层次性、差异性和阶梯性相统一的原则为着力点,科学的教学目标有利于激励学生为实现整体目标而努力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所有学生的提高。教学中应当注重教学方法的选择和组合,要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充分发挥各种智力因素和多种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推动学生认识活动向深层次方向发展。2.2.2 民主教学,不偏不倚。教学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认识过程,认识过程的主体是学生,学习效果的好坏,主要看学生的积极性调动得如何,因而关爱每一名学生,使他们对学习不失去信心显得尤其重要。尊重人格,尤其是保护后进生的自尊心,必须用民主、平等的方式对待他们,对他们付诸更多的爱心。培养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2.3 能动教学,及时肯定。教师要把良好的期望具体化为更多的鼓励和支持,多给他们创造一些成功的机会,对学生特别是下等生的每一次哪怕是微小的成功都要及时给予肯定、鼓励和表扬,让他们在获得多次成功的体验中不断得到精神上的满足,使之逐步看到自己的价值和力量,产生一种更上一层楼的心理欲望,产生奋发进取的内在动力。
  2.3 抓好衔接问题,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主观意志。
  2.3.1 注重目标引导,激发学生兴趣。学习目的和学习兴趣的差异是导致成绩分化的根本原因。因此要着力于每一个阶段性学习的开始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的教育和引导,帮之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并端正学习态度。另外,作为教师自身更需要从语言、教态、教法等多方面提高自己,力求知识讲授生动活泼、幽默风趣,千方百计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热情、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2.3.2 关注学生分化点,降低分化程度。根据多年教学经验,学生生物成绩产生较大分化主要集中在初二,其实难度并未有太大的提升。教师应当在初二伊始,首先强调学科分化点,增加学生的警惕心理,引导学生在新压力下,正确应对。然后针对青春期凸显的特殊时期,增加与班主任的通力合作,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注重学生心理辅导。
  初中生学习成绩分化的形成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是学生非智力因素的某些缺陷交互作用、恶性循环的过程。然而初中教育又是人生的关键时期,学生成绩产生的分化程度将会对学生个人的成长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作为任课老师,我深感肩上的压力和责任,所以据此阐述上述文字,望大家批评指正。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8033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