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说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主要经验和做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陈阳红

  【摘要】随着近些年高校毕业生的快速增加和全球金融危机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大部分毕业生很难找到自己理想中的工作岗位,这其中包含多种因素在里面,但大学生自身就业能力的欠缺占主要因素,所以在严峻的就业形势大环境下,探索如何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是当务之急。本文就如何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谈几点经验与做法。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能力
  
  
  据人保部门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为660万人,比2010年的630万多30万人,就业形势非常严峻。另一方面,高等教育大众化、毕业生年年剧增的时代,用人单位也在高呼人才难寻。因此,提升大学生就业的能力,满足社会的需求也就成为当务之急。
  一、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内涵
  在20世纪90年代,就业能力(employability)就已经作为欧美劳动力市场政策分析的重要研究工具,同时也被广泛应用于大学生就业问题方面的研究。目前,我国对于就业能力这一概念所下的定义并不统一,国内学者郑晓明(2002)比较早地倡导就业能力理念。他认为,大学生就业能力是指大学毕业生在校期间通过知识的学习和综合素质的开发而获得的能够实现就业理想、满足社会需要,在社会生活中实现自身价值的本领。国内学者陈微静(2004)认为,就业能力是人们从事某种工作所需具备的能力,包括特殊就业能力与基本就业能力。国内学者谢志远(2005)认为就业能力是一种与相关职业的综合能力,是能力群,包括知识、技能、态度、个性、心理承受力等。虽然对就业能力的含义没有统一说法,但笔者认为,大学生就业能力是通过知识学习和自身素质提高的一种与职业相关联的综合能力。
  二、大学生就业能力现状
  高校扩招十余年来,大学毕业生人数剧增,不可避免的带来就业难问题,再加上去年美国引发的金融危机,迅速在全球蔓延,我国经济也受到严重挑战。虽然我国政府及时采取了刺激内需,保证经济稳定增长的经济政策,但严峻的经济形势必然对高校就业工作增添新的压力。与此同时,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并没有因为形势的严峻有质的突破。目前,大学生就业能力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基础能力培养欠缺。基础能力是指大学生获得工作、进入职场的最基本能力要素。主要包括沟通协调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获取知识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表达能力、动手能力以及从事实际工作必需的思想素质和心理素质等。当前大学生在就业中,许多还存在着人际交往障碍,缺乏良好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缺乏对岗位的热爱与理解,过分考虑自己的得失,很少从集体利益出发,思想素质和心理素质有待提高等现象。
  2.专业能力掌握不足。大学生经过严格的专业学习后,应能够全面系统地掌握本学科、本专业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能够运用它指导实践的能力。而当前大学生就业时所表现出来的专业能力不足,专业功底不扎实,知识积累不足,严重影响了其自身的顺利就业。专业能力不足,究其原因,从客观上讲,是高校专业设置的滞后与不合理性所带来的弊病。部分大学生在学期间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对待专业知识的学习敷衍了事,直接导致了这些大学生专业能力不足的后果,影响了就业能力。同时,原本热门行业经过几年的循环后逐渐变冷,专业不对口、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等都是造成专业能力不足的因素。
  3.实践操作能力不强。实践能力主要是指毕业生操作能力和动手能力,也包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当前,用人单位对人才需求正在发生多样性的变化。从总体上看,用人单位在进行人才招聘时,应聘者是否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和技能,是众多企业考虑用人的因素,很多企业希望招聘来的大学生一毕业就能马上胜任工作。但是工作经验和实践能力的缺乏一直是阻碍大学毕业生顺利就业的又一大因素。由于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模式一贯偏重理论教育,轻实际操作能力;一贯重视应试能力的培养,轻整体素质教育,造成了一部分大学生“会说不会做”,眼高手低,实践能力不强。
  4.创新理念不够。创新能力是指各种智力因素和能力因素在新的层面上融为一体、相互制约所形成的一种合力,它是在多种能力发展的基础上,利用已知信息,创造新颖独特具有社会价值的新理论、新思维、新产品的能力。近些年,用人单位越来越认识到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性。
  三、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主要做法
  从以上对就业能力现状探讨中,要想真正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需要政府、高校、用人单位及相关行业协会、社会团体、家庭和大学生个人各种与就业相关的利益人共同负起责任来。按笔者工作的经验,认为大学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不断培养大学生表达能力,让大学生学习推销自我。通过调查近几年大学生的求职就业情况,发现一个普遍现象,有的学生在面试时由于无法准确地传达自己的信息而惨遭淘汰,还有的同学笔试过关后,在复试面试时,也因为和招聘面试者沟通交流不畅未能获得心仪的工作机会。现今的面试更侧重于考查应聘者的综合能力,而如何将自己的综合能力呈现给用人单位,则强烈地依赖于应聘者的表达能力。所以,当社会大众将大学生求职就业难的困境更多地归咎于就业岗位等客观环境时,应试着转换注意的焦点,从表达能力出发,找到制约其求职就业难的主观原因。
  针对面试中的不足,可以在本科教育阶段的低年级针对大学生表达能力的基础能力进行培养。鼓励学生多说多练,开设演讲课程,进行学生间的演讲比赛、朗诵比赛等活动,使普通话和肢体语言的训练在课堂上得以发挥和强化。并开设普通话语音形象提升和各种商务礼仪、社交礼仪等课程学习。在本科生高年级阶段,由于之前课程打下的相对牢固的基础,所以高年级的课程应相对更接近社会,内容也应更扩散,对学生进行全面培养,全面发展。此阶段可以开设培养大学生表达能力的课程,如:推销与谈判,职业生涯导航,辩论与表达。
  2.开展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增强大学生就业的务实、创新和主动性。对大学生而言,他们面临着大到国际、国内、社会和家庭就业环境的压力,小到面临多种职业和人生的选择、对社会环境的适应、就业期望和价值观的调整、来自用人单位挑剔等多种信息,纷繁复杂的变化很容易使大学生产生心理失衡和心理问题。
  挖掘大学生的独特性,激发自我存在价值感,增强参与人际竞争的内在动力。个体拥有健康的人格特征,挖掘自己内在的潜能,在社会生活和人际交往中发挥主观能动性,运用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影响他人和社会,这就是人作为社会人的存在价值。加强大学生智力和专业技能训练,强化智力因素在就业能力中的主导作用。智力是由观察力、记忆力、判断力、推理力、语言力、想象力、创造力等多种能力组成,它主要作用在于保证正常人各种心理活动的顺利进行。开展“头脑风暴法”、“强制联想法”等活动能训练大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可以提升大学生的智力在就业过程中的作用。加强大学生的情绪控制和管理、兴趣挖掘、价值观等教育,提高非智力因素在人际和就业时的竞争力。
  3.积极开拓大学生实践基地,让大学生进行顶岗实习。顶岗实习对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有深远的影响,是专业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活动的继续,也是提高学生实践技能和专业能力的重要方式。
  ①有利于大学生增强其心理素质、身体素质、专业素质等综合素质。顶岗实习让学生们提前走入社会,对健全心理素质有一定的帮助,让大学生在社会中成长,在逆境中成长。顶岗实习对大学生特别是那些远离家乡的学子们,是一种挑战,使他们在一个新的环境里要学会照顾自己,时刻体现出最好的精神风貌。同时顶岗实习让学生在实际中感受知识,灵活运用知识,在实践中成长。
  ②有利于大学生增强岗位意识。作为一名毕业生,毕业后大多是从事一线工作。要增强岗位责任,就必须深入到生产一线脚踏实地地工作,只有这样才能磨练和增强学生的岗位责任感,这是现代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基本要求。
  ③有利于大学生增强社会经验。顶岗实习不仅仅是一种劳动锻炼,更重要的是通过实践增强工作能力,增加工作中的沟通和适应能力,增强才干。有了适当的顶岗实习经历并顺利拿到一份实习合格证,对今后走向社会、应聘岗位都非常有益。
  增强高校学生就业的竞争力,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是一项系统工程,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创新型国家建设,必须引起政府、学校和学生的高度重视。政府要从宏观层面努力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制定有利于学生充分就业的专项政策。高校作为人才培养基地,义不容辞地肩负着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和就业观念教育的重任,需要进一步加大教育教学改革力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不断增强学生对经济和社会的服务和适应能力。学生也应从当前的客观现实中深刻认识当前的就业形势,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择业观,基于市场需求努力提高自己,增强自身的就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李敏.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内涵及其培养[J].煤炭高等教育,2006(1).
  [2]刘淑霞.大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分析及对策[M].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
  [3]蔡伟文.试析当前大学生“自我中心观”的心理症结与矫治[M].青少年犯罪问题,2004(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68808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