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数学合作探究中的小组有效评价简论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刘书娟

  摘 要:小组合作探究是“六模块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目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十分有效的学习方式。把“小组合作表现”作为评价的基础,从团队激励性、主体性、针对性三个方面实现评价,为每个学生提供机会,才能打造高效的数学课堂。
  关键词:小组合作; 有效评价; 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3-096-001
  
   小组合作探究是“六模块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目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十分有效的学习方式。但是,在教学实践中往往会出现学生参与合作学习质量不高的现象。与此同时,有的教师不注重学生在数学合作学习过程中的收获与成长,只关注到了合作学习的结果。是由于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刻意模仿合作学习的形式,没有认识到合作学习的灵魂――“小组有效评价”,从而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降低了合作学习的质量。因而保证小组合作学习取得理想效果的关键,是确立一种促进学生在小组集体中不仅个人努力上进并且乐于与同学互助合作的良性制约机制。这就必须改变过去单纯鼓励竞争的做法和相应的评价方式,实行鼓励小组成员之间有机合作,将整个评价的重心由激励个人转变为激励小组团队合作共同成长,确立全新的小组有效评价。本文就小组有效评价的认识、方法及效果进行探讨。
  一、小组有效评价的认识
   小组有效评价就是以学习小组为单位,通过适当的评价方法对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和结果给予适当的评价,使学生学习产生一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和实效性,从而使学生更有效地达到预定的学习目标。它是从整个团队积极性入手发掘个体的主动性,达到整体与个体和谐发展的教育目标。我们都知道小学生的学习行为受年龄特征和个性特征影响,能动性较差,对他们的小组合作学习实施适当评价更能促使他们积极地完成学习任务。行为科学认为一个人在没有受到激励评价的情况下,他的能力仅能发挥20%-30%,如果受到正确而充分的评价,能力就有可能发挥到80%-90%以至更多。我国古代学者倡导的“水不激不跃,人不激不奋”肯定了激励的必要性;“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则肯定了激励的可行性,这些无不说明了激励评价的重要性。
  二、小组有效评价的方法
   小组有效评价受传统评价观念的影响仍很深,教师必须接受新的教育思想,如吃透新的课程理念,会用新的教育技术。弱化评价的杀伤力,强化评价的掘潜力。新课改倡导在数学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小组成员相互支持、配合,积极承担在完成合作任务中个人的责任,对个人完成的任务进行小组加工,实现对合作活动的成效进行评价,寻求数学合作学习的高效途径,改变我们评价的方式。
  1.改变学生的角色
   在评价过程中,小组有效评价充实了学生的角色。学生不再是被动的受评价者,而是评价活动的积极参与者,让学生开展评价活动,体现着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自身和同伴的表现有着自觉、能动的反应――尽管程度不同、范围有限。这些反应往往稍纵即逝,丰富的小组合作活动,将很快淹没这种内在的评价反应。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应加强和发展这种反应,鼓励学生参与评价活动。正如《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对第一学段的学生评价“应把教师评价与同伴互评和家长评价相结合”,第二学段“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方面比第一学段相对加强。应让学生开展自评和互评”。学生参与评价活动,使其主体功能得到进一步的发挥,不仅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真正成为学习和评价的主体。比如检查“正方体的认识”预习情况,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始终把学生推在检查、评价的风头浪尖上。这样的评价鼓励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提出问题,做出裁断,再次思考问题并能探及其他问题,获得信息。对学生来说,从这种评价方式中最大的收获是对小组合作学习以及他们对自己的认可。
  2.改变教师的角色
   小组有效评价要求教师辅助学生对他们的学习负责,辅助他们成为熟练的自我评价者。教师既是局中人,又是旁观者。教师在对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进行评价时,应注重把学生个人之间的竞争变为组内个人发展、合作及组间的竞争,把小组表现作为评价的基础,从而形成一种“组内成员合作,组间成员竞争”的格局,把整个评价的重心由个人转为面向全体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设计学生自我评价的通识内容为:参与状态,我是否积极参与遵守活动纪律;交往状态,能否开展友好的合作;思维状态,能否主动提出有参考价值的问题或活动方式;情绪状态能否自我调控好学习情绪,注意活动环境的协调等等。这样就能保证评价是服务于课程目标,同时又能为教师提供监测学生进步及评估自己教学策略所需要的信息,是教师接受信息反馈并做出判断的过程。
  三、小组有效评价的效果
   小组有效评价是指学习过程与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侧重于过程的评价;对合作小组团队的评价与对小组成员个人的评价相结合,侧重于小组团队的评价。无论是过程评价还是结果评价,也无论是对小组团队评价还是对个人评价,都必须把“小组合作表现”作为评价的基础。
  1.对合作过程的小组有效评价
   对小组合作学习过程的评价包括点面两方面,首先作为小组的合作学习活动,就应评价整个小组的组织、合作过程,比如小组成员的差异性,小组分工的合理性,小组成员的合作方式、小组成员的参与度、小组合作结果等等,都应当成为对小组团队合作过程评价的重要因素。其次,小组集体活动中的表现、如何与同伴互助合作、个人对问题讨论的贡献(是否有创新)、个人探究问题方式以及对小组研究结果的作用、良好的心理素质与合作能力等等,则应当成为对小组成员个人评价的要素。通过小组有效评价使被评价者(团队和个人)得到鼓励与精神支持,使其充分发挥更大创造潜能和合作积极性。
  2.对合作结果的小组有效评价
   小组有效评价之所以有如此巨大的激励、调节作用,除了是因为它对每个小组、每个学生的合作过程进行评价激励以外,还由于它对每个小组的合作结果以组际互查、组际竞赛的竞争方式进行评价,达到进一步激励、调节的作用。
   总之,小组有效评价是为每个学生提供机会,让其体验自信,收获经验,创造属于自己的成功,才能在数学上得到最大发展,才能打造高效的数学课堂。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69125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