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如何对待有偷窃行为的学生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郭西平

  摘 要:对有偷窃行为的学生,学校和教师不能开除了之,而要了解根源,做好教育转化工作,更要在日常工作中加强对所有学生的教育和引导,预防偷窃行为的发生。
  关键词:偷窃行为;班级工作;心理;德育
  2008年秋,我第一次当上了幼师班的班主任,班里全是女生。从军训开始,就有同学反映宿舍的财物丢失,随着此类事件的增多,大家把怀疑的目光投向小芳的身上。在一个寒冷的冬日清晨,小芳在偷手机时人赃并获,学校责令她停课反省,但她反省期间,又用钥匙打开其他宿舍盗窃,被在宿舍病休的同学当场抓住。于是我们彻底失望,决定送她回家。小芳的家位于一个贫困村,只能用“一贫如洗”来形容,这个家的贫困深深刺痛了我的心。本来送她回去时有一种送瘟神的轻松,但那一刻我的心情特别沉重,小芳也许从此失去了受教育的机会,而她能引以为戒改掉偷窃的恶习吗?我陷入了沉思。
  对于小芳这样的学生,我们在日常工作中应该如何从点滴入手,达到教育转化的目的呢?
  下面,我从有偷窃行为的学生基本情况和应对措施两方面分析,并在实践中探索防范学生偷窃行为的良策。
  一、分析
  1.从生源情况看,以长期脱离父母监管的学生为主。
  2.道德观念不清晰,是非观念差,不能正确地理解相关的道德和道德准则。
  3.法律意识淡漠,行为盲目。学校在法制教育上的缺失和过于教条,家长的疏于管教、纵容溺爱和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等使学生在法律意识的表现上既无知又无畏。
  4.不同程度上存在心理问题,如:自卑心理、得过且过心理、攀比心理、逆反心理等。
  二、对策
  面对学生已经出现的问题行为,教师首先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学生偷窃行为的转变是一个长期反复的过程,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才能从容理智地去应对。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师的职业意味着他放弃了个体喜怒哀乐的权利,应使自己胸怀宽广。”
  1.加强班级工作的力度和深度,加强家校交流,预防与纠偏相结合
  在新生入学初期,班主任首先就要根据专业特点,结合学生实际,与学生一起确立个人成才目标和班级建设目标,培养积极向上的班风。其次,建设一支得力的班干部队伍。第三,班级管理制度化,学生考核数量化,每周汇总,全班排名,奖励先进、带动中间、激励后进。第四,关注学生课外生活,了解学生思想动向,预防学生偷窃行为的产生并及时纠正学生的行为偏差。
  在新生报到之际,班主任就尽可能多地和学生及家长进行交流,了解家庭经济情况、学生以往消费情况、学生成长经历及父母教育方式等,并定期和家长交流,和家长联系并不一定只“告状”,还要在学生有进步时“报喜”,从而提高学生的前进的动力。
  (1)当学生有偷窃行为时:①做好细节安排,确保学生安全。偷窃案件破获后,老师首先要冷静下来,要帮助感化学生,不能把他推向社会。给学生希望,鼓励她重新开始,同时做好安全保护措施,预防学生心理压力过大,有离校出走或其他过激行为,必要时亲自护送学生回家反省。②不让家长在众人面前责骂孩子,维护学生尊严。③给学生反思的时间和空间,实现自我教育。④跟踪辅导,确保转变。
  (2)点滴渗透,上好德育课。①德育要以人为本,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②提高师德水平,树立良好典范,在学科教育中渗透德育。③充分利用班集体的教育功能,开展集体活动,既让学生找到生活的乐趣,又培养他们的集体意识,丰富学生的生活,同时让他们能多为别人考虑,不再以自我为中心,懂得“小时偷针,大时偷金”的可能性和严重性。
  2.培养学生独立生活的能力
  (1)培养学生财物安全意识,学会保护管理自己的财物。很多学生第一次住校,独自生活,大多学生人身安全意识较强,但财物安全意识淡漠,东西随处丢放,给偷窃分子可乘之机,所以从一入学就要加强财物安全教育。
  (2)培养学生的理财能力。现在的学生普遍缺乏独立生活能力,尤其是理财能力。特别是我们这类学校,学生前吃后空的现象严重,往往是学生偷盗行为发生的诱因。在实际工作中,可以通过制定一周生活费用规划、上周“财政”总结报告让学生学会有计划的用钱,培养学生的理财能力。
  (3)培养贫困学生自食其力的能力。为避免学生因为物质条件匮乏形成偷窃行为,学校可以在政策范围内为贫困学生减免学费、提供助学金、提供勤工俭学岗位,让他们不再为明天的生活发愁,同时还能锻炼学生的能力,增强生活信心。
  总之,偷窃行为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更不是短时间内能改变的,需要我们动员各方面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采取尽可能的手段、办法,完善措施、制度,形成校内外齐抓共管,建立学校、家庭、社会全方位的教育体系,切实解决学生小偷小摸的行为,培养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的接班人。相信只要有学校、家庭及社会的共同关心、努力和重视,学生的偷窃行为一定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学生将朝着健康的、诚实的心灵之路不断迈进。
  参考文献:
  [1]张大均,郭成.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重庆:重庆出版集团重庆出版社,2006.
  [2]高闰青.“以人为本”理念及其教育实践问题研究.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8.
  (作者单位 河南省三门峡中等专业学校)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69169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