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无意识德育:德性培养新路径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唐文文

   德育课程是我国中小学道德教育的主渠道,以往的德育课程强调“知识德育”,偏重于“知”而忽视道德情感的内化过程,忽视德性的培养,因此,教育者有必要拓宽视野,注重对学生德性的培养。无意识德育契合了德性的培养,开发利用无意识德育资源,创建德育共同体,是道德教育发展的新路径。
   一、德育新资源:无意识德育
   1.无意识德育的含义。
   无意识的科学概念,最早是由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提出的。无意识也叫潜意识,是“未被意识到的意识”,即人对客观事物不自觉的、未加注意的、模糊不清的反映、认识或体验。
   无意识德育是指不为学生自身所意识到的一种教育方式,教师按照预定的教育内容和方案,在学生周围设置一定的生活环境和文化氛围,引导学生去感受和体味,使学生在满足审美和兴趣发展需求的同时,得到心灵的净化、情操的陶冶和哲理的启迪。
   2.无意识德育的特点。
   依附性。无意识德育不能凭空进行,一般要有一个载体,总要依附于一定的客体或活动,如寓教于文、寓教于乐、寓教于活动等。教师的教育意图正是随着不同的载体,悄然流入学生的心灵,并且不断地沉淀下来、引发顿悟的。
   渗透性。无意识德育是一种潜在的教育力量,它的教育功能是通过滴水穿石、集沙成塔的方式来进行的,它是零散的甚至是无形的,但又具有比较统一的指向,规定着学生的观念和行为,甚至决定他们的价值取向,通过较长时间的积累形成特定的价值标准。
   愉悦性。无意识德育是一种愉快教育,是为学生所乐于接受的。无意识德育就是运用情绪体验和丰富的联想,不时地触发学生的种种激情和向往。学生正是在陶醉、愉悦、兴奋和激动等愉快的情绪中养成德性的。
   潜隐性。与有意识教育不同,无意识德育不是直述道理,而是把教育的意图和目的渗透、潜藏在相关的活动或环境之中,“论道”而不“说教”。
   持久性。不经过较长时间的积累,优秀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行为方式就难以养成。无意识德育的结果,不是学生获得了多少知识,而是精神境界达到较高的层次,进而持久地改善言行,因为它实现了个体道德品质的外化。
   3.无意识德育特有的优势。
   “无意”胜“有意”,有利于避免正面说教所引发的逆反心理、摩擦乃至冲突。在德育过程中采取隐蔽、间接的教育方法,可以使学生消除不平等感和反差心理,增强亲和力,提高德育效果。
   “无声”胜“有声”,有利于打破传统的灌输观念。一味地采用灌输法或单纯依靠制度进行教育,不仅难以收到预期的教育效果,反而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如果恰当地运用无意识德育法,精心地组织活动、设置环境,让学生身临其境,通过体味、比较、思考的方式领悟道理,就可以收到“无声胜有声”的教育效果。
   “无教”胜“有教”,有利于建立民主型的师生关系。无意识德育注重的是启发和诱导,强调的是自觉和灵感。要求德育工作在相互尊重的氛围中进行,不是让学生感觉到教师在刻意地教育自己,而是使师生在民主平等的交往中感受知识和人格的魅力。这样教师就能准确地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运用多种方法把学生的思想引导到积极、健康、正确的轨道上来。
   二、学校无意识德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学校无意识德育资源是指那些不直接作用于学生,而是以不被人注意的形式存在于校园环境、人文环境以及学生日常生活中的教育资源,如校训校风、校容校貌、校园文化活动等。现阶段,我国部分学校在开发和利用学校无意识德育资源方面,已摸索出了一些经验。结合已有的经验,开发和利用学校无意识德育资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学校领导思想上重视、经费上支持是开展无意识德育的前提。人的素质中思想道德素质是首要的也是核心的素质,有效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不仅要靠课堂教育,也要依靠无意识德育。无意识德育通常以各种校园活动,如日常生活教育、校园文化建设及校园环境改善等作为载体开展,如果没有学校领导的重视及相应的经费作支持,无意识德育则无从谈起。
   第二,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德育队伍是开展无意识德育的基础。无意识德育的本质特点是教育目的隐蔽、教育形式新颖、教育方法有趣、讲究启发和诱导,因此对教师要求较高。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知识水平,熟悉和掌握一定的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伦理学等相关知识,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和较强的分析判断能力、创新能力及驾驭能力。因此,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用自己的人格力量和专业能力去感染人、教育人。
   第三,开放渗透式大德育模式,是开展无意识德育的实践平台。开放渗透式大德育是“面向社会、双向参与”的德育模式。“面向社会”就是设法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依靠校内外实践基地,将德育工作渗透到实践环节中去;“双向参与”是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和社会服务,与社会良性互动。
   第四,注重载体建设是开展无意识德育的核心。根据无意识德育具有的依附性特点,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精心选择和设计载体。
   一是以榜样为载体。榜样是教师通过具体、生动、感人的典型对学生进行启迪教育的载体。学生的模仿性和可塑性强,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学生。教师应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把言教和身教结合起来,以自己的模范行为教育学生,以自己的人格力量影响学生。教师还要善于发现典型,宣传典型,提供给学生正确的价值导向。
   二是以校园文化、校园活动为载体。优良的校园文化对学生的精神世界会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因此,应构建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利用其在无意识德育方面特有的作用,积极组织开展健康有益的集思想性、科学性、趣味性于一身,学生喜闻乐见的校园活动,使学生在参与过程中受到启发和培养。
   三是以环境为载体。人的思想受到环境的熏陶,思想道德素质均形成于一定的环境中,在社会环境中人们通过活动和交往,彼此理解和沟通,在交往中,人们常常不自觉地充当着正面或反面的“教师”,以各自的言行影响对方。学校应加强对校园环境的投资和建设,形成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健康向上的舆论环境,使学生在和谐的氛围中,提高思想认识,解决深层思想问题。
   四是以学科为载体。人文、社会、自然等学科中潜藏着丰富的德育资源。如人文、社会学科中的社会发展史,可以使学生明确自己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哲学、美学、心理学等可以帮助学生辨别是非、真伪、美丑,保健身心,发展个性;自然科学也是如此,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将科学家无畏探索的精神展示在学生面前,通过这种无意识德育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治学严谨、实事求是的精神。
   五是以媒介为载体。信息时代,资讯高度发达,学校应重视利用媒介,如广播、影视、报刊、网络等,进行宣传教育。这些媒介广泛地传播社会教育信息,教育者可以利用媒介对学生进行无意识德育,发挥其特殊作用,倡导文明风尚,规范日常行为,鞭挞丑恶现象,净化校园风气。
   三、创建德育共同体:“有意识”与“无意识”相结合
   无意识德育的艺术在于学生在教师有意识安排的环境和活动过程中受到熏陶、感染,在愉悦的情绪和氛围中,自我感受和领悟,于“润物细无声”中得到心灵的感化、人格的升华。作为一种科学的教育方法,无意识德育具有普遍应用的价值。我们既要坚持传统的有意识教育,又要大力倡导无意识德育,使二者互相融合、有机统一,真正形成道德教育的共同体。
   强调无意识德育,并不意味着有意识教育就不重要,恰恰相反,有意识教育作为道德教育的重要方式,是无意识德育所无法取代的。其实,任何一种教育都是有意识的,无意识德育对教师来说也是有意而为之的。有意识教育不仅为无意识德育提供理论基础、指明正确方向,而且无意识德育的效果也需要有意识教育去巩固和深化。在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学生的思想日趋多元化,单靠哪一种方式,都难以完成教育使命。要改革道德教育工作,就必须既重视有意识教育,又重视无意识德育,也就是把外部灌输和自我教育结合起来,把单向教育和双向教育结合起来,把真理的力量和人格的力量结合起来,把精神的引导和学生的内化结合起来,实现有意识教育和无意识德育的有机结合、优势互补。
   四、开展无意识德育应注意的问题
   第一,无意识德育过程中,学生是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的,但教师却是有意识的、自觉的。在开展无意识德育时,教师要注意学生在年龄、性别、性格等方面的差异,有针对性地选择载体,构筑环境,使学生在活泼多样的活动中不知不觉却是自觉自愿地接受教育。
   第二,在无意识德育中,教师设计的活动、构筑的载体如果与教育目标相一致,就会发挥积极作用,反之,则只能产生消极后果。因此,教师要自觉利用无意识德育中的积极因素,对有偏差的内容和方式进行调整,不断接受学生的反馈,丰富教育内涵,引导学生,对其施加正确的影响,从而达到预期目标。
   第三,无意识德育的评价效果是长期的、渐进的。无意识德育的隐性教育特点,使之不可能像有意识教育那样立刻产生立竿见影的强化效果;无意识德育是一个渐变的过程,量的积累需经过较长时间,才能达到质变,学生由此而获得的行为方式、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却可以长期保持下去。这也正是无意识德育的魅力所在。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71435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