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度大庾岭等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本刊编辑部

  度大庾岭
  朱彝尊
  雄关直上岭云孤,驿路梅花岁月徂。
  丞相祠堂虚寂寞,越王城阙总荒芜。
  自来北至无鸿雁,从此南飞有鹧鸪。
  乡国不堪重伫望,乱山落日满长途。
  
  临江仙
  冯延巳
   秣陵江上多离别,雨晴芳草烟深。路遥人去马嘶沉。青帘斜挂,新柳万枝金。
   隔江何处吹横笛?沙头惊起双禽。徘徊一晌几般心。天长烟远,凝恨独沾襟。
  
  诗词包
   朱彝尊(1629-1709),清初诗人,浙江秀水人。早年不肯出仕,曾以教馆、游幕为生。此诗写于入粤途中经大庾岭时。大庾岭在江西大庾县境内,相传唐代张九龄曾派人在此开凿道路,广植梅树,因此大庾岭也称为梅岭。岭上有关卡,称为“梅卡”, 故有“驿路”之说。
   首联即说雄关直上,高耸入云,驿路两旁梅花依然,而岁月流逝。这两句从时间和空间两方面写景,形成一种雄阔苍凉的基调,并引出吊古伤今之思。颔联中的“丞相”就是指张九龄,“越王”指的是南越王赵佗。“寂寞”、“荒芜”,都说明古代遗迹已寥落荒败,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无人问津。颈联紧扣大庾岭的地理位置写自然物象。古时传说鸿雁飞到大庾岭就折回,不再往南;又据《南越志》说,鹧鸪不管向哪个方向飞,起飞时总是向南的。过了大庾岭就进入广东地界,是鹧鸪出没的地方。中间两联的吊古与写景采用了写实与想象相结合的方式,却于字里行间透出思乡伤怀的情感。所以尾联说:不能忍受再去伫立山头,遥望家乡,只见那起伏的群山、落日斜晖铺满了漫长的征途。家乡已不可见,而无法抑制的乡愁却在心头油然而生了。
   这首诗较典型地体现了朱彝尊早期诗歌的风貌,气象开阔,词句典雅,融写景、吊古、抒怀于一炉,虽刻画乡思,却写得含而不露,颇得沉郁顿挫之致。
   冯延巳(约903-960),南唐词人。这首离别词以第三人称的抒情视角描述一个送别的场面,所以词一开始,就有个画外音一样的提示:秣陵江上,经常上演着送别的悲喜剧。“雨晴芳草烟深”,在烟雾迷蒙的秣陵江上,一对青年男女于春雨过后的清晨,依依不舍地离别。“秣陵”即现在的南京。“路遥人去马嘶沉”,是写分手之后眷恋徘徊的情意。离人远去,不仅望不见人影,而且还听不到马嘶声。“沉”是消沉、消失的意思。此句之妙,在于以离人空间距离之远来表现送别之人凝望时间之长。“青帘斜挂,新柳万枝金”二句,用“青帘”暗示酒家,用柳枝谐音“留”,这使我们想起了古人以酒饯别和折柳送行的习俗。仲春时节,成行的柳树冒出绿芽,生机勃勃。大好的春天,应该是两人携手重逢聚会的日子,他们却这样分离了。词人没有直接地、正面地抒发离情别绪,而是通过景物,以乐景衬哀情,让读者自己去体味。
   过片两句,“隔江何处吹横笛,沙头惊起双禽”写所闻所见。路遥人去,已经不见了人影,但仿佛可以听到对面江上有吹笛子的声音,而笛声又惊飞了在沙洲上双栖的鸟儿。“双禽”是写景,又用来反衬人的孤独。“徘徊一晌几般心”,“一晌”指时间之短暂;“几般心”,指感情变化之剧烈。在“一晌”的短暂时间之内而“几般心”,充分表现了送别之人极不平静的内心世界。结尾两句,以“天长烟远”一语结景,以“凝恨独沾襟”一语结情,给人以无穷的想象空间。
   此词语疏意密,借景抒情,极尽迂回婉转之妙。
  
  ――王朝阳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72264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