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朴素而深刻的人生哲理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原文】
  丰收的秘密
  张建伟
  那年我第一次参加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未过,奖学金也与我失之交臂。我觉得自己的天空一片灰暗。回到家,我始终没能摆脱这种情绪的折磨,整日闷闷不乐。父亲知道后说,如果只抬头盯住自己头顶的那一小块四方的天空,那么只要天空中有点儿乌云,你的世界就暗淡了。
  接着,父亲和我谈起了小时候种玉米的事。
  那时,村里的绝大部分人都很穷,种的庄稼都不够吃,只有咱家尚可维持温饱,还经常接济邻居。为啥?因为那时候的玉米种子不像现在都是高产种子,大都质量不好,就那都还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呢。一般每家一亩地只留10斤,而咱家都是留20至25斤。人家一个坑里丢一粒玉米,咱家一个坑里放两三粒。人家的庄稼稀稀疏疏,有的还发育不良;而咱家的就算有一粒种子没发芽或发了芽没结果,但还有很多种子长势很好,因而咱家的产量最高。
  稍稍一顿,父亲又道:“记住,这就是丰收的第一个秘密。”
  从那以后,我学英语,参加演讲、运动会、歌咏比赛,虽然还会经常遭遇失败,但是总有一粒“种子”结果,我变得坦然多了。对了,我还写稿。当然了,最初的杳无音信让我也有些沮丧。渐渐地,我开始收到通过初审、二审的信。最让我感到高兴的是,我投出去石沉大海的稿件被采用了,在某天突然收到样刊,生活一下子便充满了梦想与惊喜。大学四年,我过得充实而忙碌,收获也颇丰,证书十几个,稿费单好几十张。后来我又考研,报了北京的一所大学。那边分数还没下来,我已经开始找工作了。几个大报社都想要我,这时我的研究生录取通知书也下来了。鱼和熊掌,舍谁取谁?
  我又一次询问父亲。
  父亲说,等到玉米长到齐胸高的时候,就要从每个坑里生长的两三株玉米中挑一株最好的留下,将其余的统统拔去,以使那个长势最好的获得充足的营养。至于哪棵长得最好,得好好问问自己,这毕竟是自己的庄稼。
   这就是丰收的第二个秘密。
  后来,我还是去了北京,在学习专业课的同时经常写作,短短三年,便发表了百余篇文章。毕业后,我又回到了母校,28岁已经是讲师了。我的专业是经济地理,却经常去文学院教写作课。
  我现在常给学生们讲这个故事。我不断地重复着这样两句话:“多多播种梦想吧,那样在一些梦想破灭后,我们才能依然从容淡定,笑对人生;也要学会剪除梦想的枝叶,那样我们才能专注,才能活得精彩!”
  
  【赏析】
  作者所谈的是“我”学业、事业有成的经验,希望年轻人能够从中获得感悟、有所借鉴;但他没有简单地讲述自己的经历,而是巧妙地将父亲种玉米获得丰收的经验穿插其中,让看似深奥的人生哲理变得浅显易懂,令人信服。
  当“我”参加英语四级考试未过、整天闷闷不乐时,父亲没有对“我”说很多劝慰或教导的话语,而是道出了他种玉米获得丰收的第一个秘密:多播种。这朴素的生活经验里蕴涵着深刻的人生哲理:一个人如果心胸狭窄、目光短浅,只看重局部的得失,只把精力投注在几件事情上,很可能在遭受挫折时丧失信心,从而远离快乐,也远离成功。当然,作者无须将这一道理直接点出来,而是以“我学英语,参加演讲、运动会、歌咏比赛,虽然还会经常遭遇失败,但是总有一粒‘种子’结果,我变得坦然多了”的事实,对这“第一个秘密”作了最好的诠释。
  就在“我”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并有所收获时,却又遇到了人生路上的一个新问题――是去报社工作还是继续读书?这时,父亲又一次以种玉米的经验启发我,告诉“我”获得丰收的第二个秘密:学会选择,懂得取舍。至于如何选择,“得好好问问自己,这毕竟是自己的庄稼”。“鱼”(到大报社工作)和“熊掌”(到北京读研究生)二者不可兼得,“我”最终选择了“熊掌”。此后,“我”在学好专业课的同时,在写作方面也取得了一些成绩,这无疑得益于父亲的两个秘诀。
   所以说,多“播种”梦想,才能在某些梦想破灭后仍能从容淡定,笑对人生;而只有学会选择、舍弃,劲往一处使,才能执著地追求自己的理想,并最终实现自己的理想,使自己长成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 作者巧妙地将父亲种玉米获得丰收的秘诀和“我”学习、工作的经历结合起来,让读者明白了一个朴素而深刻的人生哲理。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73471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