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初探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人格教育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赵永志

  摘 要:“思想品德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导渠道,它对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通过实例全面阐述了人格教育的内涵和方法。
  关键词:初中思想政治课 人格 教育
  
  思想品德课教师应多角度、多渠道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健全的人格、独立的个性,加强学生的人格教育。
  一、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健全学生人格、个性的基石
  对于初中生而言,最直接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首推师生关系和家庭关系。所以首先帮助学生正确处理好这两种关系是健全他们人格的切入点和基石。例如:笔者在讲授《同学、朋友》这一课时,为了使学生懂得怎样成功地开展同学交往,做了以下尝试:
  1.引导学生认识人际交往中受欢迎的品质和不受欢迎的品质,注意克服自身的某些缺点,如待人接物上的态度冷漠,过分怯懦、内向甚至自卑,或过于高傲,自以为是,或心胸狭窄,怀有嫉妒心理等等;为此,我发给每一位学生一份问卷调查:《我心目中的好同学、好朋友》,以选择题的形式列举了学生在日常交往中的种种品质,然后进行归总结。正确引导学生向那些优秀的品质看齐。
  2.要掌握基本的交往礼仪,在交往中要做到热情开朗,待人真诚,与人为善,学会宽容,学会关心,学会与人合作,不划圈交友,有较强的自控能力。
  3.要划清“江湖义气”与真正友谊的界限,建立真正的同学友谊等。
  二、培养良好的情绪,发展健全的情感
  初中生的情绪与情感大体上有三大特点:
  1.情绪活动强烈,但不稳定。
  2.情绪反应敏感,体验迅速。
  3.情感活动丰富多彩,但不深刻。
  针对青少年的情绪特点,在讲解《做情绪的主人》一课时,笔者首先通过“看图配音”和“情绪与颜色”活动,使学生认识到情绪的多样性,情绪对生活的影响;其次让学生体验到情绪犹如一把双刃剑,它有积极与消极作用,继而引导学生保持积极、乐观、向上的情绪状态;再次通过情境再现活动,指导学生找到解决情绪问题的办法,学会做情绪的主人,调节情绪,为此,我还专门模仿小品《五官争功》制作小品《喜怒哀乐》,让五位学生分别饰演一种情绪和主持人,看看这些情绪对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的影响;最后由学生针对自己和同学们提出的实际问题,用所学知识给予解答,交流汇报。
  三、认识自我,悦纳自我能力的培养
  政治教师要善于把握学生此时的心理特点,引导他们正确认识自我和悦纳自我。如本人在讲授《日新又新我常新》这一框时,我是这样做的:
  1.要求学生从多个方面完成对自我的初步认识,帮助学生明白,人无完人,有缺点、不足是正常的,任何个人也都有自己的个性和特长,指导学生全面地认识自己。
  2.同学间开展“你说我说”活动和批评与自我批评,要求学生互相评价对方,并交流自己的感受,帮助学生学会冷静地分析,客观地对待他人的评价。
  3.启发学生用发展的眼光来对待自己,认识到自己在不断进步与成长,并关注自己的每一步成长,达到悦纳自己。
  四、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
  加强对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对他们健全人格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良好的意志品质就要从其正确性、目的性、自觉性、坚韧性、果断性及较好的自制力等方面加以培养。例如,笔者在讲授《钢铁是这样炼成的》这一框时,我是这样做的:首先我带领全体学生观看电影《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在学生充分了解故事情节和剧情的条件下,并在课堂讲授中我模仿账务中的“银行对账单”,设置《意志品质对账单》,使学生对自己的意志品质状况有所了解;然后对照电影《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保尔,让学生自己去归纳锻炼意志品质的方法;最后,根据《意志品质对账单》,写一份个人意志品质的塑造计划,包括塑造目标和手段。这样既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有效地避免盲目自卑与自大,又激励他们继续保持自己的优良品质并改正自己的缺点。
  五、挫折教育
  由于心理发展还不成熟,青少年学生在神经系统的发育方面兴奋过程比抑制过程占优势,面对挫折,容易表现出失控的,没有目标导向的情绪性行为,这种不良的情绪反应和消极行为会影响其个性的形成和发展。所以,必须重视对学生的挫折教育。
  我在讲授《让挫折丰富我们的人生》这一课时,我从着重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耐挫教育:
  1.我通过大量的古今中外的实例,引导学生认识到挫折是难免的,所谓“心想事成,一帆风顺”等等只是人们的美好愿望,要使学生认识到个体的心理素质与挫折的关系。
  2.要使学生认识到面对挫折不同的态度会有不同的结果,挫折对于意志坚强的人来说,是磨炼,是促进。
  3.教育学生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待挫折。
  4.正确对待别人遭遇的挫折。对别人的受挫折要给予关心,帮助其正确解决。
  5.使学生认识到面对挫折最积极的态度是要有坚强的意志,知难而进,以积极进取的精神,战胜挫折,获得成功。这是耐挫教育的最高目标。
  参考文献:
  [1]郑维廉.《青少年心理咨询手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版.
  [2]田庆国.《人格教育论》.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版.
  作者单位:江苏沛县胡寨中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76031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