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让语文课充满魅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怎样让每一节语文课富有活力,充满魅力,让学生在课堂上有"如沐春风"之感,在艺术享受中潜移默化地接受知识,受到教育,这历来是语文课追求的最高境界。那么,怎样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自觉去欣赏祖国的语言美,陶醉于语言艺术的意境之中,我想应把握下面几个环节:
   一、导语美
   要使语文课充满魅力,开就必须打动学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俗话说:"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教育实践告诉我们"兴趣是推动学生求知欲的强大内在动力,兴趣往往是创造的先导。"在课文导入上要做到:1、自然,紧扣题意,切中要害。2、灵活,形式多样,方法多变。3、新颖,不落俗套,有趣好奇。为达到此目的,教师必须采用各种手段去刺激学生视觉、听觉感官,使他们兴奋起来,产生求知的欲望。例如在讲陶渊明的《古诗十九首》中的《归田园居》等诗歌时,教师可不妨这样开头:"政治人物在唱戏,你方唱罢我登场;知识分子在扮酷,名士风流个性张;庶民百姓在喊天,白骨露野千里荒。――这就是汉末魏晋南北朝的众生相,乱世出英雄,曹操当之无愧;乱世出隐士,陶渊明最得风流;乱世苦众生,不过众生之苦得到了文人的同情,伤乱世、感人生,于是人民的血泪、文人的感叹汇成了一条伤感之河――《古诗十九诗》。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组文人诗歌、一位英雄诗人、一位田园隐士。"这段导语用声情并茂的语言勾起了一段历史发展的链条,并突出了时代背景,使学生初步感知了作家作品的风貌。导语还可以用听录音,看视频,讲故事,讲历史等方式进行,凡此种种,不一而足,归纳起来,不外乎直观式、联想式、悬念式、启发引导式等几种,不管采用什么方法,只要能调动学生对这堂课的兴趣,就算达到了目的。
   二、语言美
   要使语文课充满魅力,教师必须有深厚的语言功底,教育家季米良捷夫说:"教师不是传声筒,把书本的东西由口头传达出来;也不是照相机,把现实复写出来,而是艺术家、创造者。"语文教师更是如此。假如一个语文教师知识很渊博,课堂设计合理,教学方法也得当,但却是一个语音不准、吐字不清、词汇贫乏的人,上课只能照本宣科,这岂不使学者重效卞和之哭,谈何开发智力?培养能力?语文教学要想取得成功,语文教师必须运用富于感染力的语言、形神兼备的教学姿态去打动学生。如于漪老师在讲《茶花赋》一课时的这样一段话:"如果华庭寺那树茶花是'点',那么黑龙潭大理就是从'面'上勾勒茶花之盛了……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花期一到,百般红紫斗芳菲,春城无处不飞花,作者置身于花的海洋中,沐浴在祖国的大好春光时,饱享着祖国现实生活的美,怎能不心醉了呢?"于老师边读、边议、边讲,用具有浓郁抒情色彩的语句,饱含激情的语句,形象地把文章的神韵发挥的淋漓尽致。当学生听到这样优美的语言,怎能不侧耳静听,在这艺术的殿堂被陶醉呢?
   氛围美要使语文课充满魅力,不能在课堂上搞"一言堂",如果教师总是从作者介绍、段落分析、概括中心到艺术特色,无不面面俱到,教师讲得口干舌燥、筋疲力尽;学生听得淡淡如水,毫无味道,这增势必课堂气氛沉闷,很难起到积极作用。究其原因,主要是课堂上颠倒了"主次"关系。作为主体的学生成了被动接受的"机器",学生哪有不厌之理。因此,要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就要解决课堂上的主次问题,就需要教师彻底转变观念,牢固树立学生是主体的意识。这里仅举一个例子,来说明老师应如何摆正自己在课堂上的位置,完成角色转换。这是一堂作文指导课,然而课堂上却不是老师滔滔不绝的"独角戏"表演,学生都拿着一片树叶,要认真观察,并交流观察所得,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对手中叶听其声、品其味、观其形、解其情,于是学生有了进一步的形象感知:听到了秋风、秋雨之声,尝到了风雨侵袭的苦涩,品到了成长的甘甜,悟到了"落叶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可贵之情……在学生们七嘴八舌、各抒己见之后,教师又及时提问:"你们平时看到叶时,是否有今天这样的感受?"绝大多数学生摇头,教师又追问:"难道今天我们是灵感突发吗?"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自己总结到:写作需要细心观察、用心感悟。可以说,这堂作文指导课,在轻松的氛围中,教师以一个"幕后策划"的角色,由浅入深地把学生带入"剧情"、进入"角色",让学生自感自悟,真正做了课堂的主角。
   三、博学美
   要使语文课充满魅力,作为语文教师,不但在语文学科内知识渊博,而且要在相关的学科如书法、绘画、音乐、天文地理诸方面都要有一定的造诣。语文课包罗万象,如不能成为一个多面手,要想把语文课讲活,是很难的。为此,作为语文教师应博览群书,博采众长,刻苦学习,磨棒成针,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就能把教学水平不断推向新的境界。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充分肯定,只要不懈努力,把语文课上得生动活泼,充满魅力,是完全要以达到的。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被调动起来,就能在语文课艺术的海洋里吸取营养,获得知识,提高读、写、会话的能力,达到预期的目的。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224542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