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对话型”阅读教学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吴立红

  一、“对话型”阅读教学应以师生共同走进文本为基础
  阅读教学中的有效对话,是学生在教师搭建的平台上展现对文本的独特感悟、分享智慧的过程。深刻的感悟是建立在深入阅读、积极思考的基础之上的。对文本读得越多,想得越深,自然感悟得就越丰富。
  教师要想搭建有效的对话平台,必须先与文本对话,取得亲身体验,必须经历反复品读教材,读出教材中的精妙之处,读出自己独到的发现。学生要参与有效对话必须经历对文本感知、品味、感悟、体验与创造的过程,这样方能与文本进行对话,独特的感悟、丰富的体验才能在头脑中自然地生成。学生才会产生与教师对话的内在需要,变“要我说”为“我要说”,师生对话才能成为彼此情感交融、智慧碰撞的过程,学生才能在对话中实现对单一视角的超越,对自我认识的提升。
  二、“对话型”阅读教学应倡导教师的平等介入
  1.学会倾听
  在学生交流阅读感悟的过程中,教师如果以欣赏的积极的态度去面对每一位学生的表达,以极大的宽容和信赖去对待可能出现的问题,就能敏锐地发现学生理解上的偏差和疑惑;就能准确地判断学生理解的程度,从而果断地决定教师是否介入,何时介入。当学生结结巴巴的时候,当学生说错话的时候,当学生欲言又止的时候,教师要耐心等待。课堂的善于等待不是浪费时间,而是教师的一种专注,这种专注是对学生无声的期待和信任,是对学生无形的鼓励和支持。
  2.善于引导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教师的教要致力于引导。”面对文本,学生自然比较稚嫩,而教师则相对较为成熟,因此,教师要善于捕捉对话中闪耀出的创造火花,耐心地加以引导、启发、推动、帮助,促进学生深入思考,从而生成新的认识。
  三、“对话型”阅读教学应注重学生与学生的合作互动
  “对话”离不开学生与学生的交流互动。这是因为学生之间年龄、心理、水平相近,在交往中最放松;而且,在交往中碰撞,在争论中启发,最能激发创新。学生之间就文本的对话是在解读文本过程中自我与他人的交流过程,是语言与其他的精神生命相互碰撞的过程。同学之间相互提问,相互讨论,相互启发,相互促进,在和谐的学习氛围中,学生学得积极主动,学得无拘无束,分享彼此的思考,交流彼此的情感,达到心灵的共鸣,思维的共振,实现经验的共享,个体的超越,不断走向成功。
  1.互相讨论
  要让学生有独立的人格,就要从小培养学生的对话意识和对话能力。萧伯纳说过:“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互相交换,各自得到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互相交换,各自都得到两种思想。”学生之间的合作就是互相学习,共同讨论。
  2.共同体验
  语文教学,应当是一次次生命的对话,是学生们内心情感的真切流露,是他们个人见解和智慧的展现。因此,教师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总之,“对话”是教师、学生、文本各方交互作用、共同创新的过程。教学只有建立在师生共同走进文本的基础上,倡导教师关于对话的平等介入,注重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互动,学生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对话型阅读教学才能充满生命的活力,收到应有的实效。
  (作者单位 河北省阜平县史家寨乡史家寨小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231312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