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认知隐喻理论综观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陈元

  摘要: 本文对认知隐喻理论有关隐喻理解研究进行回顾,认为隐喻的构建和理解以相似性为基础,但相异性在隐喻意义阐释中同样起着重要作用。隐喻的建构和理解是相似性和相异性的整合。
  关键词: 认知隐喻理论相似性相异性
  
  1.引言
  人类对隐喻的研究已有两千多年历史。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隐喻的研究进入认知阶段。现代认知隐喻研究者们认为,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更是一种思维方式。正如莱考夫所言,隐喻无处不在,人类百分之七十的语言表达是隐喻性的,隐喻是一种认知现象。因此,国内外学者从认知的角度对隐喻的研究方兴未艾。他们一致认为,相似性是隐喻重要的工作机制,但对相异性研究甚少,甚浅。本文简单回顾了Black的互动论,Indurkhya的隐喻互动论,Honeck et al.(1985),Honeck et al.(1987),Hoffman和Honeck(1980)等提出的“范畴化的概念基体观”;Lakoff的概念整合理论,以及Fauconnier的概念整合理论等认知理论对隐喻的研究,并以此为基础,指出认知主体对隐喻的建构和理解以相似性为基础,但相异性也同样起着重要的作用。隐喻的最终理解是相似性和相异性的整合。
  2.认知隐喻理论与隐喻理解
  本节主要对Black的互动论,Indurkhya的隐喻互动论,Honeck et al.(1985),Honeck et al.(1987),Hoffman & Honeck(1980)等提出的“范畴化的概念基体观”,Lakoff 的概念整合理论,以及Fauconnier的概念整合理论等认知语言学理论对隐喻理解的分析进行回顾和评述。
  2.1 Black的互动论与隐喻理解
  Black的互动论是认知隐喻理论的转折点。他认为,隐喻的载体主要用来为主体提供框架重构主体。但载体提供的框架必须与主体原有的框架保持一致。重构使主体看起来与载体相似。因此,隐喻的相似性是主观创造的抽象的结构,因为隐喻的载体为主体提供的框架并不是主体原有的构成部分。“隐喻利用载体与主体之间的相异性为认识主体提供一种新视角从而在两者之间创造了一种相似性”。(Black,1962:41)因此,隐喻的理解在于它们之间各种特征的作用。
  2.2 Indurkhya的隐喻互动论与隐喻理解
  Indurkhya的隐喻互动论是新版Black理论。Indurkhya(1992)将隐喻分为规约性隐喻,以相似性为基础隐喻和创造相似性的隐喻。规约性隐喻日常生活中比比皆是,已经失去其隐喻性。以相似性为基础的隐喻意义的转换是以隐喻的始源域与目标域之间某种现有的相似性为基础的。而所谓创造相似性的隐喻是指受众在第一次接触某一隐喻时,感觉不到始源域与目标域之间存在任何相似性;只有在理解这一隐喻后才能发现其相似性。Indurkhya同时指出,规约性隐喻,以相似性为基础隐喻和创造相似性的隐喻是一个连续统一体。隐喻性是一个程度问题。
  创造相似性隐喻或新鲜隐喻是Indurkhya的隐喻互动论研究的重点,因为他认为,今天的规约性隐喻是曾经的新鲜隐喻,对规约性隐喻的创造性研究可追溯到它的首次使用时期。Indurkhya指出,在理解创造相似性隐喻的过程中,始源域的结构保持不变,受众用目标域的真实或想象经历示例这一结构从而重构目的域,使目的域的图式与始源域的图式保持一致。因此,尽管始源域的图式与目的域的原有图式并不存在相似性,但隐喻使始源域的图式与目的域的新图式之间产生相似性。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新鲜隐喻创造了相似性,这种相似性是受众在第一次接触这一隐喻时,感觉不到的;只有在理解这一隐喻后才能发现。
  Indurkhya认为,相似性是一种抽象的结构,本身没有任何意义,只有将其置于一定的环境中才有意义。也就是说,隐喻意义阐释过程就是用目标域知识结构中与始源域相对应的元素具体说明始源域投射而来的结构。
  根据隐喻互动论,同化和异化两种认知机制对相似性结构的提取,隐喻的阐释起着重要的作用。Indurkhya指出,在隐喻阐释的过程中,同化和异化两种认知机制可能被用来保持认知关系的连贯性(相似性),即保持人类固有认知图式和使图式产生意义的外部世界的联系。因为连贯性要求图式结构和环境结构保持一致,所以,认知主体在隐喻理解的过程中必须不断调节认知关系的三要素,即认知图式,认知环境,以及两者的对应关系。如果认知图式与外部世界之间的对应关系一致认知关系就是连贯的。这时同化认知机制就通过保持认知图式的结构不变,改变图式的概念和环境要素之间的对应关系而起作用。实际上,认知关系不总是一致的。认知关系有时只是暂时的在线的一致,而从整体来看可能是不连贯的。这时一旦出现任何的不一致,异化认知机制就通过保持认知图式和环境之间的对应关系不变从而改变认知图式的结构而起作用。
  2.3范畴化的概念基体观与隐喻理解
  创造相似性也是范畴化的概念基体观的研究内容。根据范畴化的概念基体观,概念基体具有生成力。“概念基体将一系列的字面意义或指称意义截然不同的事件或事例归为同一范畴。但从受众的视角来看,这些事件或事例之间存在非特征性的家族相似性”。(Hoffman & Honeck,1980:128)因此,隐喻范畴化涉及非特征性的家族相似性,隐喻的理解以“从抽象意义上相关联的,带有文化色彩的一系列的事件或事例的范畴”(ibid.136)为基础。
  范畴化的概念基体观声称,隐喻的范畴化以相异性或创造性的心理相似性为基础。归约性的隐喻和新鲜隐喻都会产生新的范畴。归约性的隐喻产生的范畴是系统的,并且深深植根于人类长期记忆中。而新鲜隐喻带来的范畴是非系统的,临时且特别的。“特别范畴”这一术语是由Barsalou(1983)提出来的。他指出特别范畴是人们在概念层次上而非事物本身临时建构的一种范畴。也就是说,在特定的情形下,人们可能将毫不相干的事物归为同一范畴,而这一基于当时语境而临时建构的特别范畴与人们固有的知识结构相矛盾。Gluck和Keysar(1990)称之为“缩影效应”,即特征赋予,也就是将源域的显性特征赋予目标域的某一成分。
  2.4概念隐喻理论与隐喻理解
  概念隐喻理论是在互动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Lakoff和Turner(1989)指出,客观的相似性不存在,只有基于经验的相似性。因为“隐喻的本质是以一事物的经验去理解另一事物”,(Lakoff & Johnson,1980:5)所以,在用源域的概念构建目标域的过程中,两事物才看起来相似。换而言之,隐喻的理解是通过将源域的概念结构投射到目标域而得以实现的。实际上,由源域投射而来的结构并不是目标域的构成部分,但这种重构过程受目标域固有结构的制约。总之,Lakoff等认为,隐喻的相似性是基于人类经验创造而来的,因为这种相似性是人类看问题的新视角而并非事物的新特征。(人们不能独立于概念谈论两种事物是否相似。)
  Lakoff指出,隐喻的投射出现在上层范畴。上层范畴是一个非常概括性的图式,是一个可以用多种方式填充的可变模板(Lakoff,1993.In Ortony(ed))。Fauconnier(1994)认为,任何简单的隐喻性的单边网络都是以高层的被Lakoff和Johnson(1980)称之为基本隐喻的归约性隐喻映射为基础。而这种映射是抽象的,它必须和其他的更具体的概念投射一起构建隐喻意义。另外,概念隐喻是基于经验的,并且带有深厚的文化烙印。相同的经验产生相同的隐喻模式,不同的经验带来不同的隐喻模式。不同的语言和文化之间隐喻范畴化的个性与共性并存。

  2.5概念整合理论与隐喻理解
  概念整合理论是当代阐释隐喻构建和理解最具影响力的认知理论。该理论的单边网络模式及双边网络模式能清楚地解释隐喻理解过程。概念整合的单边网络和双边网络是一个连续统一体。从统一体的一端到另一端,隐喻的理解来自对越来越多的两空间相异性结构的提取与整合。具体地说,单边网络隐喻推理直接源于相似性,是一种同化融合的过程,即类比推理以人类共有的经验和知识结构为基础,是源域的意象图式向目标域的投射,并且与目标域的结构保持一致。因此相似性是一种抽象的结构,但单边网络隐喻的最终理解来自于层创结构,是相似性与相异性,即两个空间共有结构及来自于目的域不同于源域的TS层面的结构的整合。而双边网络隐喻的理解更多依赖相异性,因为第一,根据人类共同的经验和知识结构,两个输入空间因差异性太大而几乎无法提取相似性。即使存在共享结构,不同于单边网络隐喻,此结构本身也并不能推导出隐喻的意义。第二,以个人经验或在线语境为基础的相似性对双边网络隐喻的理解起关键的作用,是一种异化融合的过程。异化融合使目的域拥有了源域的某些特点,而这些特征与目的域的固有结构相矛盾。因此,类比推理以相异性为基础。第三,此相似性本身也不能推导出隐喻的意义,隐喻的推理及最终理解来自于此结构与目的域的其他结构整合形成的层创结构。整合空间的新结构与人们对目的域共有的知识结构相冲突。正是这种不协调诱发隐喻受众丰富的想象力从而获得了对隐喻的最终理解。显然层创结构实际上是基于人类共有的经验、知识结构的源域和目标域的相异性的整合,即对来自于两空间相异的TF,TS,TI结构的提取与整合。第四,有的双边网络隐喻完全以相异性为基础。并且,概念整合理论认为,整合过程中的三种认知运作,即组合,完善及拓展以认知主体的知识结构,思维方式为基础。因此,整合运作过程带有明显的主观性。
  3.结语
  综上所述,认知隐喻理论认为,隐喻的理解以相似性为基础。但相似性是一种抽象的结构。Indurkhya认为,它本身没有任何意义,只有将其置于一定的环境中才有意义。Lakoff指出,隐喻的投射,即相似性,出现在上层范畴。上层范畴是一个非常概括性的图式,是一个可以用多种方式填充的可变模板。Hoffman和Honeck声称,隐喻范畴化涉及非特征性的家族相似性。隐喻范畴是“特别范畴”。Gluck和Keysar称之为“缩影效应”,即特征赋予,也就是将源域的显性特征赋予目标域的某一成分。概念整合理论是当代阐释隐喻构建和理解最具影响力的认知理论。该理论认为,隐喻的理解是一个类比推理的过程。隐喻的最终理解取决于层创结构,即来自于基于人类共同的知识结构的两空间TF,TS或TI层面的相异性结构的提取和整合。此外,以上认知理论皆认为,隐喻的相似性是一种基于经验的心理相似性,并且相似性的抽取取决于认知主体的知识结构及认知能力。但不同的认知主体拥有不同的知识结构和认知能力。因此,在阐释同一隐喻的过程中,隐喻的理解过程可能会因为隐喻受众的相异性而有或多或少的不同。并且,隐喻的理解过程也是一种欣赏过程。古今中外的隐喻大师们从来没有否认隐喻的修辞效果。隐喻带来的生动的修辞效果来自于双重影像,即两空间投射到合成空间相异结构的并置。两空间相异性越大,修辞效果越大。
  基于以上分析,我认为,隐喻的理解以相似性为基础,但相异性起着同样重要的作用。隐喻的理解是相似性与相异性的整合。
  
  参考文献:
  [1]Barsalou,L,W.,Ad Hoc Categories.Memory and Cognition,1983,(11):211-227.
  [2]Black,M..Models and Metaphors.Ithaca: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62.
  [3]Fauconnier,G..Mental Space:Aspects of Meaning Construction in Natural Language.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tity Press,1994.
  [4]Honeck,R.P.,Kibler,C.,Sugar,J..The Conceptual Base View of Categorization.Journal of Psycholinguistic Review,1985,(14):155-174.
  [5]Honeck,R.P.,Kibler,C.,Firment,M.J..Figurative Language and Psychological Views of Categprozation:Two Ships in the Night?In Cognition and Symbolic Structures:the Psychology of Metaphorical Transformation.Ed.R.E.Haskell,1987.
  [6]Honeck,R.P.,Hoffman,R.R..Cognition and Figurative Language.Hillsdale,NJ:Erlbaum,1980.
  [7]Indurkhya,B..Metaphor and Cognition.London: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1992.
  [8]Lakoff,G.,M.Johnson.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Chicago University Press,1980.
  [9]Lakoff,G.,M.Turner.More Than Cool Reason:a Field Guide to Poetic Metaphor.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9.
  [10]Lakoff,G..“The Contemporary Theory of Metapor”.In Metaphor and Thought.Ed.By Adrew Ortony.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3:202-251.
  [11]Glucksberg,S.,Keysar,B..Understanding Metaphorical Comparisons:Beyond Similarity.Psychological Review,1990,(97):3-1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303473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