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后喻文化对教师课堂教学的影响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李艳

  摘 要:美国文化人类学家米德把人类文化分为三种类型:后喻文化、同喻文化、前喻文化。教育活动作为传承人类文化的载体,教师作为学校教育文化知识资源的拥有者,同时受到多种文化类型的影响,不断地充斥着自身的文化权威。社会变迁如此迅速,面对课堂教学中的后喻文化现象,教师不能成为“缺席的在场者”。
  关键词:后喻文化;教师;课堂教学;知识权威;教师权威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4-0245-02
  人类生活在世界上,总是在不断地与自然界作斗争。征服自然,改变环境,适应环境。如此循环过程之中,给自然界打上人类的烙印,从物质到精神,把自在自然变成人化自然。然而,人类本身,也在不断地形成改变来适应社会的变迁,久而久之,产生了社会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变成文本,成为人类的文化遗产。这种文化,不仅仅表现为物质性,还有更多的精神性质。关于物质文化的保存,多采用画图画的方式,刻在甲骨文上,后来又发明了造纸术、印刷术,得以把人类的物质文化保存下来。关于精神文化,则是代代之间的言传身教,行动的感染在起着很大的作用。当然,在这个看似简单形式过程中,也在传递着一定的思想、教育方式以及教育理念。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知识的需求也在不断发生变化。17世纪,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诞生以来,班级授课制成为时代教学的主流。人类对教育又有了新的诠释方式。原有的家庭教育模式,不再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人们渐渐地领悟到教育不仅是向受教育者传授知识,还有其他一些潜在因素包含其中,并且在人的一生发展之中重于智育的培养。例如:环境对人的影响,学习过程中小组成员的重要性,同伴的影响等等。社会迅速进入电子信息时代,人们在校园里学到的知识,已经远远不足以应对瞬息万变的形式,课堂上教师知识的权威,也时刻会遭到学生的挑战。面对高科技、新理念,课堂上的教师权威,变成了“缺席的在场者”。
  一、后喻文化与时代发展
  美国著名的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曾经预言,人类发展的历史将经历三种文化:第一种是前喻文化,指现代社会出现与成熟之前,那个时代,总是成人教育与指点孩子,文化传承是自上而下的,年轻人必须向老年人学习才能生存,这个时代的教育主要是经验主义的教育理念。第二种文化是同喻文化,同喻文化大抵流行于工业社会,生活在其中的人们必需的本领更多是向同辈人学来的,两代人互相学习才能生存和发展。这种文化形式,优越于前喻文化,因为它融入了当代人的思想感情,存在建构的理念。第三种文化是后喻文化,即目前正在到来的知识经济时代,在这个时代,即使日常生活知识也日新月异,许多方面都是孩子教大人。老一代人需要向年轻人学习,社会才能进步。纵观人类发展,如果说前喻文化发展得最为漫长,影响也最为深远的话,那么同喻文化已经短暂得不值一提,而且有被后喻文化取代的趋势。这种趋势是由计算机网络为主体的信息社会的匆匆来临所促成的。
  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新生事物不断涌现,人们的教育观念也在发生着变化。祖父母在年轻时所学东西够用一辈子,但是到了父母这一代,现代社会发展如此之快,他们当初所学知识,如果不经常读书看报,不断补充的话,基本上就已经没有用了。到了我们这一代,经济与信息发展并行,如果每天“宅”在家里,效果可想而知。
  二、教师权威与学生
  教师一直被视为知识权威的拥有者,凭借自己所获得的知识,前喻文化对自己的影响,根据自己基于文本的研读与建构,对学生进行学科知识的教学。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教师精力的有限性,教师相对于学生来说,将会越来越少地知晓现代最先进的文化知识与技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将不再是知识权威的拥有者,尤其面对多媒体技术。
  众所周知,在现代教学中,很多教室都会配有多媒体教学,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使用任何一种媒体软件对学生呈现用语言所无法描述的东西。比如:在初中数学课上,就会有很多的这样的例子。
  对于初中学生来说,虽然不像是小学生那样,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但是在遇到一些问题的时候,还是需要一些具体事例作为依托,这样比较有利于教师的讲解和说明。老师在给学生呈现三角形全等之前,有一节是关于轴对称图形,对于一名手上没有任何图片素材的教师来说,如果只是空口说,怎么折、怎么弄就会是轴对称图形,关于那一条对称轴对称,或者是关于原点对称,如果学生没有真正地演练过,也没有真正地见证到这个“奇迹”,教师即使说得天花乱坠,学生也只会是身在云里雾里。面对本来就觉得数学很难,提不起半点兴趣的学生,也许这个时候早就睡得昏天暗地了。但是,如果教师掌握一些多媒体技术,能够把这些以电子图片的形式展现,并能运用动画技术进行操作,情况将大相径庭。这样也就不会有太多的学生因为对数学没有兴趣,提不起半点精神在课堂上鼾声四起……
  同样道理,老师讲到全等三角形定理,如果只是把定理呈现给学生,叫学生背上十遍、二十遍,然后进行应用,做题,或是老师比较熟练,会在黑板上借用粉笔的力量,在黑板上画出三角形,给同学们展示,可是老师不管用什么手段,肯定不能画出两个完全全等的三角形,这样会对自己的说服力大打折扣。相反,如果老师采用多媒体技术,给同学们展示动画效果的全等三角形,相信肯定会有很多学生终生难忘。也不用费那么多的口舌解说,把学生弄得似懂非懂,心里带着十万个为什么去做题。
  然而,教师与学生是有区别的。从精力上,教师作为社会中的群体,不仅具有课堂上的知识权威者这一种社会角色,在学校这个小型社会中,面对学生,教师作为知识的权威拥有者,在课堂上向学生们传递着书本的知识。但是人与人之间又会有很大的差异性。所以每一位教师的身上都承载着不同的文化历史,持有不同的价值观念。他(她)们来自不同的社会阶层,具有迥异的家庭文化背景,受训于不同的学校,怀揣着不同的教育理想,这些差异是无法改变的。不仅如此,在生活中教师与学生之间也是有差异的,教师不仅要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不断地备课批改作业,还要参加学校的各种活动以及参与自己的日常生活,这么丰富的教育事项,是很难用一个词去评定教师的。
  三、教师权威与课堂教学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中知识的权威拥有者,凭借自己年幼时教师所教以及现在身为人师,自己对学科知识的理解和建构,早已将知识内化为自己的本领。在课堂上,又将知识以自己的方式传递给学生,完成课堂教学。当然,提起教师,从古至今,人们对其有着固定的刻板印象,戴着眼镜,胳膊底下夹着一本书,手拿教鞭,现代老师的印象又是知识渊博、和蔼可亲,各种教学方法应对自如,是学生所崇拜的偶像,这种印象是根深蒂固的。在课堂教学中,它不仅影响着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也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这种方式、这种模式,在中国传承了几乎上下五千年,然而在现代的社会中,这种方式在不断受到冲击。科学技术的发展与知识的不断改进在冲击教师的权威,教师已经不再是知识权威的拥有者,对于现代的高科技,学生会比教师掌握得更加熟练,研究得更加到位。对于课堂教学中的课件,教师费尽心思没有实现的技术,但拿到课堂上,学生简单的几个操作就将其变幻得惟妙惟肖。教师不禁感叹学生的技术之到位,思想之超前。此时,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权威,方法的权威,换位的学习方式在这里会发生前所未有地影响和效果。
  四、教师与新课改
  自从2001年以来,中国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试行)》以来,教育也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教育理念、教学模式、师生关系等,都在作着调整。变化最大的当属师生关系,由以前的授受关系,变成了现在主体间的关系,教师和学生都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教学过程中双主体。教师在这场教育改革中,是最直接的课程实施者。然而承接教育改革文本的是各级各类学校,学校是教师生活展开和存续的主要场域,学校场域独特的时间性、空间性制约着生存于其中的每一位教师,教师在这样的生活中生成的是一种“地方性知识”,当学校场域依循的日常性和地方性遭遇到教育改革文本的抽象性和普遍性时,教师的生活世界呈现出紧张,教师的日常行动也会变得非常丰富。换句话说,教师是游走于国家教育改革文本和学校日常生活之间的行动者。那么教师的日常行动是如何解读教育改革的文本的?教育改革文本中是如何预估教师行动的丰富性的?面对教育改革文本的理论性、抽象性与简约性的概念性话语,教师如何把它们转化为日常生活世界可资借鉴的操作性语言?这些都是教育改革在推进的过程当中无法回避的问题。
  面对新课改,教师是幸运的,因为自己可以学习更多的东西;教师是不幸的,由于自己要学习太多的东西。
  五、后喻文化对教师的影响
  诚然,后喻文化着实存在于生活中间,由于每个人精力有限,生存空间有限。这种限制性,就昭示着我们不可能去了解大千世界上各个领域的知识和文化。教师要从心理上承认某一个特定领域学生所了解到的最前沿知识超过自己。因为每个学生都来自于不同的社会阶层,来自于不同的家庭背景,其父辈的关于某一方面的专业储备以及对学生潜移默化地影响是远远多与教师在课本上的所学。所以,作为教师,首先应该放下自己的权威,承认自己的不足,跟学生进行讨论学习,使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才是最大的出路。
  六、反思
  面对现实,后喻文化已经着实存在于人们生活中间,由于每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生存的空间是有限的。这种限制性,就昭示着我们不可能去了解大千世界上各个领悟的知识和文化。面对课堂教学,作为教师,作为“帮助少年起飞”的行动者,我们不能忽视学生的特长,更不能漠视自己在课堂上所表现出来的对某一特定知识的“欠缺”。所以,教师应正确树立自己的教师观,也许虚心是最好的良药。后喻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它的出现,并被社会所认可,在现在这种新课程改革的形势下,更有其存在的价值,这种后喻文化理念,出现在课堂教学中,召示着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古人云:“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面对新知识,放下自己的权威,做一个快乐的学习者,也许教学的真谛就在这里。
  参考文献:
  [1]常亚慧.教师夹缝中的行动者[J].当代教师教育,2008,(1).
  [2]周宗伟.高尚与卑贱的距离——大众文化中的学校文化[D].南京师范大学,2003.
  [3]关凌芳.“后喻文化”引起的思考[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2.(4).
  [4]晓晖.后喻文化与“孩子为师”[J]山东教育,2000,(2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316295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