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寻找作者写作的秘诀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刘咏春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4289(2012)07-0036-02
  前一段时间,郭初阳老师在一个“散文教学”的主题活动上,执教了法国作家于勒﹒列那尔的两则散文小品《天鹅》、《蟋蟀》。郭初阳以其独特的视角、独特的解读、独特的设计让所有的老师和上课的学生记住了他的散文教学。
  一、课堂描述
  细细回味他的课堂,设计其实很简单。主要就是这么几个教学板块:
  (一)认识作者
  上课伊始,老师出示了列那尔的图片,简单介绍列那尔。
  (二)朗读理解并背诵两则散文小品
  1.指名分节读《天鹅》《蟋蟀》。在读第一篇散文时,着重理解一个比喻句“然后,活像是女人的一条胳膊伸出衣袖,他伸出脖子”。通过讨论让学生感受到列那尔精妙的比喻:把天鹅伸出脖子比喻成女人从短袖里伸出的胳膊,优雅而贵气。在读第二篇散文时,也只问了一个问题:哪三个句子在描述同一种声音(蟋蟀的叫声)?在师生讨论中他相机出示文章中三个写蟋蟀叫声的句子:
  “然后,他给他的微型手表上发条。”
  “他用钥匙在精致的锁里长时间转圈。”
  “他好像抓着一根小链条一直下到大地深处,装链条的滑轮刺耳地响着。”
  这一环节的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准确地捕捉住散文《蟋蟀》的三个重点句子,并通过比较阅读这三个句子,感受它们在表达上的细微差别。
  2.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篇,自由背诵。
  3.自由选择同伴,自由分组(2-6人为一组),商定富有感染力的诵读形式,合理分工,或诵,或背。
  (三)寻找作者的写作秘诀
  1.出示PPT,引导讨论:找出两篇散文的共同点,越多越好。
  2.通过学生的讨论,得出这样的结论:
  ①两则散文小品都是写动物,但都把动物当作人来写;
  ②两则散文小品中都有与人有关的物品,有与人有关的事情,两个动物也都有与人一样的心情。
  总结:列那尔写作的秘诀――看似写动物,其实是写人。
  3.为了更清楚地展示列那尔写作的秘诀,PPT出示(实际上是指导学生更清楚地感受文章的写作结构和表达方法)
  (四)观看三个动物(蚊子、瓢虫、屎壳郎)活动的视频。
  (五)学生仿照两则散文小品的结构和语言进行仿写,并在四人小组中交流,选出最好的一篇在全班交流。
  二、现场生疑
  说实话,在现场看郭老师的课,我心中有许多疑惑。疑惑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
  1.关于文本。这两篇散文小品很美,但理解上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主要表现在一是因为是翻译过来的文章,语言风格与本土语言完全不一样,学生读起来不顺畅;其二是篇章结构也比较独特,以《天鹅》为例,前半段几乎全是想象,只在后三段才回到现实。粗略地去读,基本上不能读出文本的要义。其三,表达方法新颖。两篇散文都是写的动物,但作者完全是用一种拟人化的语言,把它们当作人来写。其四,意境的创设耐人寻味,如《蟋蟀》的最后一句:“寂静的田野上,白杨树像手指般伸向天空,指着月亮。”这样的意境表达怎样的情思,需要读者潜心体悟。所以,这样的文本,与教材文本相比,要难得多,涩得多,可以说学生在短短的四十分钟的时间里并不能完全读懂。
  于是疑问就产生了:既然是自选教材,为什么要选如此晦涩的文章让学生去学?
  2.关于教学。文章如此之难,这对于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来说是个挑战。事实也正是如此,学生在和文本短短的接触后,并不能完全理解文本的主要内容。至少从课堂上观察来看,有一大半的学生似乎对这两则散文并没有完全读懂。这个没读懂一方面指学生对文本的内容未真正理解,或者说只是理解文本的“言上之意”,对“言下(外)之意”未能理解。另一方面指的是学生对这两则小品的结构、顺序、思路没有一个清晰准确的认识。从课堂反映来看,学生参与度不高,不够放开,在课堂教学的前半程,即在理解文本这一环节中,学生还处于一种拘谨的学习状态。而教师似乎也并未打算花更多的力气让学生真正走进文本。
  这一节课上,郭老师的着力点主要放在引导学生感悟作者写作的秘诀。课堂上,他用大量的时间讨论这两则散文小品的相同点:相同的结构、相同的表达,在学生似懂非懂的时候让学生自己来创造一个“山寨版”的列那尔:即根据课堂上展示的视频,模仿所学小品的结构、语言,自己写一则动物散文小品。
  我们惯常的教学也进行仿写,但仿写的前提是学生必须对所仿的文本的结构、语言有非常清晰的认知,在此基础上才会放手让学生进行仿写。但郭老师似乎推翻了我们早已熟悉的做法,当学生对文本结构只是有一个大体的知晓,对文本的表达似乎还是似懂非懂之时,他就让学生进行仿写,这样的仿写是否有价值?
  三、思考感悟
  疑惑之中,我想到:语文教材的内容是什么?王荣生教授在他的《语文科课程论基础》中这样阐述:语文教材内容是指为了有效地传递、显现课程内容诸要素而组织的文字与非文字材料。以一首诗的学习为例,学习这首诗,主要目的不是领悟这首诗,而是通过这首诗的学习了解关于诗和读诗的事实、概念、原理、技能、策略、态度等。语文教材内容是教学中“交际的对象”,而不是学习的对象。由此可知,教材内容应该是文本的结构、顺序、思路,而不是文本的内容。这一课,郭老师之所以选择这样的文本,就是遵循这样的观点,他看重的是这两则小品独特的结构、思路,他以“寻找作者的写作秘诀”为目标,以这两则散文小品为凭借,让学生在研究中发现它们相同的结构、顺序。
  郭老师弃文本内容于不顾,直接抓住文本的结构,理清作者写作的思路,让学生举一反三,学习仿写。这种教学设计昭示我们:阅读教学的真谛不是理解文本内容,而是借助文本习得阅读的技能、写作的技能。郭老师让学生仿写,就是想通过写,更深刻地理解文本的结构,从而将这种结构知识内化为自己知识体系的一部分,并进而成为一种能力。当然,郭老师也非常明白,形成技能的最好做法,是实践。在“游泳中学会游泳”。他让学生写一篇同样结构的下水文,写完再回头读一读“模本”,学生便会不自觉地将自己的“下水之作”与“模本”进行对比,从而自然地发现“模本”独特之处,魅力之处。只有让学生自己也做了一回作者,那怕只是山寨版的,他们也都会有深刻的体验。这是靠老师的讲解无论如何也企及不到的效果。
  看来,寻找作者写作的秘诀应该是阅读教学的一条智慧之路。
  (作者单位:宝应县教育局教研室,江苏,扬州 22580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318068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