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谈任务型教学法在外语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徐黎明

  摘要:本文阐述了任务型教学的概念,教学任务设计的原则,英语任务型教学的课堂模式,以提高中小学英语教学质量。
  关键词:任务型教学法;英语教学;设计原则;课堂模式
  长期以来,我国英语教学一直存在“费时低效”的状况,学生学了十几年的英语却不会进行简单的日常交际。英语界一直在不懈努力,改变我国英语教学现状。教育部2001年7月制定的《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倡导任务型的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应该避免单纯传授语言知识的教学方法,尽量采用‘任务型’的教学途径”。(2001:1)但尽管近年来在教育部部署下,我国中小学广泛采用了任务型教学法培养学生语言交际能力,许多语言学家和中小学教师也对任务型教学做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并辅以实验论证,但实际上,总体而言,教学效果并不是很明显,关键在于对任务型教学理解意义上存在偏差,因此,弄清任务型教学的概念,理解教学任务设计的原则,熟练掌握任务型教学的课堂模式就成为了提高中小学英语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
  一、任务型教学的概念
  所谓任务型教学(Task-based approach)是建立在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基础上的一个具有重要影响的语言教学模式,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英语教育的最新发展成果。该模式“是在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启示下提出的外语学习途径”(何安平,2002:107),是“交际法”(communicative approach)的最新发展,它以具体的任务为学习动力和动机,以完成任务的过程为学习过程,以展示任务成果的方式体现教学的成就。传统教学模式是指“呈现(Presentation)——练习(Practice)——输出(Production)”这一教学过程,多年来,广大英语教师使用这一模式组织课堂教学,在“呈现”阶段,教师通过情景把要学习的某个语言形式清楚地呈现给学生,并在老师的控制下,帮助学生初步掌握这种语言形式;在“练习”阶段,教师减少控制,启发和鼓励学生对这种语言形式进行问答等练习活动;当教师感觉到学生已经能够对所学的语言形式进行表达时,教学活动就进入“输出”阶段,“输出”阶段的活动形式可以包含“角色扮演”、“讨论”、“解决难题”等活动形式。这一阶段的重点是使用语言,表达思想,在语境中使用所学语言形式。而任务型教学模式则不同于传统教学模式,它把语言运用的基本原理转化为具有实际意义的课堂教学方式,教师围绕特定的教学目的和语言项目,设计出各种教学活动,学生通过这些语言活动完成语言学习任务,最终达到学习语言和掌握语言的目的。任务型教学法的核心是“以学习者为中心”和“以人为本”,其哲学心理学的依据是当前流行的“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Fosnot(1996:12)指出,建构主义是一种有关知识和学习的理论。建构主义以心理学、哲学和人类学为基础,认为知识是暂时的、发展的和非客观的,是经过学习者内心建构并受社会文化影响的。该理论认为人的认知是与经验共同发展的,知识是经验的重组与重新构建,是一种连续不断的心理建构过程,是体验、发现和创造的过程。真实自然的教学任务正是为学习者提供了这种宝贵的体验过程。由于任务真实自然,它必然容易激活学习者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图式;由于它包含有待实现的目标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就必然会激发学习者对新知识、新信息的渴求。学习者正是通过实施任务和参与活动,促进了自身知识的“重组”与“构建”,促进了摄入的新信息与学习者已有的认知图式之间的互动、连接、交融与整合。而且一旦学习者体验到参与活动的意义,感受到新知识构建的成功,他们就会更加主动积极,从而加速语言信息的内化。(方文礼,2003)因此,任务型教学实质上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及注重学生合作学习的教学理念。
  二、教学任务设计的原则
  任务型教学途径强调直接通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英语语用能力,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参与和完成真实或仿真的生活任务,从而培养运用英语的能力。因此,在设计“任务型”教学活动时,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
  1.活动要有明确的目的并具有可操作性
  设计任务时必须让学生知道,通过活动要具体完成什么任务,达到什么目的。任务的设计是为了帮助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因此,每一阶段任务的设计都应有一定的导入性,如在语言技能方面,应先输入后输出,使教学呈阶梯式层层推进。学生在学习语言形式的基础上,把知识作为铺垫,层层深入,通过一系列语言任务训练,才能在完成任务的语言交际活动中自如运用英语知识。
  2.任务设计要尽可能真实
  设计任务时要提供给学生明确、真实的语言信息,语言情景和语言形式要符合语言实际功能和语言规律,使学生在一种自然、真实或模拟真实的情景中体会和学习语言。源自生活的真实任务有时可能与课堂教学内容并无直接的联系,因此,教师在不能直接选用真实任务时,要对源自生活的任务加以设计,使其成为可以在课堂上展开的、与教学内容相符的、并有可能在真实生活中运用的任务。
  3.活动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
  内容和方式要尽量真实;设计的活动应当是真实的或者接近现实生活的,同时在内容选择上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和情感需求,把内容和情感有机地结合起来。只有当学生感到活动的内容与他们的需求和身心发展一致时,才可能积极参加教师所设计的活动,且教学内容才最容易被内化。
  4.任务设计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教师在进行任务型教学时要引导学生调整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能力。教师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组织生动活泼的教学活动,鼓励学生动脑思考,大胆想象、主动参与、动手实践,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运用学习策略,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因此,任务的设计要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能力,有利于师生交互活动的顺利进行,有利于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学习的策略往往决定于学习的任务。教师设计的任务应保证有足够的信息空白区或信息差,只有通过师生之间的多维交流和学生间的探究合作获取信息,才能完成任务,从而达到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合作学习能力的目的。

  上述各原则之间是不可分割的,操作中要注意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从而推动学生的认知能力、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相互促进和协调发展。
  三、英语任务型教学的课堂模式
  Jane Willis(1999)对任务教学法的教学模式进行课堂实验,然后对实验结果进行总结。她从“任务教学法”的定义、作用、框架、灵活性等方面进行解释,给教师提供一个较具体的、操作性较强的模式。Willis用三个步骤描述这一模式:Pre-task,task Cycle,language Focus。
  1.活动前(Pre-task)
  活动前的准备工作是确保活动顺利进行的条件。在这一阶段,英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理解任务的主题,明确要达到的目标,例如,可以通过图片或谈论个人经历等引入主题。教师还可以通过不同的手段跨越任务中可能出现的障碍,例如,提供某些词语或词组、给学生时间思考、听录音或读课文等。这些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回忆学过的词语,给他们时间组织将要表达的内容,有利于完成第二阶段的教学任务。
  2.任务周期(Task cycle)
  任务周期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学生可以结成对子或分成小组完成任务。这时,他们有机会用现有的知识表达思想,内容可以围绕与主题有关的课文或录音展开。教师的角色是给学生提供一些必要的帮助,但不干预学生的活动或纠正学生的错误。第二阶段是策划阶段,就是为第三阶段做准备。学生可以草拟或预演第三阶段要说的话或提供的书面内容。策划的重点是使第三阶段的汇报内容清楚、恰当、有条不紊。教师可以来回查看活动情况,提供必要的帮助;学生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向老师提问题。第三阶段教师请一至两对/组学生汇报成果,其他学生可以补充遗漏的内容,然后由教师对汇报内容进行评议。
  3.语言点(Language Focus)
  语言点的教学分为两个阶段进行,即“分析”和“练习”。目的是帮助学生探索语言奥秘,了解句法、固定搭配和掌握词汇,并通过练习巩固所学内容。所谓“分析”,并非语法分析,而是教师根据课文或听到的内容,设置某些与语言点有关的任务。
  Willis同时指出,在实际应用中教师不宜生搬硬套这一框架,而应学会灵活应用。有的课,如阅读课,可以由几个小任务组成,每个任务都有一个不同的目的,完成之后都有一个简单汇报。有的任务不需要有正式的汇报阶段,因为它与后面的任务是一脉相承的。有的任务的报告时间较长,如讲故事。有的任务只要求那些能提供不同解决办法的小组汇报就足够了,如解决难题。
  教学对象不同,教学重点也不同。如果学生已经具备较好的听说能力,教学重点就应放在语言点教学上,任务时间少一些,策划和报告时间长一些,书面成果多一些。
  教师设计的任务不一定都在课堂上完成,可以将任务延伸至课外。例如,教师可以先布置任务,学生在课外完成。课堂上,教师进行分析,组织学生汇报和练习。
  四、结语
  教师自身素质是实施任务型教学模式的关键,任务型教学对广大英语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传统的英语教学活动多为“精讲多练”,教师大多担任“主讲”和“指挥”这样的角色。而在任务型活动中,教师应该是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是一种媒介、桥梁,不仅要传授给学生独立学习的技巧,还要严格控制课堂讲解的时间,让学生充分实践,只有这样,学生才有充分表现和自我发展的空间,才会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当然,任务型英语教学的任务设计很难把握,任务的系统性和延续性也难以得到控制,这些都需要广大英语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讨和研究。但无论怎样,任务型教学都反映出了英语教学目标与功能的转变,体现了英语教学从关注教材转变为关注学生,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从注重语言本身(结构、功能、系统)转移到注重语言习得与运用的人(认知、习得过程)的变革趋势。(丰玉芳、唐晓岩,2004)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何安平.新课程理念与初中英语课程改革[M].吉林: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Catherine Twomey Fosnot.Constructivism:Theory,Perspectives,and Practice[M].Teachers College Press,1996.
  [4][5]方文礼.外语任务型教学法纵横谈[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9).
  [5]Willis,J.A Framework for Task based Learning[M].London:Longman,1999.
  [6]丰玉芳,唐晓岩.任务型语言教学法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319083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