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做一个聪明的教师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戴菊伟

  摘要:现如今社会各界对教师的工作质量十分关注,对他们的要求和期望都很高。从社会对教师的角色期望来看,教师要充当知识的传授者、集体领导者、模范公民、纪律维护者和家长代理人等诸多角色。将教师看成纪律的维护者,就希望教师严明公正;将教师看作家长的代理人,则要求教师工作耐心细致,对学生关心体贴;将教师看作知识的传授者,就要求教师知识要博大精深,无所不知。做儒雅的教师还是机智的教师,做善良的教师还是做聪明的教师,其实我们的选择还有很多。王晓春老师以其多年的经验,向我们展示一种当一个好教师的新的思维方式,让我们相机而用。本文取之一瓢,用作教育反思。
  关键词:教育管理;教育本质;语言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9-0227-02
  这个寒假有幸拜读了王晓春老师的《做一个聪明的教师》一书,引起了我强烈的共鸣,有真实教学场景的再现,有诚挚中肯的建议,仿佛他就是我教学管理的参与者,在一旁目睹我教育教学的全过程,然后用一种超然的态度告诉我应该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了。因为本书采用了一线教师的真实案例,所以文字亲切随和,使读者很有认同感,每每剖析一个案例就会给人一种温暖的力量。比起很多居高临下的研究,更引人入胜。它又像一面洁净的镜子能清晰地看见自己的一切,包括内心。所以我也愿意将自省的浅薄感悟和大家一起分享。“不要企图一步到位”,但凡学生难以克服的毛病都是老毛病,非一日之寒,积重难返,要解决这类问题,教师必须要有耐心,必须设计有梯度的办法,一步一步引导学生提高。教师的思维方式不能总是急于求成,想要“学生应该让我满意”。王老师一针见血的指出老师的这种思维方式也是习惯成自然了的,也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它非但不能解决问题,还会使老师一次次陷入被动的局面,师生之间的冲突越来越显性。看了王老师的剖析,我很惭愧,我们总觉得自己对学生尽心尽力,严格要求他们,引导他们向自己理想的状态发展,殊不知我们只是希望他们为了满足我们而存在。这很可怕,师生之间倘若不能平静地对话和交流,还谈什么关注学生本身的发展,还谈什么教育。其实再往深层次去分析,问题确实还在老师身上,我们重视师道尊严,当学生不能按照我们既定的目标去发展,我们会认为他们是向我们的尊严挑战,会很不满意,继而盲目出击,做出伤害师生关系的行为。结果是非但不能改善学生的关系,还使教育的两大主体单位相互割裂,教育过程不能顺利进行。我们的教育不是以学生认错为终点,不是说满足了教师本人的心理需求就是解决了教育中的问题。如果我们还执迷不悟,就不仅仅是我们脾气古怪、偏激,而是我们的教师素质、教育观念存在问题。
  在王老师的这本书里也摘录了与其他老师对同一问题的商榷,像是一种悖论,看似争锋相对,实则归于统一,统一于对不同孩子的因材施教。尤其在开篇对教育和管理的阐述,令人深思。我所在的学校一直在高举严格管理的大旗,为此在招生领域获得了社会和家长的青睐。接下来学校和老师都在比赛“向管理要效益”,当我们身心疲倦的一线教师一边牢骚满腹于管理的苍白无力,一边执著于追求的管理的力度和强度,这是到了一种怎样崩溃的边缘。我时常自嘲:孩子没被我们逼疯,我们自己就要疯了。领导也常说,管是为了不管,但是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能管住学生吗?大众理解的管理,都是人推着人走,拉着人走,逼着人走,管理者往往要花费九牛二虎之力,被管理者甚至不需要任何动力,管理者以任务为根本,把学生看成任务完成的工具,这对被管理者的发展到底有多少帮助呢?抑或我们心如明镜——被我们管出来的孩子似乎总缺乏一种灵气,天才从来不是被驯服的。适应了强大管理的学生,他们或许会养成较好的习惯,循序渐进、按部就班;不适应的会倦怠和反感,甚至背道而驰。所以教育的本质应该是帮助学生能自我控制、自我管理,注重的是引导和熏陶。当然,学生的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对心智未全的学生来讲,从言行上对她进行适当控制仍然很有必要,但它只能是教育过程中的特殊手段而已。“教育是慢功,管理是急活,教育和管理可以相互帮村,但是不能互相替代。”当然另一方面,许多执著的人还在提倡“人本管理”,在管理前面加了限制,看似不同实则无异,管理本质不会变,与教育目的也只会渐行渐远。关于语言教育的无力,我想说,在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的教育面前它的功能几乎丧失殆尽。世人都知道老师是凭一张嘴吃饭的,最大的本事就是能说会道。也许这是一种曲解,在现行教育体制下,在当今这个社会被物质功利性所笼罩的状况下,学校也不能独善其身,成为崇尚精神价值的避难所。教师仅凭三寸不烂之舌塑造的文明殿堂又如何抵挡现实的残酷?就算语言的功能很强大,它可以意外地成全一个人,也可以偶然地伤害一个人。而教师每天的语言说教又有几层是奔着理想的态势去的?王春晓老师举了一个关于“失败的教育”——学习蟋蟀还是蚂蚁的案例,学生们喜欢做快乐的蟋蟀,因为他们只想做现在欢乐歌唱的蟋蟀,而不是未来那只挨饿受冻的蟋蟀。他们只重眼前,目光如豆,他们哪会像蚂蚁般深谋远虑,未雨绸缪。“活在当下”是社会的普遍追求了,学生们只是随波逐流而已。如果要追究责任,首先被责难的是社会舆论导向,还是我国的教育体制,还是教师教育的无能?这使我又想起清华精神之一的“行胜于言”。“行胜于言”不是不言,而是言必求实,以行证言。“行胜于言”是清华精神中“重视实干”的体现。那么作为教师,语言教育不是终极手段。闻名遐迩的洋思中学,规定每课教师讲授十五分钟,后来又缩短到六分钟。这可以看作是教育语言功能的明显削弱吗?教育的关键是什么?是学生的亲身体验,而不是老师乏味的说教!甚至唠叨!古语有云:“身教胜于言传”,用形象示范去教会学生更多的能力。比如,如何去发现、去观察,如何去比较、去记忆,如何去使用、去驾驭;如何表达自己,如何同别人协调关系等,也许这更符合教育的本质要求。在此我无意贬低语言的魅力,多少优秀的教师凭借他们的语言艺术在班级管理中成绩卓著。希望我们的教师能随时调整有利的思维方式,进行不同形式的言语教育。一位聪明的教师一定是位善于思考的教师,有创造性思维的老师,随时根据现实情况调整自己的教育方式,不受固定思维的影响。我们多少勤勉的老师在追求完美教育过程中好心办了坏事,教师付出的爱和责任顷刻付之东流。所以我们应该反思的不是给予的爱还不够多,应尽的责任还不够细致,我们要认识到在给予和付出时的技巧,是不是能被学生接受,是不是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是不是能适应不同学生的不同发展。“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早就告诉我们教育事业从来都不是可以急功近利的,教师切勿妄想把所有学生培养成你所满意的样子。只要能够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这个世界,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和他们正确的进行交流,求同存异,用科学的思维方式引领他们在学识面前具有专业精神和专业水平,那也算功德圆满了。因此,光凭教师一腔的热忱,燃烧的激情,孜孜的追求,认真的态度,严格的管理,温情的关心……教育的结果总还不尽人意,还是用会思考的大脑,宽容的胸襟,尊重需要,机敏的情感,理智的爱,随机应变的技巧来教育学生吧,结果兴许会有很大不同。这也是聪明教师必备的素养。
  王春晓老师的见解,让我受益匪浅,感觉取一瓢就足够受用了。他的文字自然实用,他的思考淡然深邃,我们应该坚持学习,多读好书,以一个聪明教师的姿态在教育的路上走得越来越稳健!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3550215.htm